
一 通过税收杠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干预经济和市场活动、实现政策倾斜的工具之一。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都制定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税收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环境,从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熟练地运用税收政策来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虽然各国颁布的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在具体实施上千差万别,但是总体看来,能够获得一些共同经验。这些政策经验都充分体现了各国政府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福利和促进农业发展的要求和宗旨。税收减免和税收鼓励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扶持和保护本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利用税收优惠和退税政策,降低农业和农产品税赋
在欧盟地区,任何商业产品都需缴纳增值税,农产品也不例外。但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附加值,欧盟主要国家采取了减税让利的政策优惠,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出口等环节采取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税负,对于巩固农业弱势地位、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意大利对林渔产业实行减税,特别减税率达2%,正常减税率达9%,并允许从其增值税应缴税款中抵扣其销售额一定比例的进项税。法国采取农产品退税办法,对销售禽蛋、生猪可退还销售额的5.5%,其他农产品退还销售额的3.4%。德国税务部门对农业征收增值税时采用低于基本税率的特别优惠税率[1]。
除此之外,很多经济发达国家还直接对农业实行减税、免税、延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农业生产者税负,间接地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例如,美国农场主可以通过延期纳税将未出售或出售后尚未获得现金支付的产品收入延至下期纳税,同时也可以从当年收入中扣除提前购买下一年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及其他供应物资的费用而减少纳税,减轻税负,从而使农产品处于一种低于其他国家生产成本的水平上进入市场。欧盟国家对农民也提供了税收优惠。如德国政府向农民收取的税种和税率比向其他职业征收的要少、要低,农民只缴纳土地税和所得税,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要交税费。而法国对农机具购置给予10%的税收回扣,对安置青年务农的土地5年内减免50%的土地税。意大利对农业机械的进口减税11%,新辟橄榄园在规定年限内享受免税待遇[2]。
(二)采取加速折旧和亏损结转法,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负担
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等经济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所得税采取了一定的优惠措施,主要包括税收减免、加速折旧和亏损结转等方法。这些措施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农产品加工水平,另一方面也相应地减轻了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在加速折旧方面,如美国的《国内收入法》中明确规定,企业在纳税申报时要采用加速折旧法。对用于制造食品、饮料、橡胶制品的特殊工具和手工装置等实行加速折旧3年,种牛和奶牛、伐木和锯木设备15年,产水果和坚果的树木10年[3]。
在亏损结转方面,如美国延长允许亏损结转的期限。规定企业某一纳税年度的净亏损允许前转3年。对冲转部分税务当局允许退税。如果冲抵不完,则可以向后冲抵15年。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包括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内的弱势企业的基本生存与发展。而欧盟各国也对在允许亏损结转的时间和方法上制定了一些限制性条款,如法国规定经营性亏损允许向后结转5年,因为折旧产生的经营性亏损可以不定期向后结转,如前3年内缴纳公司税的公司对可折旧固定资产净投资额达到了同期内折旧额的水平,则公司亏损可以前转,用前3年的未分配利润进行冲抵。如果公司用亏损冲抵以前年度的净利润,则有权从财政部门获得其结转亏损额45%的税收抵免。该项税收抵免可以用来支付未来5年的公司税,期满后若仍有余额,财政部门可以用现金补退。日本税法也规定,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前转1年和后转5年,但不得向前结转,后转时按照亏损数额的平均数分别计入下一个纳税年度开始以后的5个年度内。在规定期限内没有结转完的,则不再允许结转[4]。
(三)利用关税配额政策,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关税配额,又称关税限额,指征收关税与进口配额相结合的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它实行时要预先规定有关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关税配额,在配额以内进口的商品,给予低税或免税待遇(一般为优惠税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一般为普通税率),或者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罚款。这样就使配额外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往往超过进口国的国内市场价格,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有的甚至起到禁止进口的作用。关税配额是经济发达国家过去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通常做法。
美国对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制,其中,关税配额涉及产品包括牛肉、奶制品、花生、棉花、糖等,美国总统可以将关税配额内的配额量分配给任何一个农产品的供应国或关税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配额的分配,必要时可以采取行动,以保证进口农产品不扰乱美国现行的市场秩序,保护国内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而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企业,也采取了大量的限制农产品进口的措施。具体来讲,主要通过进口配额和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率两种手段。农产品进口配额数量限制是日本农产品进口使用较广泛的一种措施,如对大米、麦类、奶油、砂糖等的进口限制。同时,日本对进口农产品适用较高的关税税率,平均关税税率为8.6%,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内农产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