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统金融变阵
互联网金融起源于金融业对互联网工具的应用。正如我们在前面分析的,金融与互联网拥有高度的相容性,金融业是最早运用互联网的行业之一,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且行且调整。20世纪70年代,电子金融出现在金融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金融的雏形开始出现;到了21世纪,以网络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助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的推动下,金融业自身发展不断变阵,并最终和以电子商务引发的互联网金融一起推动互联网金融的车轮滚滚向前。
一 传统金融电子化
从19世纪发明的电报电话到20世纪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电子通信和计算技术就开始影响相关行业发展,且一直在持续的演化过程中。
早在20世纪70年代,金融业就开始用电子化手段处理金融业务。1973年5月,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成立,该协会是为解决各国金融通信不能适应国际支付清算的快速增长而设立的非营利组织,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快捷、准确、优良的服务。SWIFT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它与同业交换电文(Message)来完成金融交易。除此之外,SWIFT还向金融机构销售软件和服务,其中大部分的用户都在使用SWIFT网络。
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热潮中,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金融”(E finance)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所谓电子金融,是指利用电子通信和计算技术来提供金融服务。当时,包括国际清算演化、各国央行在内的宏观金融监管部门已经非常重视电子金融。例如,2001年1月23日美联储在纽约就专门组织了一个关于电子金融的讨论会,并发布了系列研究报告;其他国际组织,如国际清算银行(BIS),也在2000年前后有过许多类似的讨论会和研究报告。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新的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金融服务的需求,构成了电子金融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外部推动力量。如网络银行的网上支付业务被认为是一种金融创新,其创新动力就来自于其他行业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反过来,电子金融的发展,又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电子商务的繁荣提供了更便利的支付条件。支付结算业务是电子商务的两个基本环节之一,绝大多数是由金融专用网络完成的。这段时期,电子银行、电子钱包、电子付款以及智能信用卡等已开始应用。总体上看,电子金融是顺应传统金融机构电子化的需要产生的,是互联网金融的雏形。
二 网络银行发力
随着互联网应用逐步扩展,互联网与金融业已经跨过外部技术运用的初级阶段,开始了核心业务的渗透与融合,通过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再创造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率先引进互联网思想和技术的金融业是银行,最典型的莫过于互联网银行的出现。所谓互联网银行(Internet bank)又叫在线银行,是通过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虚拟延伸的银行。1995年世界第一家互联网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诞生,形成了网上购物、支付一条龙服务。与之相应,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也呈现了网络化的趋势,在银行业务中使用网络,或者干脆应用互联网开展银行业务,“网络+银行”的商业运作模式在经历了20年的风雨洗礼之后,已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运营模式区分,“网络+银行”包括两种类型:互联网银行(即没有实体经营网点的独立网络银行)和网上银行(即在传统银行业务基础上增加的电子银行或网上银行,统称网上银行)。
(一)以SFNB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
1995年10月,世界上第一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纯互联网银行——美国第一安全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简称SFNB)正式开业。在开业后的短短几个月,即有近千万人次上网浏览,给金融界带来极大震撼。随即,此风潮逐渐蔓延全世界,互联网银行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典型的有,1998年,德国Quelle邮购公司设立Entrium Direct银行开始提供网络银行服务;2000年,荷兰国际集团(ING)在美国设立ING Direct网络银行开始运营;2001年,日本十几家著名商业企业出资建立了乐天银行。
但SFNB 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SFNB 虽然在1995 ~1998年间,充分发挥互联网银行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吸引客户达到一万多名,几个月内拥有6000多万美元的存款;但也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由于并不完全熟悉相关游戏规则、产品单一而无法持续发展;在1998年被加拿大皇家银行以2000万美元收购。加拿大皇家银行是加拿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之一。其在美国长期以来主要提供金融批发业务。在被收购后,SFNB转型为传统银行提供网上银行服务。传统银行和互联网的结合促进了SFNB的发展。到2001年,SFNB 资产超过2亿美元并开始盈利。尽管2008年银行业经历下滑,但SFNB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并保有雄厚资本、较低的不良资产和稳定的存款基础。近年来,SFNB 总资产和存款均不断增长。SFNB能以很小的成本有效地运营,关键在于它没有实体网点,员工少,成本费用相对较小。加拿大皇家银行则利用SFNB 吸收的存款投资于加拿大的中小企业,获取收益。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皇家银行利用这次收购,将业务拓展至一个新兴的、飞速发展的领域。这次收购使加拿大皇家银行立即站在了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前沿,这是一次低成本、高效益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银行合作成功的典范。
(二)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Internet Banking)是传统银行在已有实体银行和业务基础上,将业务通过网络开展和实现,是互联网技术对金融服务加以优化的体现。
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网上银行业务有许多优势:一是大大降低银行经营成本,有效提高银行盈利能力;二是无时空限制,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体;三是有利于服务创新,向客户提供多种类、个性化服务。网上银行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渠道补充,大大拓宽了传统银行的业务范围、经营时间和服务领域。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大大促进了传统银行的转型升级。在中国,招商银行是开展网上银行的代表。
1995年,招商银行(招行)还只是一家偏安深圳蛇口的地方性小银行。当年7月,招商银行在深圳发行了“一卡通”银行借记卡,集多币种、多储种存折、存单于一身,并且使用安全、简便、高效。“一卡通”自推出以来,顺应了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深得客户的喜爱,迅速打开并赢得市场,其品牌形象为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同,面世以后发行量高速增长。在“一卡通”成功推出的基础上,招行在国内首家引入网上银行业务,突破了物理网点少的短板。其“水泥+鼠标”的战略,令招行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崛起,也奠定了其零售银行的坚实基础。1997年4月,招行利用网上银行主推“一网通”。1998年4月,“一网通”推出“网上企业银行”为互联网时代银企关系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构筑了全新的高科技平台。通过技术创新,“一网通”向国际化水平迈进,招行确立了在国内网上银行领跑者的地位。目前,招商银行的“一网通”已经形成了包括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商城、网上证券和网上支付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网上金融服务体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招行示范作用的带动下,国内银行业纷纷涉足网银业务。在竞争与模仿中,中国网上银行业务迎来了大发展,也助推了互联网金融热的升温。
总之,银行业往往是新技术率先使用的领域,从最初的电子金融到网上银行,以及正在逐渐成熟的互联网银行,银行不断扩展信息技术的投入和运用,巩固并拓展银行与客户之间存、贷、汇的关系,使得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迅速提高。
三 相关金融业态纷纷跟进
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带动下,除了互联网银行得以快速发展外,其他相关金融业态的电子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从另一个侧面助推了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其中,互联网证券和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具有代表性。
(一)证券业与互联网同步发展
证券行业是互联网的天然适应者,某些方面甚至是互联网金融的领跑者。目前证券公司的产品主要以数据交换的形式存在于后台数据库中,其业务属性使其天生具有便于电子化、虚拟化和远程化的特征,这与互联网的基因高度匹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证券交易的虚拟化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效率,使证券公司专业人员可以高效快捷地处理海量的市场信息,建立并管理由不同市场、不同品种、不同数量的证券所构成的投资组合,制定复杂的交易策略来捕捉短暂的市场异常波动,并且做到实时监测市场和投资组合的各项风险度量指标,使风险管理更加高效和准确,为客户的证券投资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
美国是最早开展网络证券交易的国家,也是网络证券交易的领跑者。美国网络证券交易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主要向机构投资者及时提供行情。1995年,嘉信公司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公司从事互联网经纪业务,成为第一家开展证券电子商务的经纪商;1996年,E∗TRADE公司成为首家无传统经营场所的新型经纪公司;1999年,美林证券开始为投资者提供网络证券交易服务,标志着美国传统证券经纪商开始转向网络交易。到2010年,所有证券投资者都通过网络进行证券交易。欧洲和日本也于20世纪90年代纷纷引入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证券交易模式。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用户及计算机的家庭普及率快速提高,互联网证券交易快速兴起。
中国的互联网证券交易始于1997年,最初积极推动这一新兴交易方式的机构是国内的信息技术提供商和中小型证券公司的营业部。1997年3月,中国华融信托投资公司推出的多媒体公众信息网网上交易系统,被认为是我国证券交易网络化的发端。
(二)互联网保险从信息发布到网上销售
与银行和证券业相比,保险行业引入互联网存在一个从观望、接受到大面积应用的过程。在互联网进入金融领域初期,人们照搬互联网在其他金融领域取得的成就,认为在统一平台上集中大量的保险信息会促使保费降低,但实践结果和人们的期望却有一定的差距。
美国是发展互联网保险最早的国家。由于在网络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和优越的市场经济环境,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互联网保险,以产品信息发布为主。1998年,美国86%的保险公司在互联网上发布产品信息,61%的网站提供代理商地址查询服务。经过20余年的发展,多数保险公司都已发展网上销售。美国的保险公司从2000年年初开始积极拓展在线销售渠道。2010年,美国汽车保险、房屋保险的网上销售额达到84亿美元,占大约4%的市场份额。尽管美国互联网保险的业务量占保险业总业务量的比例依旧很小,其功能还远未得到有效发挥,但其发展潜力巨大。
1995年2月创立的InsWeb公司是美国互联网保险代理模式的成功案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保险电子商务站点,每年数以百万的保险客户通过访问InsWeb获取保险消息以及比较保险市场的政策。2011年12月,InsWeb 被 Bankrate. com 收购后,成为全球保险业规模最大的网络保险企业。InsWeb主要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保险产品对比信息收取消费者费用和为代理人提供消费者投保意向收取代理人费用盈利。InsWeb把优质保险公司和险种介绍给客户,同时也把大量客户介绍给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把保险公司和客户联结在一起,为保险公司和客户带来双赢。
尽管美国是互联网保险的先行者,但目前最大的保险公司、保险集团都是欧洲公司。早在1996年,全球十大保险集团之一的法国安盛保险集团(AXA)就开始了网上直销,现在旗下子公司遍布全球,并且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语言建立网站,推广保险产品和服务。1997年,意大利保险商RAS公司利用微软技术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保险服务系统,提供保险产品最新报价、保险信息咨询和网上投保服务。在两年内,该公司的网上保单增长了10倍。1999年,英国建立的“屏幕网站”提供7家本国保险商的汽车和旅游保险产品,用户数量以每月70%的速度递增。近几年在英国,保险销售已经大举移师互联网。据专家估计,英国保险市场有20%的一般保险在互联网上进行。
1999年7月,日本出现名为Alacdirect. com的网络保险公司,完全通过互联网推销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主要服务于40岁以下客户。网站开通后,网民可直接通过互联网向网站投保或获取保险信息、利用在线计算器计算保险金。此后,Zurich和三井Direct损害保险公司也开始提供网上汽车保险服务。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外广泛流行的网络证券或证券业网络化、网络保险或保险业网络化都只是简单地将传统证券和保险业务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市场拓展,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