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处处有芳草
庙底沟类型彩陶盆
当鱼类各种生动的姿态被半坡的史前艺术家凝固在彩陶上,流行于关中地区的西半部以后不久,生活在他们东边的另外一群仰韶文化的史前艺术家,创制了又一类风格独特的美丽的彩陶,所用装饰纹样选取的题材不以水生动物为主,而是着眼于摹写覆盖着无垠大地的植物界,气味芬香、色泽艳丽而形貌诱人喜爱的花朵,成为他们所最中意的题材,于是构图美丽的花卉图案,被采用来作为史前彩陶外壁的装饰花纹带。这类彩陶的标本,考古学家最早是从河南省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中获得的,后来又不断从陕西省华县泉护村、华阴县西关堡、邠县下孟村等处,以及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山西省芮城县西王村等处寻到了它们的踪迹。描绘在陶器上的花朵图案大致有两种,可以看出是分别取材于蔷薇科和菊科植物的花朵,其中又以前一种更普遍,传布的地域也更广。那是使用阴阳纹结合的技法,来表现蔷薇科的覆瓦状花冠,突出它中心呈旋转的部分,以连续交错的构图,把花冠、蕾、叶和茎蔓结合成富于变化的多方连续图案。后一种是把菊科的合瓣花冠构成的盘状花序,使用阳纹间用双钩的技法表现出来,这种花卉图案不如蔷薇那样普遍,发现的标本数量较少。除了盛开的鲜花以外,另一类常见的题材摹自翱翔天空的飞鸟,特别是从华县泉护村获得的彩陶器上,飞鸟的形象复杂多变,都是以黑彩绘成,线条简练,造型生动,它们有的低头啄食,有的佇立枝头,有的振翅欲飞,有的当空翱翔,神貌各异,极富生趣。同时,还可以看出从写实的摹绘,逐步向抽象图案化演变的轨迹。除了彩陶上的图像外,还发现了一些以鸟类为题材的陶塑艺术品。在华县曾获得过一件陶质猫头鹰面形残片,小小的尖喙两侧塑出一对圆睁的大眼睛,周围雕刻羽毛状纹,造型生动,又富有图案趣味。比猫头鹰形象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头苍鹰,它出土于华县太平庄的一座墓葬里,是一件塑成鹰的形状的黑色陶鼎。鹰首微昂,钩喙利目,凶劲有力,那座坟墓里埋葬的是一位成年妇女,从墓坑选择的位置到里面放置的随葬物品,都显示着与别的坟墓不同的特点,说明死者生前在原始氏族中有特殊的地位,所以这一器表黝黑发亮的鹰鼎,似乎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中权威的象征,而不是寻常的艺术品。
庙底沟类型鸟纹彩陶盆
姜寨出土鱼鸟纹彩陶瓶
除了鲜花和飞鸟以外,这里也偶然能够看到缩头鼓腹、满背斑纹的大蛙的身影,但是它们的位置从内壁移到外壁,而且图案化的意味更加浓厚。含有上述彩陶的古代遗址,在考古学上称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前面提到的半坡类型,大约是仰韶文化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平行发展的两支。可能它们形成的时间有早晚的差距,其中庙底沟一支要迟得多,后来在发展中二者也在地理分布上形成交错,加上文化上的联系、影响和扩散,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如果说从庙底沟和姜寨的彩陶盆上看到极为相似的硕腹蛙纹,已向我们传递出它们之间曾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的信息。那么姜寨发掘中获得的一件漂亮的葫芦形彩陶瓶,则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应密切到什么程度。在那件陶瓶上出现了由四组呈方块状的图案化了的鸟纹,中间夹有两条颇为写实的大鱼,还有一些变体的呈对角三角状纹的鱼纹图案,它们紧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装饰图案。这或许象征着以描绘鱼形为主的史前艺术家和以描绘鸟形为主的史前艺术家们分别所属的原始氏族之间产生了极不寻常的联系。这又使我们联想起前面提到的北首岭陶壶上的鱼和鸟,那里的鸟不是踡缩在一起呈方块状的图案化,而是傲然佇立;而鱼则不像姜寨陶瓶上那样怡然自得,而是在鸟喙下扭曲着不断挣扎。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发现的一幅绘在陶缸外壁的彩画,画面高37厘米,宽44厘米,可算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史前陶器上画幅最大的作品。画面的左侧佇立着一只高大的白鹳。圆睁着大眼睛,挺胸伸颈,高傲地昂起头来,在长喙上衔着一条鱼,鱼体僵直下垂,已经丧失了挣扎的力量,是那高傲的鸟儿的俘虏。在鸟、鱼的右边,立放着一柄石斧,斧柄上有缠扎的织物或细绳以便于把握,它大约是权威和力量的象征。这幅生动的史前绘画,带给人们的信息自然与前述的两件彩陶又有所不同,表示出了不同的原始氏族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不过它们的时代相距很远,北首岭的陶壶比阎村的陶缸要早好几百年,而且还有地域的不同,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尚待今后研究。不过它们所反映出的史前艺术家创作时遵循的思想意识是相同的,使用的艺术语言也是相近似的。
华县出土陶鸮面
华县出土陶鹰鼎
近似于庙底沟的装饰着美丽的蔷薇花纹样的彩陶的踪影,又可以在东边的河南省洛阳、郑州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寻到,不过那里彩陶器表敷有白色或黄色陶衣的多了起来,彩纹除了用单独色彩绘制以外,并且出现有双色兼用的,如红色与黑色,或是红色与棕色二者并用。而且时代越迟,敷有白色陶衣的彩陶数量越多,并且出现了具有特色的新纹样。郑州市东北的大河村遗址是一处重要的遗址,那里彩陶具有特色的纹样,有光芒四射的太阳纹、六角星形纹、同心圆纹、锯齿形纹,以及类似眼睫毛的纹饰和横置的类似字母“S”的特殊花纹,这些装饰纹样构成了自成一系的有特色的彩陶。它们的时代约距现在6000-5000年前。
闫村出土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大河村出土彩陶罐
仰韶文化的彩陶又可以在河南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寻到,它们装饰着的纹样同样显露出了自己的性格,在花瓣之间出现了许多卷曲的螺旋状须蔓,还有繁密的平行的细波纹线夹杂其间。在另一些陶钵的口沿下面,绘出了简练的向两侧卷曲的纹样,类似蝴蝶那卷曲的蝶须一般。
美丽的花朵以及鱼和鸟,引导着我们走遍了仰韶文化原始村寨遍布的黄河中游的黄土地带。这一史前文化覆盖了陕西省的关中地区、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南部、河北省南部,甚至远及甘青交界、河套地区、河北省北部,边缘可以延及湖北省的西北部,地域相当广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彩陶中以美丽的花卉为特征的庙底沟类型文化的分布中心区域,正是在一座著名的大山附近,它就是被列为“五岳”之一的华山,在中国古代文字中,“华”即“花”字,据说华山是因远望其五峰如华(花)而得名,用现在习惯用的字,即为“花山”。而在仰韶文化的时代,它的下面生活的为数众多的庙底沟类型的居民,正以花卉图案彩陶为其文化的特征之一,也许当时就被视为“花族”,即“华族”,那么传说华山因似花而得名更可能是因为华族最初所居之地而得名。美丽的花卉图案的彩陶在一切原始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是土生土长的,华族及其文化正是在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可以说仰韶文化的半坡和庙底沟两类型是华族或华夏族(汉族)及其文化发生和最初形成的阶段。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仰韶文化分布的地域虽然广阔,但毕竟是有限的局部范围,那么在其余地区是否也可寻到史前文化的遗迹呢?
还是让描绘在陶器上美丽的花朵引导我们去继续探寻吧!
今天黄河经河南省流入山东省,然后直奔渤海湾,但历史上它走过一条更靠南的路,那条废道是进入江苏省,经徐州,过淮阴,奔向黄海。就在废黄河道以北直到山东的鲁中南及东南丘陵地区,分布着大汶口文化的遗址。那里也发现了花卉图案的彩陶,非常酷似庙底沟那以蔷薇花所构成的图案中的一种。另外一些彩陶图案中,出现有八角状星形图案,它又与郑州、洛阳地区的仰韶彩陶图案颇为近似,也施加有白色或红色陶衣,并且双色兼用。上面介绍的情况,似乎表明那里的史前文化和与之西邻的仰韶文化有着联系和交往。不过那里使用的彩陶的器形,除了盆、钵和罐以外,还有仰韶文化中没有出现过的觚形器和有高足的“豆”,并且逐渐把装饰的花纹带改成以黑色波折线间以斜方格纹为主,或是只有简朴的红色圆点纹。但是作为这一考古学文化特征的陶器,开始是各种形式的三足的“鼎”,鼎体有的像釜,有的似钵,也有的如盆或罐,都在下部安有三只足。后来又流行另一种体态特殊的三足的陶器—“鬶”,开始出现时鬶体像个罐子,口部有微微伸突的“流”,后面安了把手——鋬,下部装了三只实心的足。后来它的面貌大为改观,三只足变成了肥大的空心的袋足,而鬶口上的流向前高高突伸,使它的造型极像是一只伸着长喙的鸟。这种体态漂亮的陶器,也有用白陶制成的,更加具有特色。可以与之相媲美的另一种精致的陶器,是磨光的高柄黑陶杯。此外在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中,还有大镂孔台座或折腹的豆、单把杯、盉和背壶。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这种文化存在于距现在6200-4300年之间。大汶口文化的史前居民,和与他们西邻的仰韶文化的史前居民一样,用他们艰辛劳动的汗水,共同浇灌着即将萌发的中华文明的种子,同时他们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我们前面提到的美丽的蔷薇纹彩陶,正是带来了这样的信息。蔷薇纹彩陶还曾出现在湖北省宜都县红花套和枝江县关庙山的考古发掘工地,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表明那里的史前文化与仰韶文化的联系。
曲阜西夏侯文化陶鬶罐出土大汶口
在红花套和关庙山的史前文化遗址,属于大溪文化。这一史前文化的分布范围,主要在今四川省的东部和与之毗邻的湖北省西部,并且向东南扩展,达到湖北省中部和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周围。据放射性碳素测定,它的年代约在距今5000-4600年。那里的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和少量的白陶,都是手制的。彩陶中除了那些表明与仰韶文化有联系的例子以外,都具有与其他文化完全不同的特征。装饰图案的特点是一些橫列的绞索状纹样,还有平行带纹中夹横人字形纹、菱形格纹、谷穗纹、齿状纹等,以一种长筒形的彩陶瓶最有特色。还有一些独特的薄眙的彩陶,厚度几乎同禽类的蛋壳相仿佛,颇为精美。另有一些空心的红陶球,直径不过3厘米左右,球面穿有六个分布均匀的小透孔,然后以戳刺成的圆点纹形成连接各孔间的直线,构成八个面积相等的等边三角形,再在每个三角形内刻划出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使它们交会于三角形的中心点,再形成三个边边相邻的等腰三角形。如以其中的一个透孔为中心,则可形成以其为花心向四方伸出的四个菱形的花瓣。从总体来看,是颇为严谨的几何构图,对称、均匀又富于变化。对于大溪文化的史前艺术家能如此娴熟准确地对球体进行几何分割,真是令今人惊叹!
关庙山出土彩陶筒形瓶
蜘蛛山出土彩陶罐
在彩陶的导引下,还可以把我们的目光从南转向中华大地的东北,那里被一种彩陶和细石器共存的史前文化覆盖着,被称为红山文化,北起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辽宁省的朝阳、凌源乃至河北省北部,东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和辽宁的锦州地区,都发现有红山文化的遗址。那里的彩陶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图案也较为简单,多是平行线、三角形和弧曲的平行线条结合而成的各种三角形、菱形、鳞形或圆涡形图案,显得古拙浑厚。配合形体较大而稳重的器型,具有别处不曾出现的豪放气魄。
史前的彩陶引导着我们从以晋、陕、豫三省接邻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出发,漫游了包括涉及江苏、山东、四川、湖北、湖南、河北、内蒙古、辽宁等省区的许多地方,这还没有包括在上一节中已经讲过的南方的河姆渡文化覆盖的区域,以及下面即将要谈到的西北地区。由此可见,与伟大的黄河哺育的仰韶文化约略同时或稍迟,中国广阔的疆土上活跃着许多文化面貌各有特色的史前居民,在不同的地区劳动生产、繁衍生息,可算是天涯处处有芳草,后来中华文明的出现,正是在汇聚了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升华而成的结晶。
在黄河中游曾经盛开的彩陶艺术之花,经过庙底沟类型的繁荣,后来走向衰落。但是在这条著名大河的上游,彩陶艺术之花却日吐芳香,出现了色彩瑰丽的马家窑文化。它覆盖了东从泾河和渭河上游,西至黄河上游的龙丰峡附近,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岷江流域汶川县地区,地域颇为广阔。其中最早的是石岭下类型,那里的彩陶上也有鸟的图像,它们和这一文化所特有的回旋变化的圆涡图案结合在一起,鸟的高冠、圆睛、长喙和飘忽的毛羽,都一起随着整个圆涡急速地不停回旋飞舞,灵动、活泼,表现出无限生趣,也许反映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意味着由母系氏族社会加速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期。硕腹的蛙来到这里以后,也和鸟一样,更加图案化了,它伏在那里,变成浑圆旋转的图案的中心,身躯已呈正圆形,伸出上下弧曲的纤细的四肢。虽然如此,还是可以看出它们都是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蛙纹和鸟纹演化而来的。至于南区沟盛行的花的图案,也在延续地使用着。但是也更加图案化和简单化了。接下去马家窑文化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连续不断地发展和演进,延续了大约1100年,距现在5000-3900年。彩陶制作得更加具有特色,多是体态丰硕的大型的陶壶和陶罐,有的墓葬里随葬的彩陶多得惊人,例如青海省乐都县柳湾的发掘中,共发现了1700多座坟墓,以马厂类型的墓为主,出土的随葬陶器1万余件,彩陶壶、罐便有8000多件。仅以其中的564号墓为例,出土的91件陶器中,86件是彩陶,占出土总数的95%以上。彩陶中又有74件是壶,它们的装饰图案华丽多变,从中找不到两件是完全雷同的作品,真令人钦佩当时的史前艺术家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才华。也正是在柳湾,还发现了一件造型颇为奇特的拟人形彩陶壶,它的出现又把我们引向远古原始巫术的神秘世界。
马家窑文化彩陶中的蛙纹
天水师赵刊村出土蛙纹彩陶钵
青海柳湾马家窑文化墓葬出土彩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