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中生必读古诗文(上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引言】

提起《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自然令人想起七夕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始能踏上鵲橋,在閃閃生輝的銀河上短暫相會,以解相思之苦。他們之間彼此有情,卻不能像人間美眷一樣朝夕共對,令人感到無限淒美,泫(jyun5xuàn;淚流之貌)然淚垂。

清人沈德潛《古詩源》就本詩有謂:「相近而不能達情,彌復可傷。此亦託興之詞。」所謂「託興之詞」,是指詩人借用其他事物烘托,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因而本詩表面寫的是牛郎織女二星,實則寫情人之間面對分離的淒苦,文辭温婉流麗,情感真摯動人。本詩看似花了不少篇幅寫景和敍事,如寫牛郎織女二星之遙、織女巧手織布之貌、銀河既清且淺之景等,實則不經意地流露出情人分離之苦。可以想像一下,為何織女「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她在想甚麼?為何淚流不止呢?當織女面對「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情境,她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古詩十九首》語言淺白自然,不假雕飾,但含義卻深刻雋永,感人至深。當中不少作品都有着這些特色,如《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涉江采芙蓉》中「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等句,均以質樸的文字表達深厚的情感。又如本詩作者沒有點明織女對牛郎的思念,但當中的濃情厚意卻已瀰漫銀河……

迢迢牽牛星(1)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2),皎皎河漢女(3)

纖纖擢素手(4),札札弄機杼(5)

終日不成章(6),泣涕零如雨(7)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8)

盈盈一水間(9),脈脈不得語(10)

【典籍簡介】

連同另外十八首作於漢代的五言詩歌,《迢迢牽牛星》最早被收錄在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主編的《昭明文選》中。編者因這十九首詩歌風格相近,然作者不可考,故統一題為《古詩一十九首》,後來才簡稱《古詩十九首》。這些詩歌大多出於中下層文人之手,並非一人一時之作,從內容上看大多是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情別緒,或文人的彷徨失意,感情真切,具有濃厚的感傷色彩,深刻地呈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大轉變時期,理想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詩歌在形式上通用五言,語言樸素自然,表現委婉曲折,標誌着文人五言詩的成熟,更對後世的五言詩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啟發。

【注釋】

(1) 《迢迢牽牛星》:本詩是《古詩十九首》的第十首。像其餘十八首一樣,本詩也是以詩歌的首句來命名的。

(2) 迢迢(tiu4tiáo):遙遠。牽牛星:即牛郎星,是天鷹星座的主星,在銀河南。

(3) 皎皎(gaau2jiǎo):明亮。河漢:即銀河。河漢女:指織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銀河北,與牽牛星隔河相對。

(4) 纖纖:柔嫩修長。擢(zok〔6zhuó):舉起,抬起。這句是說,舉起細長而嫩白的手。

(5) 札札(zaat3zhá):織布機操作時的聲音。杼(cyu5zhù):織布機的梭子。

(6) 章:布匹上的紋理。

(7) 泣涕:流淚。零:落。

(8) 相去:相距。復:文言虛詞,無實義。幾許:多少,這裏形容距離很近。

(9) 盈盈:水清淺的樣子。間(gaan3jiàn):隔。

(10) 脈脈(mak6mò):深情凝視的樣子。

【解讀】

這首詩借用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來表達男女之間的離情別意。詩人以第三身的角度遙望牽牛織女二星作起筆,着力塑造織女隔河遙思牽牛的淒美形象,借此表現情人分隔異地時的相思折磨。「迢迢」和「皎皎」都可以用來形容星星,首兩句可以翻譯成遙遠而明亮的牽牛星和織女星,但原詩中稱牽牛星時用「迢迢」,既是說星宿(sau3xiù;星座)遙遠,也暗含牛郎隔河遠離的情思。形容織女星時用了細膩的筆觸,稱之為河漢女,直接賦予其女性身份,用「皎皎」來修飾,也暗合女子明麗動人的特點。下文視角從遙遠的天空飛快地拉近,呈現特寫畫面:一雙纖柔修長的手隨着織梭的往來,在一聲一聲的織布聲中,輕輕擺動,從手部特寫襯托出河漢女整體優雅柔美的氣質。可是這樣的一位女子卻終日淚如雨下,手中的布匹總是難以「成章」;只因為一條又清又淺的銀河,讓兩人近在咫尺,卻難以相見,只能隔河相望,無語凝噎(jit3意結切yē;喉嚨被堵塞)啊!這咫尺天涯的淒美場景的確讓人心碎。

詩人還運用了「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等大量疊詞,使詩歌音韻和諧,誦讀中呈現出富有節奏的藝術美感,同時給全詩營造出一種輕緩的氛圍,與哀婉動人的畫面相得益彰,詩意地表現出愛情遭遇阻隔時輕柔卻深刻的痛苦。

【文化知識】

《文選》

《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代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蕭統死後諡(si6shì;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後被授予的稱號)號「昭明」,所以這部詩文總集又稱作《昭明文選》。《文選》共六十卷,收錄了賦、詩、騷、詔、表、辭、序、頌、贊、史論、碑文、墓誌、祭文等作品,上至先秦時代,下至南梁初期,數量極為豐富,且為上等之選。

「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是蕭統、甚至是南朝時代人們心目中理想文學作品的標準。因此在《文選》中,辭藻華麗、聲律和諧的《楚辭》、漢賦和駢文,就佔了相當大的分量;詩歌方面,顏廷之、謝靈運等人的作品由於格律較為嚴謹,亦多被收錄,反而陶潛等人平易自然、不拘一格的詩篇卻並不多見。

【練習】

(參考答案見第195頁)

 詩人在本篇運用了不少疊詞,如「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等,都為詩歌帶來怎樣的藝術效果?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表現出織女怎樣的心情?

 詩人如何塑造織女的人物形象?

 詩人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作結,為本詩帶來了甚麼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