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上下内外左右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32],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33],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喉胸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脉要精微论》
此《内经》气口分三部浮沉以配藏府,并分关前、关后以候身前身后,竟上、竟下以候身上身下之全法也。尺内,谓尺之正部也。两旁,与下文竟下之下字同义,谓两尺之后也,不在正位,故曰旁也。季胁,即赅在少腹腰股之中者也。经先提而言之者,盖古人诊脉下指,是先定尺部,再取关寸,故曰中附上,上附上,非如后世有高骨为关之说,先取关而后定尺寸也。内外之义,有以浮沉解者,有以前后各半部解者,有以内外两侧解者,自以浮沉之说为适用。究之,浮也,前也,外侧也,皆属阳,当以候府,沉也,后也,内侧也,皆属阴,当以候藏。而经文相反者,何也?尝思之矣,外以候经络之行于身者也,内以候气化之行于胸腹者也。如尺外以候肾,是候肾之经气外行于身者也,尺里以候腹,则指定腹内矣;左外以候肝,是候肝之经气外行于身者也,内以候鬲,则指定鬲内矣;右外以候肺,是候肺之经气外行于身者也,内以候胸中,则无与躯壳之事矣。左外以候心,是候心之经气外行于身者也,内以候膻中,则直指心体之处矣。即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亦非以藏府分也。候胃,候其经气之行于身者也;候脾,候其气化功用之行于里者也。前以候前,谓关前以候身前胸腹;后以候后,谓关后以候身后脊背也。是总束上文,以寸关尺三部正位为脉之中段,以候身之中段矣。上竟上,下竟下,是推广于寸之上,尺之下,以分候躯壳之极上极下矣。人之一身,四维[34]包中心,故以浮沉言之,两头包中段,故以上下言之,两劈分前后,故以前后言之,更加以两侧分内外,气口诊法备于是矣。膻中者,心体四旁之空处,在肺叶所护之内也。胸中者,肺前空大之处皆是也。经意盖即以膻中为心,胸中为肺,膈为肝,腹为肾矣,而三焦之气化亦举赅于其中,于此见经文措词之灵而密。
左寸下指法如六菽之重,在指顶为阴为心,在指节为阳为小肠,余部仿此。《韩氏医通》[35]
此即内外两侧之诊法也。李士材曾诘之曰:是必脉形扁阔,或脉有两条,则可耳。夫以指平压脉上,诚不能内外两判也,独不可侧其指以拍于脉之内侧外侧以诊之耶?外侧之诊与浮候同,内侧之诊与沉候同。察两侧之大小强弱滑涩,参之浮沉,以决其病之阳经阴经气分血分也,更可昭晰无疑矣。
上中下也,前后也,竟上竟下也,是取脉体而直诊之,浮沉也,内外两侧也,浮沉之间更加以中,是取脉体而横诊之,通为十二候矣。朱肱[36]以浮、中、沉、内推、外推、竟上、竟下为七候,犹未为备也。且其所谓内推、外推者,即内外两侧之诊法,非《内经》因脉形之内曲外曲而推之者也,名义未免相混。其遗前后而不言者,意谓赅于寸关尺也。经文词意实是别具一法,虽他书绝无道及,而历诊以来,留心细察,觉阳明、太阴、冲、任脉虚者,两寸多细短,太阳、少阴及督脉虚者,两尺多细弱,是殆专以关前关后之长短虚实,分候躯壳经脉前后之盛衰,未必能概诊百病也。至于竟上、竟下之法,今人不讲,而尤为切用。《脉经》曰: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言喉则喉以上可知矣,故头痛者寸口必弦,若脉短者死,谓其不与病应也。又曰:尺脉牢而长,少腹引腰痛[37]。长则必出于尺下可知矣。历诊下部疝癣疥者,两尺以后之脉皆弦紧滑搏也。合观诸文,诊脉者岂可拘守于三指之下而已耶?
身前身后之诊,又有以左右分者。《内经》谓左主阳,右主阴,又谓背为阳,腹为阴,盖人身之气,背升而腹降,太阳升而阳明降,故前人有谓左寸洪弦肩背胀痛,右寸洪弦胸胁胀痛。而滑伯仁[38]又谓左尺主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主大肠、后阴之病。如是其不同者何也?窃尝思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寸洪弦,升气太过也;右寸洪弦,降气不及也。前阴之秘与泄,亦清升之为病也;后阴之秘与泄,亦浊降之为病也。其两尺分主之法,校两寸分主之法,用之尤多应验,以前阴之病多涉于肝,后阴之病多涉于肺故也。要之,此不过大概之词,临诊总须合参六脉,并详问兼证为是。
[1]藏:同“脏”。
[2]府:同“腑”。
[3]漏:漏壶,古时滴水计时的仪器。
[4]慎柔和尚:即胡慎柔,明末医僧,法名释住想,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初师从查了吾,后从学于周慎斋,归而行医,好施清贫。晚年将其手札及著述付于石震,刊为《慎柔五书》。
[5]上下去来至止六字:见《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6]王启玄:即王冰,号启玄子,中唐人,曾为《素问》作注。
[7]刊误:即《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二卷,元代戴起宗撰。
[8]嘘吸:气之吐纳为“嘘吸”。
[9]太极:混沌。
[10]鬲:通“膈”。《洪武正韵·陌韵》:“膈,胸膈心脾之间,通作‘鬲’。”
[11]今:假如。
[12]何西池:即何梦瑶,清代医家,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著有《医碥》《本草韵语》《妇科良方》等。
[13]至剂:量大药峻之剂。
[14]占:窥察。
[15]较然:明显的样子。
[16]脉如:脉书,清代郭治撰。郭治,清代医家,字元峰,南海人,清乾隆十八年著《脉如》二卷。
[17]慎柔五书:明代胡慎柔撰,凡师训、医劳历例、虚损、痨瘵、医案五篇,故名。
[18]难知:即《此事难知》,元代王好古撰,二卷,载论述一百零四篇,详于伤寒证治。
[19]扬:当作“阳”。
[20]逆:原作“迎”,据《太素》卷二十六改。
[21](kǎn坎):面部骨名。《太素》卷八杨上善注:“,谓牙车骨上抵颅骨以下者,名为骨。”
[22]廉:边。
[23]邪:同“斜”。
[24]跗:足背。
[25]指:古时手指、足趾皆可称“指”。
[26]三菽之重:形容诊脉时指力之轻重。菽,古时称豆为“菽”。
[27]元氏辑要:指日本丹波元简所撰《脉学辑要》。
[28]卢氏子由:即卢之颐,明清间医家,字繇生、子由,号晋公,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本草乘雅半偈》《学古诊则》等。
[29]黄坤载:即黄元御,清代医家,名玉璐,字元御,昌邑(今属山东)人,著有《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等。
[30]阳嘘阴吸:谓阳主呼气,阴主吸气。语本《四圣心源》卷四。
[31]医存:指《王氏医存》,清代王燕昌撰,十七卷。
[32]中附上:指关脉。
[33]上附上:指寸脉。
[34]四维:古时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角为“四维”,此指四周。
[35]韩氏医通:明代韩撰,二卷,综合性医书。
[36]朱肱:宋代医家,字翼中,号无求子,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元祐三年进士,曾任奉议郎,因又称“朱奉议”,著有《伤寒类证活人书》等。
[37]尺脉牢而长……腰痛:语出《脉经》卷一。
[38]滑伯仁:即滑寿,字伯仁,晚号撄宁生,元代医家,著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十四经发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