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进制度创新,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搭建起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梁八柱”,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鲜明特征和重大举措,也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直面“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保障。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善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基层权力的规范化运行。基层权力作为国家权力在基层的延伸,其规范化运行必须置于有效的制约与监督之下。当前,我国基层权力运行失范与功能异化现象依然存在,是造成基层权力寻租和腐败等问题的根源。监督法治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为推进基层监督的法治化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对基层权力运行进行监督,要通过不断完善党和国家基层监督体系、构建有效的基层监督体制机制实现。
甄贞博士所著的《基层监督法治化研究》,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仔细打磨、补充完善而成,付出了很多心血。她按照“理论基础—实践探索—面临难点—原因分析—建构路径”这一逻辑思路展开,以法治化为主线,立足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监督理论,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基层监督的具体实践,分析当前我国基层监督体系中基层组织监督、基层群众监督、基层司法监督、基层舆论监督以及基层专职监督的运行现状及其发挥监督职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着力从基层监督法治化,即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入手,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的基层监督体系,优化基层监督机制。本书很有针对性,也能够对当前基层的反腐败进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书逻辑结构比较严密,论证充分,内容充实,既有理论上的思考,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好建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作者本着很强的问题意识,努力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定位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基层监督的体制机制层面。在研究内容方面,对基层组织监督、基层司法监督、基层群众监督、基层舆论监督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综合起来研究,并对其互动性进行探讨。在研究方法方面,综合运用实证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既体现时间的纵向维度,又体现空间的横向维度;既有个别案例的剖析,也有就某一方面问题认知的问卷分析。整体来看,基本完成了这样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选题,体现了作者较扎实的学术功底和认真执着的科研态度,值得肯定。
监督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监督。同时,监督问题又是廉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基层监督涉及面比较广泛,基层监督质效对于基层权力规范化运行意义重大,而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遵纪守法的意识和执纪执法的力度,使现有的体系更加周严,既能激励基层干部积极作为,又能防止权力的滥用,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有待深入且任重道远。作为已经在党建领域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年轻学者,希望甄贞博士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深入下去,不断产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基层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心无旁骛求是真,艺不精深未可言。甄贞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三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更多是线上学习,很欣慰的是甄贞自己没有放松学业,表现出的严谨、执着让我感动。很高兴为甄贞这本专著作序,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对于甄贞而言是一个新的学术起点,也将会给读者朋友带来更多有益的思考。
孙壮志
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