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之鬼话连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见己亡者

周明远第一次见到那面铜镜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他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古董店,专门收集些民间老物件转卖给城里那些喜欢“复古风“的雅客。那天,他驱车两小时来到这个偏僻的山村,只因为电话里那个老人信誓旦旦地说有“真正的好东西“。

“就是它了。“老人颤巍巍地从红木箱子里取出一面铜镜,用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去上面的灰尘,“我家祖传的,听说是清朝那会儿的东西。“

周明远接过铜镜,立刻被它的精美所震撼。镜面异常清晰,不似普通铜镜那般模糊,而背面雕刻着繁复的缠枝花纹,中央是一对栩栩如生的凤凰。最引人注目的是镜缘处刻着的四个小字——“见己者亡“。

“这字是什么意思?“周明远皱眉问道。

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声音压得极低:“意思是...看见自己的人会死。“

周明远笑了:“老伯,这种吓人的把戏我见多了。不就是想抬价吗?“

老人摇摇头,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三十年前,我姑姑就是照了这面镜子后,第三天就上吊了。死的时候...她的眼睛是睁着的,嘴角却在上扬,好像在笑。“老人顿了顿,“镜子一直收在箱子里,直到上周...我孙子偷偷拿出来玩...“

“然后呢?“周明远感觉后颈一阵发凉。

“现在躺在医院,高烧不退,总说胡话,说什么'她在镜子里'。“老人突然抓住周明远的手,“你拿走它吧,随便给点钱就行,这邪门的东西我们家不敢留了。“

最终,周明远以远低于市场价的钱买下了这面铜镜。他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老人的话在他看来不过是乡下人迷信罢了。况且,这面铜镜若是真品,转手至少能赚五倍。

回到城里,周明远将铜镜放在卧室的梳妆台上。那天晚上,他做了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个穿着清代服饰的女子背对着他梳头,乌黑的长发垂到腰间,发间隐约可见惨白的脖颈。

“你是谁?“周明远在梦中问道。

女子没有回答,只是缓缓转过头来——就在周明远即将看到她的脸时,一阵刺耳的闹铃声将他惊醒。

“见鬼。“周明远揉着太阳穴坐起身,发现全身已被冷汗浸透。窗外,天刚蒙蒙亮。

接下来的几天,怪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先是店里的物品无故坠落,然后是深夜总能听见若有若无的女子啜泣声。最让周明远不安的是,每次经过那面铜镜,余光总能看到镜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但当他定睛看去时,又只有自己的倒影。

第五天晚上,周明远决定好好研究这面铜镜。他坐在梳妆台前,盯着镜中的自己。镜面异常清晰,几乎与现代镜子无异,这在一件古物上实在罕见。

“见己者亡...“周明远喃喃念出镜缘上的字,突然发现镜中的自己似乎...笑了。

他猛地后退,椅子“砰“地倒地。镜中的周明远却依然保持着那个诡异的微笑,嘴角几乎咧到耳根,眼睛却瞪得极大,充满恐惧。

“这不可能!“周明远冲上前去用布盖住镜子,心脏狂跳不止。就在这时,他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从脚底升起,耳边响起一个女子的低语:“你...看见我了...“

第二天,周明远顶着黑眼圈来到店里。他昨晚一夜未眠,只要一闭眼,就会看见那个诡异的笑容。更可怕的是,今早洗漱时,他发现自己的脖子上出现了几道淡淡的红痕,像是被什么细长的东西勒过。

“老板,你脸色很差啊。“常客李太太关切地说。

周明远勉强笑笑:“可能是感冒了。“

李太太凑近看了看他脖子上的红痕,突然脸色大变:“这...这是上吊的痕迹啊!“

周明远的心猛地一沉:“您别开玩笑了。“

“我爷爷当年就是上吊死的,我认得这种痕迹。“李太太后退几步,眼神惊恐,“你是不是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送走李太太后,周明远再也无法保持冷静。他想起老人说的“见己者亡“,想起镜中那个不属于自己的笑容,想起脖子上的红痕...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

下午,周明远决定去找张静——他大学时的学姐,现在是民俗学教授,专攻民间信仰与禁忌。

张静的办公室堆满了各种古籍和民俗物品。听完周明远的描述,她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

“'见己者亡'...我好像在哪见过这个说法。“张静翻阅着厚厚的资料,“啊,在这里!《清代异闻录》中有记载,道光年间,江南一带有面'摄魂镜',据说能摄取照镜者的魂魄。“

她继续翻阅,突然停在一页上:“等等...这里有个更详细的记载。嘉庆二十三年,苏州有个叫柳含烟的女子,因被诬陷与人通奸,含恨自尽。死前她对着自己最爱的铜镜诅咒,所有照过这面镜子的人都将不得好死。“

周明远感到一阵寒意:“你是说...我买的那面镜子...“

“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柳含烟镜'。“张静严肃地说,“民间传说,含恨而死的人,怨气会附着在生前最爱的物品上。如果真是这样,那面镜子现在就是个容器,里面装着柳含烟的怨灵。“

“那我该怎么办?“周明远的声音有些发抖。

张静沉思片刻:“首先,不要再照那面镜子。其次,我需要亲眼看看它,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被附灵了。“

当晚,张静来到周明远的公寓。铜镜仍被布盖着放在梳妆台上。张静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掀开布,仔细检查铜镜背面的纹饰。

“这工艺确实是嘉庆道光年间的风格。“她轻声说,然后突然僵住了,“天啊...“

“怎么了?“周明远紧张地问。

张静指着凤凰纹饰的细部:“你看这里,两只凤凰的眼睛...它们在流血。“

周明远凑近一看,顿时毛骨悚然——凤凰的眼睛处确实有暗红色的液体渗出,在铜绿上格外刺眼。

“这不是普通的古董...“张静的声音有些发抖,“它确实被附灵了,而且怨气极重。“

就在这时,房间的灯突然闪烁起来,温度骤降。梳妆台上的化妆品开始剧烈震动,一个个掉落在地。铜镜的镜面泛起诡异的波纹,仿佛水面被搅动。

“她...她醒了...“张静脸色煞白。

镜中渐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女子身影,长发遮面,身穿清代服饰。一只惨白的手慢慢从镜面伸出,指甲乌黑细长。

“快!把镜子盖住!“张静大喊,同时从包里掏出一张黄符。

周明远手忙脚乱地去抓那块布,却感到一阵刺骨寒意袭来,整个人如坠冰窟。镜中的手已经伸出了大半,眼看就要抓住他的手腕。

“急急如律令!“张静将黄符贴在镜面上。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从镜中传出,那只手猛地缩了回去,镜面恢复平静。

两人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这...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周明远颤抖着问。

张静擦去额头的冷汗:“不是普通的怨灵...她已经快要突破镜子的束缚了。一般的符咒只能暂时压制她。“

“那该怎么办?“

“我们得找到破解诅咒的方法。“张静思索道,“通常这种诅咒需要完成死者未了的心愿,或者...找到她的遗骨进行安葬。“

“可我们连她是谁都不知道!“

“不,我们知道。“张静拿出手机,“柳含烟,嘉庆二十三年苏州人。我会联系苏州的同行,查查地方志有没有相关记载。“

接下来的三天,周明远将铜镜锁在了保险箱里,但噩梦并未停止。每晚,他都会梦见那个清代女子站在床边,长发遮面,发出凄厉的哭声。更可怕的是,他身上的红痕越来越多,现在已经蔓延到了手腕和脚踝,像是被无形的绳索捆绑过。

第四天,张静带来了消息。

“我找到了关于柳含烟的记载。“她打开笔记本电脑,“嘉庆二十三年,苏州富商柳家的小姐柳含烟被诬陷与家中教书先生有染。实际上,是她的嫂子嫉妒她受宠,设计陷害。柳含烟百口莫辩,最终在自己的闺房中用白绫上吊自尽。“

张静调出一张图片:“这是苏州地方志中记载的柳家老宅,现在改造成了民俗博物馆。最重要的是...“她指着一段文字,“柳含烟死后,她的铜镜不翼而飞,而接下来三个月内,诬陷她的嫂子、作伪证的丫鬟、判她有罪的县令相继离奇死亡,死状都是...上吊自杀。“

周明远感到一阵眩晕:“所以这面镜子真的会杀人...“

“不仅如此。“张静神情凝重,“记载中提到,柳含烟死前诅咒所有照过这面镜子的人都将'见己而亡'——意思是看到自己真实的模样后死去。我怀疑...镜子会显现出人内心最深的恐惧或秘密,把人逼上绝路。“

周明远想起镜中那个诡异的笑容,不寒而栗:“那我们该怎么办?“

“根据记载,柳含烟最恨的是不白之冤。如果我们能证明她的清白,也许能平息她的怨气。“张静说,“我已经联系了苏州博物馆,他们答应让我们查阅柳家的家族档案。“

第二天,两人飞往苏州。在博物馆的档案室里,他们找到了一封发黄的信笺——正是柳含烟的嫂子临死前写下的忏悔书,承认了自己诬陷柳含烟的事实。

“这就是关键!“张静激动地说,“有了这个,我们就能进行驱邪仪式了。“

回到周明远的公寓,张静准备了一系列法器:香烛、符纸、桃木剑...她将忏悔书放在铜镜前,点燃三炷香,开始念诵往生咒。

“柳含烟,你的冤屈已经洗清,请放下执念,往生极乐...“

起初,一切似乎很顺利。铜镜平静地反射着烛光,没有任何异常。然而,就在张静念完最后一句咒文时,三炷香突然齐齐折断,蜡烛的火焰变成了诡异的绿色。

“不好!“张静脸色大变,“她不肯走!“

镜面剧烈震动起来,黑色的长发如潮水般从镜中涌出,瞬间缠住了张静的脖子。周明远冲上前想救她,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狠狠甩到墙上。

“为...什么...“一个凄厉的女声在房间内回荡,“为什么...要害我...“

张静的脸因缺氧而发紫,她挣扎着抓起桃木剑,刺向镜面。一声玻璃碎裂般的尖叫响彻房间,长发缩回镜中,张静瘫软在地。

周明远爬过去扶起她:“你没事吧?“

张静剧烈咳嗽着,指向铜镜:“快...趁现在...用桃木剑...刺穿它...“

周明远捡起掉落的桃木剑,犹豫了。这毕竟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

“快!“张静嘶吼,“否则我们都会死!“

周明远一咬牙,举起桃木剑狠狠刺向铜镜。镜面应声而碎,无数黑色烟雾从裂缝中喷涌而出,在空中凝聚成一个人形——一个面色惨白、脖子有勒痕的清代女子。她用充满怨恨的眼睛盯着两人,发出最后一声凄厉的尖叫,然后消散在空气中。

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结...结束了吗?“周明远颤抖着问。

张静虚弱地点点头:“镜子碎了,她的怨灵无处依附,应该已经消散了。“

两人长舒一口气。周明远看着地上破碎的铜镜,心中五味杂陈。虽然损失了一件珍贵古董,但至少保住了性命。

一个月后,周明远的生活恢复了正常。噩梦停止了,身上的红痕也渐渐消退。张静将这次经历写成论文发表,在学术界引起不小轰动。

故事本该到此结束。如果不是那天晚上,周明远在浴室洗漱时,无意间瞥了一眼镜子...

镜中的他,嘴角正缓缓上扬,露出一个诡异的微笑。而在他的肩膀上,隐约可见一只惨白的手。

周明远僵在原地,耳边响起一个熟悉的低语:“你以为...这样就能摆脱我吗?镜子碎了...但诅咒...永远不会结束...“

浴室的门,无声地关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