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越甲养成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一束草花带来的旷世机遇

冯同和季爰面面相觑,因他们来之前,昭王并没有交代此事。文种很想解围,可他对楚国军中的情况尚不了解,不敢妄言。他很担心,若是答不好这个问题,结盟难成,也许还会弄巧成拙,得罪石买。

“大将军多虑了!楚国人不会让越国人流血。”范蠡的话把允常吓了一跳——他怎么敢替楚王定夺?而经过刚才的一番对话,文种开始期待范蠡所说的。

石买早已视范蠡为眼中钉,听见他说话就莫名地愤怒:“范蠡!你闭嘴!谁不知道你这几年都在越楚边境倒买倒卖的,压根就没见过楚王。你何来他的旨意?我想听听冯同怎么说。”见冯同支支吾吾的,石买又喝斥道:“我看你们毫无诚意,只想拿越国来做挡箭牌!”

允常也跟着有几分气恼。冯同眼看局面僵持,便助范蠡一臂之力:“何不让范蠡把话说完?若不满意,再把我们都赶出去也不迟。”

勾践看了看季爰,眼神温和地对范蠡说:“石买将军护国心切,冒犯了诸位!请范特使说下去吧。”

允常深呼吸了一次,不再说话。石买阴阳怪气道:“既然太子应允,那就洗耳恭听了。”

范蠡略作思考后缓缓道来:“诸位都知道,楚国在柏举一战中惨败,几近亡国。与越国结盟乃图共存,何谈利用?吴王阖闾野心勃勃,持续富国强兵,且有兵家奇才孙武助力,兵力极其强大,其三万军可胜楚国二十万军。若吴越交战,即便楚国远距离派兵,两军联合,恐怕亦无十足胜算。故而,比承诺更重要的是如何克敌制胜,真正地防御吴国。”

众人皆以为然。

范蠡说:“楚国柏举战败,但依旧是强国,耕战经验不输吴国。若越国能通过楚国的扶持,以耕养战,便有望与吴国相抗衡。在此期间,越国可以借用山地、东海优势,以防守为策略,无需担心吴军来犯。而且,不知各位是否了解,越国有一支吴国格外忌惮的力量。”说到这里,范蠡故意卖了个关子。然而,在座的竟无一人响应他。

文种劝到:“范蠡,尽管直言。”

范蠡微微一笑,说:“这支力量就是东海外越。各国争霸,多重车战,而吴越之间,必是水战。如能吸纳外越,打造越国的舟师,还有何惧?我说的不外乎是,与楚联盟,以耕养战;利用外越,强大舟师。越国从此进可攻,退可守。”

冯同神情放松下来,他知道事成了。勾践也面露喜色,随即向允常谏言:“范特使旁观者清,说得很在理。父王意下如何?”

允常长叹息,似乎解了心结。越国在夹缝中图存,难以主宰自身命运。范蠡一次又一次提醒了他,越国并非生来如此,越人的祖先乃是征服过大海的人。

允常道:“范蠡说得不错。越国山居,在外越兄弟那里用心甚少,实在是忽略了本邦之长。近些年来,越国受困于吴国的压制,纳贡送粮,低人一头,也难怪外越的兄弟们消息越来越少了。他们经常偷袭吴国,却不肯来见一见本王,大概是恨允常只知臣服。外越虽然和我们海天相隔,但内越和外越从未分割。他们是我们在海上的亲兄弟。他们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推若飘风,去则难从。”

允常缓缓站起,走到范蠡身边,扶着他肩膀诚挚地说:“早闻楚国有才,今日小王完全领会了。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地,甚为难得。”

范蠡笑着说:“大王,人的所知和年龄并无关系。有的人一把年纪了,依旧所知甚少。您肯听范蠡一家之言,足以说明您是位难得的明君啊。”

石买听出范蠡指桑骂槐,又没机会反唇相讥,脸都憋红了。更让他气的是,此后范蠡一定会成为越王的依仗,气焰会更嚣张。

曳庸和诸暨郢并未表现出勾践那样的欢欣,在他们这些越国老臣看来,要和楚国人共治一国,麻烦只会更多。

农历八月,允常提议众臣子同去浙江观潮。聊作几日筹备后,君臣乘坐马车向西而行。此行有允常、勾践、石买、文种、范蠡、冯同、曳庸、诸稽郢、灵姑浮等。允常出行规格简朴,和众臣一样用三乘马车,仅以竹编篷布装饰。

一路层林浸染,水雾弥漫,如画境仙境。行至一处开阔之地,允常命随从告知大家停下来。山间清风几许,空气湿润,令人心旷神怡。允常悠悠地说:“众爱卿可知,此处通江达海。”

然而众人极目远眺,只看见密密的山林。

“要到上面去看。”范蠡说。允常赞许:“说得不错。”

众人弃了车子,朝山上走。允常年迈,仅靠一支蛇头铜杖已无法支撑,于是勾践和范蠡一路搀扶着他。到了山顶,他们果然看见大海,有山体遮掩的小湖般的海湾,是一座天然的囤兵良港。范蠡不禁感慨,当初允常让他走遍越地,真不是打发他。

“此处真是藏船屯兵的宝地。”范蠡赞叹到。

“你眼光的确不错!”允常高声赞叹,又压低声音说,“越国还有不少这样的地方。”

俯视山下,水浪一层层翻涌,恰如范蠡的心潮澎湃。他已明白允常的用心:倚靠这样的屏障,可以建造越国精锐舟师。吴国有艅艎战舰,是诸国忌惮的军用楼船,又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等用途各异的战船,无往不利。越国唯有借助独特优势,因“敌”制宜,才能与之抗衡。

“且看越国之美,天下神秀。”文种说。众人一同观赏着碧海万顷,水天一色。这海与天舒展了越王与臣子的眉心。他们或彼此笑谈,或自在地眺望,连石买和范蠡看彼此的眼神也多了些平和。这一刻成为范蠡心中值得纪念的时刻。

放眼山林,范蠡看到的不是树木,是千帆竞发,是天外的天。他最深刻地感受到一切都不同了。越国将从安于弱小的旧壳里迈出来。这蓝蓝的海不同于宛地内海,它无边无际,似乎在告诉范蠡,别管天高地厚,放手去博。

范蠡已经是越国大夫,有了一处封地,但他仍住在文种家里,以便两人随时随地谈论国事。这天,他们喝着橘皮茶,在老仆烧菜的香气里聊着越国的百废待兴。

“虽说楚越两国业已结盟,可楚国元气大伤,除了人才,尚无其他支援。你我任重道远啊!”文种说。

“文种兄说得不错。只是眼下越国缺的太多了,越王尚住在山里,议事多有不便。”

文种叹息片刻:“真是一筹莫展。”

范蠡又说:“我以为,首要的还是围塘筑堤。”

文种点头:“只是缺少足够的冶坊。”

范蠡说:“我想回楚国一趟,寻求杜荣的支持,顺便再打探我哥的消息。”

说到范伯,范蠡便一脸凄惶:“哎,哥嫂至今生死未卜。”

文种安慰说:“我已卜过,范伯无事,你尽管放心。眼下战乱已定,你尽管回去寻一寻。”

范蠡说:“好。”

这时,仆从进来说有一名叫陈墨的女子来找范大夫。范蠡听是陈姓女子,急促地跑出门去——如他所料,是鸱夷。

“范蠡!”鸱夷如一阵风般扑入范蠡的怀中。四目对视,鸱夷知道范蠡没有忘记她,再次高兴地贴进他的怀中。范蠡有太多话想问她,一时不知从何问起。他拉着她的手,对文种说:“鸱夷——陈墨是我在边境认识的一位朋友。文种兄别看她生得纤细,可有一身好武艺。”

文种笑容可掬地拱手问好。鸱夷大方地说:“文种大夫,打扰了。”文种笑着摇头:“哪里、哪里。范蠡的朋友,也就是文种的朋友,快请到堂内一叙。”

范蠡忽然紧张起来:“鸱夷,令兄可知你在这里?”

“放心,我已经去信给他,这次他断不会来找了。”鸱夷见范蠡松了一口气,会心地笑了。

坐下咕嘟咕嘟喝了几口茶后,鸱夷才娓娓道来:“自郢都陷落后,我和陈音辗转了很多地方,支援楚军、救济灾民。此行是特别来告知我们遇到了范伯!”

“果真看到了?我哥哥嫂嫂可还安好?”范蠡急切地问。

“安好。范伯不住在三户寨了,搬去了郢都,还加入了救国保卫战。他让我转告你,一切都好,不要挂念。”

范蠡不知为何潸然泪下。鸱夷默默地用衣袖帮他擦掉眼泪,陪他宣泄着多日来的担忧和挂念。

范蠡渐渐平复了下来:“难怪他杳无音讯。你是怎么找到他的?”

“说来真巧。有一日我在郢都,见到一名鱼贩家的小子和你长得很像,我便问他叫什么。他说叫范宰辛。我又问那名鱼贩是不是有个弟弟叫范蠡,可他说他弟弟叫范少伯。”

文种和范蠡都笑了。改名字这件事,范伯还不知道。

“后来,我又说起你的样子,范伯才哭着说那定是二弟了。战乱时,三户寨的不少地方被吴军设置了关卡,范伯打仗之后回不去家,只好先寻了家小,再到郢都打听文种大夫和你的消息。我听说你们还没有取得联络,就急急地赶来了。”

范蠡感激又心疼地看着鸱夷。文种说:“鸱夷姑娘一路奔波,就在府上歇一歇吧。你若不嫌弃这里,欢迎常住。”

鸱夷起身道谢,爽快地说:“如今楚越结盟,我也当越国是故乡。今后就听从文种大夫和范蠡大夫的调遣了。”

文种爽朗地笑了。范蠡严肃地说:“那我可要想想怎么使唤你。”

得知范伯平安,范蠡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安心地筹划着围塘筑堤。偶尔得闲,便和鸱夷练剑比武、寻访山水。这一天,他们在会稽山下漫游,途径一片紫色花海。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范蠡跳下马,采择一捧紫色的草花递给了鸱夷。她仍在马上,朝他嫣然一笑。

“范蠡,这花你可曾在楚国见过?”鸱夷盯着草花,感到似曾相识。

“被你一问,我倒是想起来了。这花楚国也有。”范蠡说。

“此花附近可采铜。”

范蠡双眼一亮:“是铜草花!怎么我之前竟无留意?”

鸱夷下了马,玩笑着说:“范大夫目光高远,怎么会注意到这低矮的小花?”

范蠡激动地说:“真乃天助越国。你可知,吴越两国兵力悬殊,其一就在于兵器,尤其是青铜剑。”

两人席地而坐,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微风,格外惬意。

“这么说,吴国也有铜矿了?”鸱夷闻了闻草花,又看向远处的山。

“不只有铜,还有锡。铜锡经过一定的配比,就铸成青铜。听说吴王阖闾视青铜如命,女儿出嫁才舍得送个青铜鉴。”

鸱夷又问:“如此说来,有了铜,再设法得到锡,越国就能在兵器上与吴国势均力敌了?”

范蠡摇摇头,叹道:“若无金工和铸剑师,我们也只能看看草花。”

鸱夷不解地追问:“既然楚越已结盟,为何不请楚国调派能手?”

范蠡踌躇片刻,说:“楚国的铸剑都由工尹贵族掌权,冶金技术乃一国命脉所系。楚越的结盟只为抗吴,还不到可以互通命脉的程度。当然,民间也有不少可用之人。我和文种兄说过此事。”

“范蠡,你操心越国的事好像比越王还多,这是何苦?”鸱夷问。

范蠡难得认真地回答:“如今诸侯争霸,哪怕像越国这样居住在山林中的小国,也要积极备战,百姓无存粮。很多有为之士都力图改变这崩坏的世道。齐相管仲以商止战,吴国大将军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我范蠡立志出将入相,是想为天下布衣寻求安身立命之道。到了越国之后,我曾亲眼看见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因为饿得头晕,掉进江水中。你说,我如何不急?”

范蠡想到西施躺在他手上的那一幕,内心依然泛起沉重伤感的波澜。

“那你打算做些什么呢?”鸱夷问。

“大兴冶坊,打造越国的舟师,让越国有防御吴国的底气。围塘筑堤,变沼泽为桑田,让百姓再也不用忍饥挨饿。”

“范蠡!你有这番胸怀,老天一定会暗中相助。不如先去和越王禀明此事,看他有何打算。”鸱夷说。她爱这样心怀仁慈而志存高远的男子,看他的眼神跳动着爱慕的星芒。

“好,我这就去面见大王。”范蠡一鼓作气,带上鸱夷策马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