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再遇黄元
“不再多想想?”
“就这个了。”崔炳的语气很坚定。
“用什么材料打?”
“百锻……”崔炳想起了那柄碎裂的柴刀,“哦不,用千锻钢!”
说着,他从腰包中掏出一块亮闪闪的银子,“啪”的一声拍在了案板上。
“呦,这么多!还是官银!”
石虎有些吃惊,可并没有伸手去接。
相反,他跟郑铁山一样,把银子又推回给了崔炳,说道:
“算算日子,你也快及冠了,这柄刀就当是我送你的贺礼,不收钱。”
“那可不行!”
崔炳不由得拔高了声音。
他已经受过石虎太多恩惠,这次过来,未尝没有偿还的心思。
于是,崔炳再次把银子往前推,诚恳地说道:
“石叔,您要是不收钱,我心里不踏实。”
石虎实在拗不过崔炳,皱着眉头思索片刻,最终勉强接过银子。
随即他又拿起一柄短刀,一刀劈下,将原本足有四两重的银子切成了两半,一大一小。
他将小块的碎银拿起,掂量了一下,说道:
“就收这一两,多了我可不要。”
崔炳还想再劝,石虎一瞪眼:“诶,莫要再提了!”
崔炳见状,也只能无奈点头。
随后他将剩下的银两收好,又问道:
“石叔,那这刀得多久才能打好?”
“两天后来取,”
石虎一边擦拭着手中的铁锤,一边说道,
“这鬼头刀本就用的人少,铺子平时也不咋打。再加上你说要用千锻钢,铺子里没现成的,我要去准备材料。”
崔炳听后,心中盘算了一下,随即点头道:
“行嘞,石叔,有什么需要我的尽管提。”
石虎笑着摆摆手:
“放心吧,到时候保准让你满意。你这孩子要习武防身,可得好好练,别让人欺负了去。”
崔炳应下,又和石虎闲聊几句。
正说着,他忽然想起,郑铁山昨日提过李渡一家也住在西街。
于是他随口问道:
“石叔,这儿附近有姓李的人家吗?”
“有啊,福来客栈的掌柜、青楼的龟公……还有开豆腐铺的贩子,都姓李。”石虎喝了口水,漫不经心道。
“开豆腐坊的那家是不是有个儿子,叫李渡?”崔炳追问道
“嘶,那我倒是不记得了……只不过我听说,他家儿子似乎也是拜入了哪家武馆,据说地位还不低!”
石虎看向崔炳:“怎么,你知道他?”
“嗯,他是我师兄的二弟子。”崔炳点头道。
石虎闻言,面色忽然奇怪了起来。
“那你平时离他可要远点。”
崔炳不解:“为什么?我看李渡为人还不错啊。”
石虎挠挠头,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解释:
“怎么说呢……那家父子俩,有点古怪。”
古怪?
再古怪能古怪过当刽子手的自己?
看着崔炳那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石虎叹了口气:
“算了,你还是自己去他家看看吧,出了铺子往前走,巷子口那家就是。”
崔炳将信将疑,走出打铁铺后,按照石虎的指引找到了那家豆腐铺。
此时是饭点,按理说正是人多的时候。
但不知为何,李渡家的豆腐铺前却是门可罗雀,连一只觅食的苍蝇都没有。
这不禁让崔炳对石虎的话信上了半分。
他站在门口,眼见铺子内没有人影,于是就冲里面高声喊道:
“有人吗?”
片刻之后,一道有些虚弱的声音从角落里传出:
“有的,客官稍等。”
成为武者后,崔炳的视力上升了许多,因此他能清楚的看见,一个男人从阴影处站起了身。
他太瘦了,躺下去后就像是一根被闲置的竹竿,也难怪崔炳第一时间没有发现他。
他拄着拐,很费力的走了过来:
“客官是要买豆腐吗?”
阳光下,他的面容显露出来,是一个颧骨高耸的中年人,病魔让他显得异常憔悴。
看来这就是李渡的父亲。
崔炳细细看去,果然,两人之间的眉眼间有些相像。
“客官?”李渡的父亲看着久不作声的崔炳,有些疑惑的开口道。
“哦……哦!对,买豆腐!”
崔炳回过神,连忙开口道:“你这豆腐多少钱一块?”
“十文。”
“什么?十文!”
崔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未免有些太便宜了,刨除掉成本,也就只有区区不到三文的利润!
“呃……”崔炳犹豫了一下,“给我来两块。”
正好今天还没吃晌午饭,就拿这豆腐先充充饥。
李父走到一板豆腐前,揭开覆盖着的纱巾,白嫩嫩、水汪汪的豆腐露了出来。
他铲出两块,轻车熟路的用荷叶包好,然后递给了崔炳。
“承惠,二十文钱。”
豆香味扑鼻而来,让本就饥肠辘辘的崔炳不由得食指大动,恨不得当场就将其吃掉。
只不过让崔炳有些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古怪之处。
或许是以讹传讹吧。
崔炳这样想着,也就不由得放宽了心。
就在他接过豆腐,转身想要离去时,一道声音叫住了他:
“崔炳!你怎么来了!”
闻声看去,竟是黄元从一旁的巷子里走了出来。
他不同于在衙门的装扮,穿着一身青衫,倒是凭白多添了几分书生气。
“黄大哥。”崔炳礼貌的回了一句,“只是来买几块豆腐吃。”
他记着王鹤的话,因此并不想和对方有过多交流。
就在他想要赶紧跑路时,黄元却又再次出声道:
“欸欸欸,着什么急,正好我也要买两块豆腐,等等我。”
如此一来,崔炳也不好再推辞什么,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看着黄元买完豆腐,交完钱,一起往县衙门走去——
崔炳是要去找师父王鹤,黄元则是要去叙职。
路上,黄元闻着豆腐的香味,主动拉着崔炳聊了起来:
“嘿,我跟你说,整个淮阴县我吃了一遍,就顶数这家的豆腐最好。”
“香,嫩,而且没有卤水味,价格也是一顶一的便宜。”
“就是这老板偶尔会疯病发作,以至于这种美味不能常吃到,实在是一件憾事……”
倒是没看出来,黄元竟还是一名老饕,对李渡家的豆腐点评的头头是道。
而崔炳立马就注意到了对方语话中的重点:
“黄大哥,你刚才说……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