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樊笼向南圃 清扬高蹈竞自由——心存大道的学者型大画家王金岭
王金岭先生1940年生于河南新乡,1942年随父定居西安。196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9年调入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从事中国画专业创作,任创作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厦门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特殊贡献专家。七十小筑南圃居长安终南山下。

金岭先生于南圃
王金岭笔墨恣肆不羁,多年来坚持探索再探索,所作《苍山野卉》《狐女》《月荷》具有强烈的西部风格和东方意味。出版《王金岭中国画作品集》《南圃》《大家范画——王金岭卷》等。《中国美术馆藏画集》《百年中国美术/第四卷》等画集多有收录,论文有《中国画程式初探》《石鲁用意之道》《笔墨谈》《赋彩谈》《诗与画的变形》《访谈录》散见于报刊。(说明:本书除注明作者外,插画均为王金岭先生作品)

冬晨(68cm×40cm)
在大西北苍茫寥廓的疆域上,陕西这片乡土实在神奇,仿佛是中国美术的一个永恒驿站。这里集结了大批影响中国美术走势的大师级名人高士。鸟儿为飞翔而生,梦想为现实而动,艺术为大美而活。云集在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的陕西本土画家沐黄土之厚韵、操秦腔之大音、吟盛唐之风骚、汲天地之灵性、融山水之华彩,创作出足以呼风唤雨、充满自由精神、独与天地往来的神品佳作。

太阴太阳(138cm×69cm)
思想弘毅、心性清和、艺术雅逸,且风骨凛凛的著名国画艺术家王金岭先生,就是陕西画坛一位不可多得、亦不可复制的朦胧诗般奇妙多姿的艺术大师。王金岭先生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元气淋漓,既壮观豁朗,又清隽典雅。笔墨、心性、天道并集于一,气象峻岭清逸之态与笔势、笔意婀娜、沉凝的意志相融成趣。在浑然天成的书卷气中回旋着纯粹的中华风骨、中国气派的节奏和旋律,充溢着君子清扬高蹈的人格品质和酣畅、洒脱、瑰丽、清逸的风神气象,展示出“心中无笔,手中无笔,唯在意象”的境界,呈现着“一加一减”的审美精神。加的是既真实又虚幻的诗性诗韵,减除了庸俗而疲态的残笔败墨;加的是琴音如诉的内心情愫,减除了物欲摇晃的无聊无趣;加的是与大自然含情凝血的对白,减除了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冲动。

气象万千(138cm×69cm)
一向默默地在南圃这处花草如织的园子里凝聚着艺术的智慧和情调,在近乎泉水一般沉静、洁净的思绪弥漫下,王金岭先生的笔墨发出悠远而幽雅的窸窣声,蓄积着与喧嚣闹市截然不同的淡泊与明亮。他的画追踪着石鲁先生那高峻而邈远的诗魂,洋溢着睿智的思辨精神,荡漾着如梦如幻的成熟与芬芳。他的笔墨不疾不徐,像大地上滚动的阳光和小跑的清风,总是透露着一种超越苍凉的和煦与清脆。王金岭先生是一位浑身上下氤氲着若有若无、淡雅清香的抒情画家和谦谦君子,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酿造着他与众不同的画风:用墨并不暴烈,但孕育着水晶般的晴光;运笔也并不汹涌,而其隽永的线条有着天然的流动性,铺陈在横亘于心间的天地人神息息相通的形态、状态和神态之上;其作品的意象和意境一点儿也不突兀,但在舒缓的层次和简洁的过渡中填充着他内心庞大的诗性空间;他的作品怎么看也不沉重也不沉默,但值得留意的是其中所含而不露的忧郁气质和难以言说的凝视与独白。这位在南圃深居简出的“隐士型”画家,与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相亲相爱,内心有一望无际的融入骨髓的艺术情思和审美情结。
通常人们把王金岭先生位于终南山下的南圃视作他在艺术上返璞归真、叶落归根的精神家园。从盛大的都市中遁出,到僻壤的小园中落定,这看似简单的一出一进,却是不大不小的艺术转折。王金岭先生不想在远离大自然的城市风景中继续繁殖了无生气的作品,而一头扎进贴近自然的终南山下去孵化自己的艺术之梦。作为陕西极具代表性的学院派画家,王金岭先生其实可以轻轻松松地画、潇潇洒洒地写,然而他骨子里的追求与他的恩师石鲁先生是那么一致地吻合着,要从生活出发,沉底到生活最深处去,到生活中创造和开掘艺术的生机和创作的活力。南圃不仅把他整个人牵引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而且更是把他的心灵、把他的梦想播种在湿漉漉的泥土里。这一环境与心境的契合,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就有一种救赎的意味,即:要画出真性情,就不可藏在书斋中;要知人间冷与热,就要走出象牙塔;要想心灵天地宽,就要情追自由无止境。王金岭先生视南圃为艺术的憩园和心灵净土,从中他捕捉到单纯的美、静穆的美、和谐的美。在我看来,王金岭先生的南圃之作在艺术气氛上的确融入了更为深邃的净土意识,许多作品都蕴涵着心灵的景色,真挚地表达着他理解自然、发现自然、融入自然的艺术精神。这种艺术精神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不厌其烦地叩问心灵,画出意象,还原心象,将每一幅作品营造成心灵的独白,从中可以窥见生活的气息、灵魂的剪影、梦想的泪痕、万物的呢喃。二是源源不断地延续创造,笔墨当随己意,创造随心赋形,追求洋洋洒洒,张扬自由逍遥,将笔下山水、人物、花鸟构造成鲜活的富有快感或痛感的生命体验,真正做到笔墨如血、血映人生。三是为美而活,美比生活更单纯,美比梦想更遥远,美所包容和覆盖的创作既可以用来捕捉清闲,又可以用来“卖画买山”,其实更可以诗意地栖居大地,一张柔软的宣纸和一幅曼妙的画作可以让艺术承受心灵的渴望和倾诉的重量。四是大爱无疆,人画合一。他的作品拥有浓郁的抒情味道,流溢着内心丰富而珍贵的情感,没有凄楚,没有荒凉,“山水花鸟人物其实都在画他,画他的精神,画他的思想情感,画他的文化修养,画他的生命品格”(贾平凹语),那些能够触及灵魂的爱意是对自然对生活的最高褒奖。五是立逍遥于浓淡干湿皆自由的写意空间,他的作品疏而不乱、简而有韵、水墨交融、色墨浑然,时而清如明月,时而拙如虬龙,浮现着令人感动的生命韵致,这些作品没有千篇一律,没有拾人牙慧,仿佛南圃的树梢上啼唤的鸟儿,以自由的声音伴随着从朝阳到夕阳、从日光到月光的美妙时辰。

大风图(138cm×69cm)
王金岭先生的山水画与古典山水拉开了很大距离,虽有纯熟的古法,更有不落下风的现代性和人文性,呈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高度。与我们习惯所见的山水画作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少了许多中规中矩的匠气,多了奔放自如、酣畅淋漓的抒情精神;少了许多笔墨线条的控制,多了附丽在画面上的真性情和古淡天然、情趣盎然、天真率然,真可谓是笔端豪迈、墨气淋漓、一派清新,无一丝朝市气,极大地破除了“四王”山水一味强调笔笔有来路有出处的基本程式的旧有套路,在强化写意的基础上提升放大了山水画的神秘缥缈的特性,这是王金岭先生山水画静静地释放着个性魅力的源泉。而他的人物画也别有千秋,不仅形象单纯、笔墨洗练、神情优雅、线条活泼,而且朦胧中饱含温润,简洁中深藏厚韵,抽象中不乏生气,借助人物淡淡的笑颜、幻幻的目光、浅浅的轮廓和浓浓的诗意,王金岭先生使人物画摆脱了肖像画的制约,充分调动了水与墨、墨与色、静与动、虚与实的变化关系,所构造出的人性美、尘世美、情感美令人过目难忘,其人物形象略有夸张、变形、抽象,但透着友善、祥和、仁慈的光泽,给人以美不胜收的遐想空间。他的花鸟画与众不同,简单、快乐、含蓄,始终涌动着津津有味的快感和澄澈,他的花鸟作品,画面显得十分爽朗干净,不事雕琢,不堆笔墨,随心所欲,有心让花鸟在宣纸上活起来、动起来,于玲珑剔透中寄物写情,尽管他所选用的审美载体都是花鸟中的平凡物,但他极尽逍遥之能事,带有强烈的写意风格,总是给人以出奇制胜的意外之喜,让人心地坦然,回眸生辉。画画要有点儿野性、野气,要敢于在宣纸上撒点儿野,只有无所顾忌、情盛意切,才能意到笔到、出形放彩。可不可以这样说:王金岭先生之所以能够自由洒脱地以绘画抵达自己的梦想,关键在于他把自己全部的情感通过写意的形式倾泻在大自然之中,听风听雨更听心,画山画水更画情,从而他能立逍遥于含蓄的笔墨、清丽的画风、朴拙的线条、率真的色调、浑厚的韵味中。

高路云天(138cm×69cm)

终南烟雨(138cm×69cm)

杳冥藤上下,浓淡树荣枯(138cm×69cm)

春水满江(30cm×30cm)
王金岭先生喜欢大西北,因为大西北的点、线、面就像一幅单纯、和谐、拥有无限遐想空间的大画,让人惊奇,让人沉思,让人感觉到作为一个画家在大西北的神奇和神圣面前可以触碰到浩瀚无比的艺术真魂。为此,他愿意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活着,像流水一样去寻找最舒适的地方,并把“不争取、不攀比、不后悔”当作生命的最佳状态。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最佳的艺术创作状态呢?用他的话说就是“越放松越容易进入境界,越不在意,越大意充盈”。
“大意充盈”的含意在我看来就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大家范画》所展示的王金岭先生中国画代表作中,有三种越读越明朗的精神贯穿始终,即:与山水同心的精神,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守住净土发现美的精神。这三种精神的本质,就是要倾听山水之音,吟咏山水之德,在山与水的交响中把握美的脉搏。而每一幅山水画永远不会枯竭的美学源头就是心灵中拥有神山圣水和沿着神山圣水奔走的弯弯曲曲的梦想之溪。在王金岭先生的全部创作中,山水画所占比重是最大的,也是最能体现他的创作哲学和精神海拔的。《石泉》画得寂静、空灵、涤荡人心,一股柔情如泉汩汩,仿佛大自然馈赠的生命线,没有缤纷色彩,却有音乐般飘逸的叮咛。

泼墨山水(69cm×69cm)
《翠溪云亭图》大气磅礴,山势跌宕,水姿迷蒙,松影锃亮,远山如黛,近水如歌,寥寥笔墨画出短桥、小亭、石阶,着力勾勒的山水交错、不受禁锢的自由之美溢于笔端,这样的画面犹如指针一般提示着原野的呼唤和岁月的痕迹,让人目睹到山水间透明、清澈、执着的美的诱惑和美的力量。同样扣人心弦的山水画佳作还有《掩云山庄》《游少华山有感》《太阴太阳》《川北》《舟泊山家》等,这些作品凝天地万象于一笔,有着强烈的整体效果和视觉效果,他把山水画古今的艺术表现力打散拆零,以心灵的迹化表现山与水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作品既不故弄玄虚、矫揉造作,也不哗众取宠、仿古泥古,而是尽情地寻找山水的情感根基,为画面注入人格化的心境和意境。

掩云山庄(138cm×69cm)

不可无气(45cm×69cm)
我把王金岭先生山水画作品的风格归纳为五点:
一是意境统摄,笔墨醇厚,诗味浓郁,有着极为明确的精神视野和心灵高度;
二是原创风格,独创笔法,画面所具有的运动性、音乐性,力度感、旋律感通过书法线条表现得游刃有余;
三是感性十足,以山水为母题的作品都是情有所系、心有所悟而创作的,没有也不必有统一的风格;
四是超越山水、向往永恒,山水的纯朴与锋芒正是作者心灵的投影,山水的生命力在于雄奇、静穆、高远、深邃,但有心灵腾飞处,即是山水永恒时;
五是跳出常形放异彩,他的山水作品从构思、构图、造型、意境、意象到精神、精髓都是变化多端、不拘一格的,总的看就是抛开羁绊,不要桎梏,用个性的逻辑取代程式的逻辑,在放手写意中表现山水的筋骨和感觉以及心灵的神往。

望断雁南飞(69cm×69cm)
还是王金岭先生自己说得好:“风格是难以挣脱的锁链;真正的追求是挣脱这条锁链。一生追求之轨迹就是风格。轻车熟路产生不了风格;大家行无踪迹,攀山探海,无法无格。”对照这种“风格”观念,就不难体验到王金岭先生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创作是真正的艺术探险,这些作品既是他的“战利品”,更是他胸臆中心血结晶的艺术纪念碑。
如荷花图这些画,所构成的让心灵震颤的画面,水墨淋漓的墨荷散发着灼灼闪烁的光芒,荷叶如伞如盖,荷花淡定芬芳,茎枝如铁,清风在枝叶间穿梭流溢,整个画面飘逸着一种“神秘的、捉摸不透的、蕴涵深邃的”氛围。又如他创作的一幅很有影响的精灵古怪的《白蚁图》堪称是一幅杰作,横看竖看,蚂蚁的方阵有一种令人眩晕的眼花缭乱,那其中有谦卑、有协作、有奔波,但也有拖拽、挣扎、缠斗,仿佛每一只蚂蚁都显得那么紧张、劳累、忙碌。
王金岭先生画的可不是漫画,而是一幅别有趣味和深意的国画。我不认为王金岭先生是在嘲讽蚂蚁,我倒是觉得他是在质疑人性:在盲目的追逐中舍弃的和得到的究竟是什么?欲壑难填不会有安宁,随波逐流难以有幸福,耗尽精力未必得到厚报,自怜自狂必然走向哀伤。倘若能够抛弃幻想、扔掉包袱、放却杂念,就可以轻松赶路、知足常乐,再不用像蚂蚁一样搏杀于私欲私利间,往返于不舍不得间。在摩肩接踵的芸芸众生中,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王金岭先生说“在这里找到一片净土就很满足了。过去从没感觉单纯是最高境界。我们需要静静地活着。一种静穆的美,和谐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金岭先生的画作不仅写影传神,而且是他心灵的自白。

荷花(120cm×69cm)

白蚁图(45cm×60cm)
王金岭先生是石鲁先生一手发掘的陕西本土画家,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艺术领域都做出了多年不辍的个性化探索,并在这些领域都获得了艺术界公认的成就。然而,为人低调、敬畏艺术的王金岭先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国画艺术小心翼翼地追寻,从历代前贤和当代大师的笔墨中汲取精神的营养,着意于把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节美、韵律美统一到自由美的高度。
王金岭先生的创作有着不可阻遏的精神力量,他内心纯净、画面优雅,他激情四溢、语汇充沛,每一幅画都衍生着心灵的期待和生命的喜悦。这其中我尤为重视他的人物画创作,那里面涵盖了画家的人格特质和精神价值。他所追求的淡墨重于浓墨、无色胜于有色的创作技法,使他的作品始终呈现着开放的形态和精神的观照。如《秋韵》《一夜秋风》《望穿秋水》《闻鸡起舞》等韵味十足的人物画,就是非常典型的具有乡土气息的人文画,用独特的笔墨营造出独特的诗意,这些作品不是对乡土人物的表面化、经验化、写实化拼接,而是发自内心的以情感共鸣为切入点的生命赞歌。
这些作品注重的是神韵的捕捉,尽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笔墨线条,把东方艺术的含蓄、超脱、朦胧、情趣以及书法美感、金石美感运用得恰到好处,极具个性特色。

消夏图(69cm×45cm)
在王金岭先生的作品中,你可能很难看到那种洪钟大吕式的大题材、大意象作品,但你肯定可以发现直通心灵深处的对故乡、故人的情深意浓的思念。他的山水画让我们充满期冀并有所依托,让我们听到自己的心音与足迹。他的人物画让我们心怀敬意,聚焦人性的真善美,在怀旧的时光里听闻流水从石头上轻轻滑过的声响,以及我们内心低低切切的细语。他的花鸟画那样轻盈柔和,像钻出樊笼的鸟族,在轻描淡写的天空上留下无色无味的痕迹,以飞翔的姿态书写着一首诗或者一场梦。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滴答滴答的时光,记录着神驰千里的思绪、憧憬和百感交集。

闻鸡起舞(69cm×45cm)

南圃北池
终南山下的南圃尽管面积不大,但王金岭先生在这里“甘居寂寞,不贪世声”,声色犬马不在眼前,光怪陆离随风远去。他只在淡淡闲闲中散步于笔墨中、抒情于云水间。陕西另一位大画家崔振宽先生十分推崇王金岭先生的作品,认为他的画品绝非常人可比,画才、画胆、画识、画力俱为上流。细细品读王金岭先生各个时期的作品,“嘈嘈切切皆乡音,终南山下不识愁”。这得益于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的作品充满诗意而无压抑,总是给人一种舒适、柔和、暖心、包容、宽广、安逸、透彻、明净的感受;二是他的作品始终散发着与万物相敬的和谐之韵,有真挚的感情寄托,有不失纯真的梦想和呼唤;三是他的作品深具隽永含蕴的东方意境,其哲学理念和美学思维有着鲜活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四是他对待名与利可谓宠辱不惊,在小小的南圃养育一方艺术的田园,在宽容、和谐、美好、宁静的艺术情思里笃行“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的信条。王金岭先生近些年的许多作品,都显示出至为罕见的永不疲惫的探索精神,熠熠生辉的南圃小园敞开胸怀,打破阒寂的沉静,让他的作品接通了大自然的精气神。但凡优秀的作品必是包蕴着大自然的音响、色调和细节。

山中七日(138cm×69cm)
王金岭先生的作品在无拘无束和先知先觉的状态下,始终洋溢着创新的才情。对他颇有研究的崔振宽先生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有大风骚、大匠心、大气韵。正是秉持石鲁先生“乐天爱土,以民为风”的创作精神,王金岭先生才能以比石鲁更加豪纵的笔墨经营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并创作出随意随心、纵横睥睨的优秀抒情作品。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王金岭先生的笔下,人心之美“信手拈来自有神”,万物之美“不求形似求神韵”,作品兼备生辣、野逸、鲜活之个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评价推崇势属必然。南圃的朴实无华与王金岭先生作品的奥妙神奇合为一体,为陕西这块美术圣地提供了自由的艺术生态和艺术精神。在大西北的新世界里,王金岭先生以他的神来之笔听命于大自然的深切召唤,用发自肺腑的笔墨柔情,为我们生命与爱同时落脚的黄土地创作出千情万感跃然纸上的恢宏、典雅、激扬、壮丽的心灵之作,并以此抵御时光的流逝和断肠的乡思——这是期待,更是祝福!因为通向南圃的艺术轨道,让我们无限地接近着王金岭先生,亲近着王金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