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选(201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序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写有筋骨 有道德 有温度的网络文学作品

凛冬之时,北国已银装素裹,壮乡依然暖阳高照,第二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也在暖日里迎来了颁奖典礼。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广西网络文化协会、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麦林文学网承办的第二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自2016年3月22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区内外文学爱好者特别是高校学子的积极响应。大赛较之去年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截至9月10日共收到来自区内外文学爱好者的3222篇稿件,一批优秀的作者和高质量的作品也从中脱颖而出。第二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于2016年12月15日举行颁奖典礼,文艺界、出版界人士齐聚一堂,共享广西网络文学发展的成果。

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文艺精品

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第二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正是秉承了坚定文化自信,挖掘优秀中华文化,铸就文艺精品的精神,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文学创作的舞台,鼓励文学爱好者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和广西故事;提倡写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网络文学作品,抒写广西行进中的姿态美、发展美、愿景美,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自信心、幸福感。

描绘壮乡风情,抒写亲情暖意

本届网络文学大赛不仅继承了第一届大赛“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传统,还吸引了更多优秀的网络文学爱好者,且有了更多体现网络文学创作特点的作品。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次大赛参赛作者年龄层分布广泛,年轻作者群体在扩大,高龄作者也令人瞩目。文学爱好者对大赛关注度日渐提高,区外作者数量有所增加,来自四川、山东、新疆、河南、广东、湖南、山西、安徽、福建等地的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在大赛组委会的宣传推广及地方作协作家的带动下,出现部分高学历高素质作者,如高级经济师、历史学硕士、教育工作者、书法家、高级策划师、资深媒体人、政协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等,其中部分作者有过作品参赛获奖经历。

本次大赛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在初评阶段,组委会编辑对3222篇稿件进行了全文审核筛选,在核实作品内容为原创后,再针对参赛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等方面进行反复讨论和沟通,评选出初评作品。在终评阶段,由东西、冯艺、田耳、锦璐、朱山坡、何述强、黄土路、徐小雅、张勇、千寻千寻、沧海鲲鹏等知名作家组成的评委团对复评作品进行评审打分,再综合麦林文学网上读者的打分,最终评选出本届大赛的获奖作品。

以历史为基础抒写汉朝薄太后传奇苍凉一生的《薄姬传》问鼎小说组一等奖。而一个承载着数代人记忆,是在外游子心灵港湾的《老厅堂》夺得了散文组头魁。

通过品读获奖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作品的过人之处:

作品切合网络文学创作的特点。创作不只是一本正经地讲故事,更多地考虑了当下读者的喜好,更注重文学作品中休闲娱乐的目的,这是创作审美立场的突破。小说组一等奖作品《薄姬传》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作品以细腻的文笔、考究的用词将薄姬的一生向读者娓娓道来。她一生坎坷、受尽磨难却仍如野草一般顽强地生活着,并不露声色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不向命运屈服,最终将她的儿子推上皇帝的宝座。《薄姬传》不同于正史中所描述的古代史实,它所描写的历史是有缺憾的,正因为这样,读者所触及的人物性格才更丰满,让读者有认同感和代入感。

作品反映了广西各地风俗民情和人物事迹。例如小说《第一书记》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描写了一名普通乡村书记方向明为建设新农村所做出的努力。他凭借自己的力量将一个贫困的山村变得不普通。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带领竹山村发展经济,带着村民们走向富裕。文章朴实无华的语句耐人寻味,令人深思。散文《南宁知多少》则是从衣食住行各方面描写了南宁的生活。这部分作品富有深情地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有活力有人情味的广西。散文《蛙祭》则详细描述了在桂西北地区,人们为神圣的蚂□举行浩大而虔诚的祭祀仪式。在八桂先人的眼里蛙就是雨神,人类如果将青蛙摆上餐桌,村民的作物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将青蛙放生于田地,希望人与自然得到平衡发展。文学创作者们对广西现状的关切铸就了这些具有强感染力的作品,从他们的作品中读者感知到了时代的脉搏。

作品反映了现代人的婚恋观以及家庭亲情温暖,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则是讴歌了母爱的伟大,感人至深。例如小说《亲密陌生人》讲述了异地夫妻的婚姻生活,文章对婚姻的思考也是现代人在婚姻中所面临的问题;散文《返程的母亲》中母亲把农民勤劳、淳朴、善良的美德带回了城里,母亲的善良、乐观的品格,以及对父亲无言的爱,给作者极深的影响;小说《你是我的儿子》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的四哥幼时脑袋意外被压伤,是母亲的坚持让他获得了新生的故事,文章表达了对伟大母亲的感激和赞扬。这些作品描写了与母亲有关的事,让读者感受到了浓烈温馨的亲情。亲情和爱情永远是人类不可脱离的情感,这部分作品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和引人共鸣,而读者对作品的共鸣恰恰是对文学创作者深厚阅历和熟练文笔的肯定。

有一部分作品则是突破了常规的写作形式,大胆地发挥想象。例如小说《原子守恒定律》描写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文章中对于未来科技的设想和充满想象力的构思引人入胜。网络文学创作要获得持续地发展正是需要这样的创新,不断地有新想法注入,不断地丰富文学创作的形式。

讲好广西故事,促进广西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学是不朽的创造。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将会响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号召,以“互联网+”和数字出版业快速发展为契机,立足广西,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一批具有广西特色、时代特征的网络文学精品力作,打造“美丽南方·广西故事”文化品牌,使“美丽南方·广西故事”成为广西的名片,塑造广西美好新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和广西故事。

今后,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麦林文学网将继续办好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不遗余力地为培养网络文学新人和挖掘一批网络文学作品提供有效的载体,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创作的舞台,促进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发出广西声音,吸引更多人关注广西、了解广西、走进广西,关注广西的网络文学,繁荣广西文学,打造广西文化品牌,增强广西文化自信,放大广西文化资源的品牌效应,促进广西文艺可持续健康发展,繁荣广西出版业,带动广西文化产业踏上更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