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暴利:互联网思维下的金融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跨界融合引发创新

一 竞合新模式

从前面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有两条发展线。一条是从纯粹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发展起来的,走的是信息发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这条道路,另一条是金融电子化→金融网络化→互联网金融。两者发展过程中必定有许多不同之处,有学者用简化的两个公式对比两者的区别,如下:

金融互联网=传统银行 +代销非银行金融产品 +互联网渠道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电商 +代销金融产品 +第三方支付 +小贷

按此逻辑,由电商发展起来的业态为“互联网金融”,由传统金融机构技术变革发展起来的业态为“金融互联网”。但事实上,两者并不是独立、互斥的关系,而是竞合的关系。

如前所述,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轨迹看,是由电子商务率先推动的,其代表人物马云曾说过,“未来的金融有两大机会,一个是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纯粹的外行领导,其实很多行业的创新都是外行进来才引发的。”谢平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可能出现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我称之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由传统电商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还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由传统金融机构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也不能简单定义为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其实是一个链条的两端,均有向真正意义上互联网金融过渡的趋势,现实世界相关业态有些可能距离电商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这一端近,有些可能更靠近传统金融发展起来的金融互联网这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会殊途同归。

互联网金融把互联网作为金融活动赖以开展的资源平台而不是技术平台,依托云计算等大数据处理技术,通过搜索引擎捕捉互联网中的数据足迹,有效筛选、处理大数据所蕴含的海量信息,逐步形成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金融信用体系和数据驱动型金融服务模式,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风险定价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金融服务理念和业务方式,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所以说,互联网金融既不是电子商务向金融转型的“升级版”,也不是传统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的“升级版”,而是有其内在逻辑的新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谁来做”引发的争论很难触及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它更多是对话语权的争夺。随着业务的扩展,未来将很难从互联网金融中清晰地区分出来哪些是从电子商务派生的,哪些是从传统金融派生的,二者不可分割。事实上,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在于依托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所进行的金融创新,相应的创新引发了金融市场的“长尾效应”,使那些原本不受重视的金融长尾市场重新受到了关注。这些互联网企业主导的技术可极大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扩大金融服务的边界,从而对饱受诟病的传统金融业暴利产生冲击。依靠创新性思维和技术满足广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是互联网企业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思想变革,也造就了互联网金融的开端。因此,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不是基于某个或某类主体的金融。

在互联网企业冲击下,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越来越注重使用互联网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业务拓展,并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网络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机构纷纷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来巩固市场地位,甚至有的通过自己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来应对挑战。因此,金融业的大规模互联网应用助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综上,从广义的网络化金融形态来看,互联网企业渗入金融领域,传统金融引入互联网技术改造已有业务模式,二者相互交汇,相互竞合,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延伸阅读]长尾效应颠覆金融暴利

长尾效应,英文名称Long Tail Effect。“头”(head)和“尾”(tail)是两个统计学名词。正态曲线中间的突起部分叫“头”;两边相对平缓的部分叫“尾”。新竞争力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需求会集中在头部,而这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而这部分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而所谓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2004年10月,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他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长尾(LongTail)理论,他告诉读者: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头部,而在于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自2004年“长尾理论”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行业注意到,长尾市场是在各个行业无所不在的现实。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和草根消费者代表了一个巨大的长尾市场,无数的小生意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不可限量的大市场。

互联网依靠高技术、低成本优势,掀起了一场颠覆行业暴利的运动,对金融行业尤其如此。与传统金融的“高大上”服务不同,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契合了人们碎片化、草根化需求,因而可以为更多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不仅为大量草根群体提供了技术便利,而且因为其成本只有传统金融的1/16~1/6,因而消除金融暴利成为可能。非金融系互联网金融更敏锐地看到传统金融的服务对象窄、利率高的短板,纷纷进入这一为人诟病的暴利行业,最大限度满足大量草根人群的金融需求,收获“长尾效应”,从而颠覆金融暴利。

二 跨界新风景

如上所述,在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业的相互竞争和合作中,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长足发展。那么,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业分别是如何布局的,可以用跨界成风,融合成景来形容。特别是2013年年底,“三马”联合成立的众安保险平台的上线,无疑是互联网金融跨界融合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如今互联网金融的触角已经伸向了信贷、理财、保险等各个细分行业,互联网界和金融界纷纷玩起跨界游戏。

(一)互联网企业的跨界风景

不久之前,阿里、京东、苏宁、易迅等互联网企业都在争用户、争流量,拼价格、拼物流。现今,互联网企业从“赢眼球”的短期市场竞争转变为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全供应链领域的全面战争。

互联网企业为何热衷跨界做金融?其关键在于金融业诱人的利润率。以百度和工行为例,尽管都是巨头,但在盈利能力上,百度与工行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如2012年,工行利润2387亿元,而身为搜索行业龙头的百度,2012年全年的净利润只有104.56亿元。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巨大利差,导致一旦有机会,互联网企业肯定会向金融业寻求发展。金融行业是“用别人的钱挣钱”的行业,杠杆率和利润率都相对较高,对于品牌号召力强但在原有领域遭遇上升瓶颈的互联网巨头们来讲,金融无疑是一个最理想的突破口。

如前所述,阿里巴巴金融之路已经走了10来个年头,但跨界做金融,绝非阿里巴巴一家,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业,渐已成潮。2013年7月,新浪发布“微银行”,可办理开销户、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朝金融业迈出了第一步;8月,腾讯发布微信5.0版,新增的支付功能为其涉足金融业铺平道路;9月6日,腾讯与浦发银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场普遍认为,用户数或已超6亿的微信,将是腾讯“后发制人”、进入金融行业最好的突破口;10月份,阿里巴巴更是凭借“余额宝”,一举奠定了其在货币基金市场领域的霸主地位。随后,“百付宝”、“活期宝”、“理财通”等各种“宝宝”纷纷跟进,跨界做互联网金融蔚然成风。

互联网企业跨界做金融,有其深刻的互联网思维与背景。首先,精于发现资金套利机会,借助互联网技术与精神,快速开发相关金融产品。如“余额宝”并不高深复杂,其本质不过是让支付宝用户购买了一款货币基金,使其不但能获得货币基金投资收益,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这么简单一招,就奠定了其在业内的领导地位。其次,敢于利用跨界优势开辟新战场,寻求互联网金融技术与精神解决方案,从而为自身生存发展开辟大片蓝海。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应用场景,由于买卖双方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易,传统POS机刷卡无法在新场景中得到应用,阿里系的支付宝依靠电子商务和虚拟账户,不但解决了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信用问题,而且摆脱了线下支付中对于银联和银行结算系统的依赖,彻底掌握了客户和账户,创造了新的市场,改变了游戏规则,成为新市场的主导。其三,注重满足客户便捷性需求的互联网技术与精神创新。比如,2013年底腾讯推出的微信支付,客户只要绑定手机号,就可轻松利用手机完成转账和付款功能。其四,善于发现服务草根的普惠金融。互联网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精神,最大限度满足草根阶层的金融需求,收获“长尾效应”,因而使得金融服务大量草根阶层即普惠金融成为可能。

(二)金融业的跨界风景

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坐等”相比,互联网金融给予客户的是非常及时和充分的尊重,并且保持7 × 24小时内的随时响应。而从小就接触互联网的“90后”和“00后”这些在互联网中“泡大”的一代,具有天生的叛逆精神,不遵守传统金融机构的各种“规定”。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一定优先选择有更好体验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因此,传统金融机构也不得不适应这种新变化,跨界玩电商,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在这轮互联网金融浪潮中,金融机构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等机构的合作,为创新金融服务、提高金融产品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平台和交通银行的“交博汇”。

2012年6月,善融商务平台正式推出。“善融商务”以“亦商亦融,买卖轻松”为出发点,面向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和金融支持服务。在电商服务方面,“善融商务个人商城”定位为B2C平台,面向个人消费者。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可以直接实现分期支付或者申请贷款支付,也可采用信用卡积分兑换券进行支付。“善融商务企业商城”定位为独立B2B平台,面向企业用户,包括专业市场、对公融资和资金托管3大部分。根据建行的规划,“善融商务”发展思路为“商务跟随+金融创新”。所谓“商务跟随”,就是主动学习领先电商经验,争取在商务端的体验不明显弱于领先的电商:所谓“金融创新”,就是发挥建行在支付融资领域的优势,真正形成建行的卖点。具体发展策略:B2C 商城以“网盟 +自营”的方式发展:B2B商城全力推广小微企业B2B交易,定向试点大/中商户的供应链管理。“善融商务”推出以来,其金融服务优势突显。对于企业客户,建行提供“网络联贷联保”“网络大买家供应商融资”“e点通”“小企业客户在线融资”“个人助业贷款”等金融服务,实现了网络增信、操作简便、高效快捷的全流程网络贷款。对于个人客户,建行提供了个人贷款、信用卡分期有效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的金融服务。

2012年初,交通银行推出“交博汇”,定位于银行系电商平台。在其“一轴四馆”的概念下,推出生活馆、企业馆、商品馆、金融馆四大平台,能够向客户提供包括购物、理财、融资、缴费等全方位的网上服务。2013年9月,“交博汇”开始根据“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在银行内部适当分离”的思路做出调整,把B2C的业务逐渐向信用卡商城整合,而重点发力于那些银行更能施展其专业性的业务,例如金融馆的B2B以及金融商城等。

保险跨界做电商也非常活跃。尤其是近两年创新非常多,一些财产保险公司基于互联网经济的需要,开发出了网购、退货保险,比如货运保险,网游账号装备保险等,另外还有微信支付的安全险等新型的保险产品,为新型的网络业务提供了风险保障。不仅如此,互联网保险在提高保险普惠性上,还表现出了独特的作用和功能,从而与传统的保险和金融业务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除了银行、保险以外,证券、期货等金融也纷纷试水跨界电商。近年来,证券、期货的网上交易、销售、信息披露发展迅速,网上交易已经成为主流的交易模式。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使网上交易在提升资本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试水跨界电商,金融机构首先可以抢回原有的线下渠道,其次可以获得交易数据,并能结合自己的线下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时为买家和卖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打造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服务平台。金融机构跨界做电商反映了其迈向互联网金融的努力,成为近年来的一道风景线,值得持续关注。

三 巨头新动作

2013年以来,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抢滩互联网金融,使这一年成为并购最为活跃的一个年份。2013年,百度的投资手笔巨大,形成了超过3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阿里巴巴为打造其互联网生态圈,全面出击,投资金额超过25亿美元;腾讯围绕微信等应用领域强势出击,并扩大国外投资版图,总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

其中,典型的互联网金融投资事件有:百度投资小贷公司获批;阿里巴巴投资1亿美元支持快的打车发展,出资11.8亿元持股天弘基金51%股权,成为该基金的绝对控股人;腾讯与海外一些投资基金共同合作,以1.5亿美元投资闪购网站Fab. com,向嘀嘀打车注资1亿美元。在第十章,我们将详述BAT的互联网金融“圈地运动”。

BAT的“圈地运动”,引发了互联网金融的“马太效应”。不少刚刚接触到互联网金融边沿的互联网公司,往往刚刚试水就被市场残酷抛弃;也有一些在专业领域做得有特色的互联网公司,借助互联网金融东风,纷纷投入互联网巨头怀抱,延续着“修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互联网传奇。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2013年底至2014年初爆发的打车软件争夺战。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打车 APP 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APP客户端累计账户规模达1.72亿个,其中,快的打车、嘀嘀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前两名的位置,打车APP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14年,在阿里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的鼎力支持下,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整个打车APP市场两分天下的格局已定,形成打车软件行业“南快的,北嘀嘀”的竞争格局;而市场中的其他打车应用,如摇摇招车、打车小秘等已逐渐退出市场。两大巨头在互联网金融相关领域的全面出击,将移动互联网金融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提升了品牌价值。


[延伸阅读]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赢家通吃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福音中的经典案例是这样说的: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由于互联网开放程度高,金融互联网相比传统金融不受地域限制,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2013年开始的互联网兼并重组潮中,“马太效应”明显,并购主体多是实力较强的互联网企业,它们本身在市场中就已经具备较强品牌影响力、占据渠道优势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大,而实力较弱的互联网企业则有被淘汰风险。最典型的BAT纷纷并购补齐短板,进行多元化发展,它们平台优势明显,对客户的吸引力强,在未来成为互联网寡头的可能性较大。从影响看,“马太效应”存在抑制行业创新能力,对消费者不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