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13淞沪战云
1932年 1月,上海城被阴霾笼罩,压抑的氛围如铅云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心头。日本海军在上海不断寻衅滋事,自“九一八”事变后,战火眼看就要在这淞沪之地熊熊燃起。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的指挥部内,一场决定上海命运的对日作战会议即将拉开帷幕,这将是一场关乎民族尊严与国家未来的关键商讨。
第十九路军的核心领导们早已就位。总指挥蒋光鼐,字憬然,神色凝重却透着坚韧不拔的气魄,他肩负着守土御敌的重任,深知此战意义重大,关乎整个淞沪地区乃至国家的荣辱。军长蔡廷锴,字贤初,身材魁梧壮硕,浑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豪迈之气,在军中他是众望所归的领袖,士兵们对他极为敬重,愿为其冲锋陷阵。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字孝悃,目光如炬,敏锐地洞察着局势的细微变化,正为即将爆发的战斗默默做着周全谋划。
税警团总团长温应星带着中尉徐长卿匆匆步入会议室。徐长卿踏入房间,目光迅速扫过四周,只见屋内将领们神色严肃,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就在这时,他的视线定格在一个熟悉身影上,心中涌起一阵惊喜与激动——那正是梁思忠。
徐长卿眼睛一亮,快步上前,身姿笔挺地向梁思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难掩兴奋地说道:“学长!真没想到能在这儿碰上您!”梁思忠转过身,看清是徐长卿,脸上浮现出亲切笑容,回了个礼,拍了拍徐长卿的肩膀:“长卿,好久不见啊!没想到咱们会在这淞沪战场上重逢,一晃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徐长卿笑着应道:“是啊,学长,当年在西点军校时,您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没想到如今能一起并肩作战。”梁思忠笑着点头:“咱们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能在这儿相聚,携手抗日,是好事。”两人寒暄几句,一同在会议桌旁落座。
会议正式开始,温应星作为在场军龄最高的军人,率先开口,他目光平和地看向蒋光鼐,说道:“憬然啊,如今这局势,已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日军狼子野心,妄图侵占我淞沪,咱们必须得拿出个应对之策。”
蒋光鼐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在场众人,声音洪亮且充满力量:“诸位,如今日寇在我上海肆意妄为,妄图践踏我国土,我们第十九路军身为淞沪地区的守护者,绝不能退缩半步!必须给这些侵略者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我中华儿女的血性!”
蔡廷锴紧接着起身发言,他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响彻会议室:“贤初我完全赞同憬然的话!我军全体将士早已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为保卫上海抛头颅、洒热血!但此次作战,日寇来势汹汹,我们务必从长计议,制定出一套周全缜密的作战计划。”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讨论声。这时,梁思忠站起身来,他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各位长官、同仁,我在西点军校研习炮兵战术多年,对这方面略有心得。依我看,咱们的炮兵部队在此次作战中肩负重任。我建议将炮兵分散部署,形成交叉火力网。如此一来,不仅能全方位打击日军的进攻部队,而且各炮兵阵地之间能够相互掩护,有效降低被敌人炮火击中的风险。同时,一定要强化对炮兵观测员的训练,确保他们能够精准定位目标,让我们的炮弹准确无误地落在敌人头上。就像在西点军校的模拟对抗中,我们通过这种分散火力与精准观测的配合,成功突破了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他条理清晰的发言,赢得了在场不少将领的点头认可。
徐长卿也站起身来,结合自己在西点军校炮兵科所学以及在税警团积累的实战经验,沉稳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学长所言极是。日军向来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优势火力强攻,我们必须有所应对。我建议在日军可能进攻的主要通道上设置多重防线,利用地形优势,以逸待劳。并且,情报工作绝不能忽视,要多渠道收集日军动向,只有及时掌握敌人的一举一动,我们才能灵活调整防御部署,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之前的一次行动中,我们税警团正是通过精准情报,提前布置防线,成功抵御了敌人的突袭。”他的发言有理有据,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素养。
此时,十九路军的几位师长也纷纷发言。60师师长沈光汉表情严肃地说道:“我师将士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定能在战斗中坚守阵地,与日寇死战到底。但我们也需考虑到物资补给的问题,确保前线弹药、粮草充足,才能保证持续作战能力。”61师师长毛维寿接着说道:“没错,而且在作战过程中,各部队之间的协同配合至关重要,不能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要形成一个紧密的战斗整体。”
戴戟微微点头,补充道:“孝悃以为,除了各位所说,咱们还得注重民众的力量,发动上海的百姓,让他们协助运输物资、传递情报,军民一心,方能胜算更大。”
趁着讨论稍歇,温应星笑着看向蒋光鼐、蔡廷锴和戴戟:“憬然、贤初、孝悃啊,咱们都是广东老乡,如今国难当头,在这淞沪战场上,可得齐心协力,把小鬼子赶出去!”蒋光鼐连忙回应:“温公所言极是,有温公坐镇,我们底气更足了!”蔡廷锴也大声说道:“是啊,温公,咱们一定并肩作战,让日寇见识下咱广东人的厉害!”戴戟附和道:“全听温公安排,此战必定全力以赴!”众人相视而笑,乡情在这紧张的会议氛围中,添了几分温暖与坚定。
会议持续了数小时,众人各抒己见,激烈讨论,从战略布局到战术实施,从兵力调配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斟酌。最终,一套详细且全面的作战方案在众人的智慧碰撞中诞生。
会后,徐长卿和梁思忠走到一旁继续交流。梁思忠感慨地说:“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能和你一同并肩作战,我深感荣幸。咱们一定要让日寇尝尝中国军人的厉害!”徐长卿目光坚定,用力地点点头:“学长,此次淞沪抗战,我们定要全力以赴,为国家和民族打出尊严!”
随着会议结束,第十九路军和税警团的将士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中。上海的大街小巷,民众们也纷纷行动起来,自发为抗日将士们筹备物资,提供支持。一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淞沪保卫战,即将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打响,而徐长卿、梁思忠等爱国志士,将在这场战斗中书写属于他们的壮丽篇章,为守护祖国山河不惜一切代价,浴血奋战到底。
1932年 1月,上海的天空被阴霾层层裹缠,压抑得近乎窒息。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激昂筹备作战会议的同时,黄浦江畔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内,却涌动着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侵略狂热。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身着笔挺的白色海军将官服,胸前的勋章在昏黄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他那鹰隼般的双眼扫视着麾下一众军官,会议室里弥漫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
“诸君!”盐泽幸一率先开口,声音尖锐且充满傲慢,“大日本帝国的荣光此刻正高悬于上海的天际,等待我们去摘取。这座东方魔都,即将在我们的铁蹄下颤抖,成为帝国扩张的新基石。支那人的抵抗不过是螳臂当车,我们要用绝对的武力,碾碎他们的意志!”
海军大佐鲛岛具重站起身,身姿僵硬如木偶,脸上挂着谄媚又狂热的笑:“司令阁下所言极是!我们的海军陆战队,自组建以来便战无不胜。那些支那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此次进攻上海,我军定能以雷霆之势,迅速突破防线,让大日本帝国的军旗在上海的每一寸土地上飘扬!”
盐泽幸一微微颔首,旋即脸色一凛,沉声道:“不可大意。情报显示,第十九路军那群支那军人,似有拼死顽抗之意。但这正是我大日本帝国军队展现赫赫军威的绝佳契机。我们要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在最短时间内撕开他们的防线,掌控上海的战略要地。”
这时,海军少佐田中隆吉,作为情报主官,快步上前,啪地立正敬礼,随后恭敬呈上一份文件:“司令阁下,经多方刺探,我们已掌握了第十九路军部分兵力部署。他们在闸北、吴淞一带构筑防线,可防御并非无懈可击。我建议,先以海军舰炮对其防御工事进行饱和式轰炸,待其防线瘫痪,再投入陆战队精锐,发动地面强攻,定能事半功倍。”
盐泽幸一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微微眯起双眼,沉思片刻后道:“计划可行,但不可局限于此。支那人擅长利用地形与民众,行事狡黠。鲛岛大佐,进攻时务必加强侧翼与后方警戒,防止支那军迂回偷袭。”
鲛岛具重挺胸收腹,大声回应:“嗨!谨遵司令阁下命令!”
海军大尉川岛芳太郎起身建言:“司令阁下,是否需加大对SH市区的渗透?启用我们安插的眼线与内应,制造混乱,干扰支那军部署,为我军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盐泽幸一嘴角勾起一抹阴鸷的笑:“此计甚妙。通知川岛芳子,让她加大谍报与破坏活动,在支那人后方搅起更大风浪。同时,宣传部门要即刻行动,一旦战事开启,将挑起冲突的脏水尽数泼向支那军,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众人纷纷应和,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狂热。军官们围绕作战细节展开激烈讨论,从兵力调配、火力协同,到情报刺探、舆论操控,每一项计划都在为侵略行径精心谋划。他们满心以为,凭借武力与阴谋,便能轻易踏平上海,将这座繁华都市纳入日本版图。
而在城市的另一隅,第十九路军与税警团的将士们正枕戈待旦。徐长卿、梁思忠等爱国志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唯有守护山河、捍卫尊严的坚定信念。一场关乎民族命运的生死对决,即将在淞沪大地全面爆发,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究竟谁能笑到最后,答案即将在血与火中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