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4个基本指数及其相互关系

过程能力指数Cp是在对称公差无偏情况下定义的,表达式如下

Cp既是过程能力指数定义,也是对称公差无偏时的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公式,但不能用它来计算对称公差有偏移时的过程能力指数。

对称公差有偏情况下的计算公式Cpk表达式如下

其中,ε=|μ-M|, M=(TU+TL)/2。

单侧上、下限公差过程能力指数分别为

其中,对于单侧上限公差情况,要求μTU;而对于单侧下限公差情况,要求μTL

基于田口方法的Cpm指数为

该指数公式曾一度受到国际质量界关注,并将其推荐为替代Cpk的指数。其中,TV是目标值,当TVM时为非对称公差;当TV=M时为对称公差。本书之所以采用TV作为非对称公差目标值变量,是为了与公差幅度T相区别。因为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T作为公差的变量符号已约定俗成,而国外期刊介绍CpmCpmk指数时则用T表示目标值。

奇奥(Choi)和欧文(Owen)[13]于1990年以及珀恩(Pearn)[23]于1992年提出“混合指数”为

一些学者对CpCpkCpmCpmk这四个有代表性指数的各自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下面一些结论和公式

μ=M时,Cpk=CpCpmk=Cpm

μ=TV时,Cpm=CpCpmk=Cpk

μ=TV=M时,Cp=Cpk=Cpm=Cpmk

根据上述4个基本指数公式,不难推出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TV=M时,4个基本指数中有3个存在下述关系

Cpm指数不难推得

式2-14表明,Cpm决定了田口损失函数的大小(参见第7.8节),故田口指数Cpm反映的是过程输出造成的质量损失,但它并不能表示缺陷率大小。

此外,若X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概率计算公式[24],缺陷率为

在对称公差无偏时,缺陷率为

在对称公差有偏情况下,由CpCpk共同确定的缺陷率为

而根据Cpk能确定的缺陷率上下限值为

人们普遍认为,从这一角度看,Cpk指数比Cp更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综述类文章[25]主要是根据文献[17]翻译整理而来,尽管如此,但仍不失为一篇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由于质量界对CpkCpmCpmk存在争议,所以过程能力指数问题曾于1989年[26]和1993年[27]得到了广泛讨论,尤其是1992年美国质量学会第10期出版的《质量技术杂志》(JQT, Journalof Quality Technology)对过程能力指数进行了专题讨论,但由于缺乏对过程能力指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导致CpkCpmCpmk公式存在的缺陷没有得到有效纠正,至今它们仍引起许多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