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糊涂学”的三重境界(1)
不要以为那些小聪明就能够对付一切;不要以为获取了财富就是成功;不要因功名的顺达就得意洋洋……
其实就在你这样执著于这些身外之物之时,你的生命正在被蚕食。
古有“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的名言。古钱币的圆形方孔,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人处世,内心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
有了这种大智慧,人才能清醒,才能冷静,才能有大气度,才能有宽容之心,才能平静地看待世间的不如意,才能达到超功利、超世俗的境界。
【第一重境界:难得糊涂,学会自我保护】
嫉贤妒能,几乎是人的本性,所以有才华的人会遭受更多的不幸和磨难。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意思是:所用的木材,一般多选择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由此观之,人才的选用也是如此。有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1.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聪明不露,才华不逞
古人云:“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这形象地诠释了“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这句话的具体涵义。
唐初的重臣李积,本是李密的部下。而在当初起兵时,李密与李渊父子之间,是勾心斗角的两部,只是李密后来被王世充打败,李积才随故主投于李渊父子的麾下。
此时天下大势已趋明朗。李积懂得只有取得李渊父子的绝对信任才会有前途,于是他安排了这样的行动:把他“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的所据郡县地理人口图派人送到关中,当着李渊的面献给李密,说既然李密已决心投降,那自己所据有的土地人口就应随主人归降,由主人献出去,否则自献就是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属“利主之败”的不道德行为。李渊在一旁听了,十分感慨,认为李积能如此尽忠故主,必是一个忠臣。
李积归唐后,很快便得到了李渊的重用。但是李密降唐后心怀怨恨,不久竟又反唐,事未成而“伏诛”。按理说,一般人到了这个时候,避嫌犹恐过晚,但李积却公然上书,奏请由他去收葬李密。李积这一举动与以前收到与以前献土地人口同样的神效。果然“朝野义之”,公推他是仁至义尽的君子。
从此,李积更得朝廷推重,恩及三世。
古人曰:取象于钱,外圆内方。也就是说,为人处事,就要像钱一样,“边缘”要圆,要能随机而变,但“内心”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
例如,对周围的环境、人物,即使有“看不惯”的,也不必棱角太露,过于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处世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这样既可以保全气节,也可以保护自己。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上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起了菜,且亲自浇灌,以此来迷惑曹操,放松他对自己的戒备。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了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了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在了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从容拾起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了过去,从而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
刘备懂得要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显炫,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在世上,气焰是不能过于张扬的。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外形却显得不张扬。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是不陈列贵重货物的,店主总是会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不招贼惦记?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最终,吃了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算是文学作品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凤姐在贾府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她想尽多种办法,使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或者至少维持着大家族的局面。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换来的却是贾府上下的不满,最终还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这正应了书中对她的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你怎么使用:它可以美化你的生活,也可以毁掉你的人生。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深藏不露,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会轻易表现,耍小聪明往往会招灾引祸。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耍小聪明。好算计人的人,无不以为自己聪明、妙算,但因为用心险恶,大多维持不了长久。既要“整人”,又不便明言,这就注定了败局。
设的计见不了人,是奸计。奸计不得人心,天人共愤,自己虽精心谋划,却也未免心虚,有一丝透露,就会心惊肉跳。且再秘密的事,也还有透风的墙,别人一旦知道了,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一个时时、处处、事事显露精明的人,无法取得别人的信任、同情和爱护、栽培,因此也不会取得真正的、伟大的成功。
2.才不可“露尽”,事不要“点破”
《老子·洪德》章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一般人,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却好像不会讲话一样。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身居高位,无论是做大事,还是处理一般的人际关系,都不可锋芒太露。有才华固然好,但懂得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人或少被人忌,避免“功高盖主”,才算是更大的才华。
老子告诫孔子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经常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指出了别人的缺点。因此,一个人还是以节制为好,即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
老子还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不自我表现的人会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
杨修是曹营的主簿,他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是位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
曹操曾造花园一所。造成后,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了一“活”字。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兴,但当知是杨修剖析其义后,内心就开始猜忌杨修了。
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入内看见,竟取来与众人分食。曹操问为何这样?杨修答说:“您明明写了‘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您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
曹操怕人暗杀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说,他好做杀人的梦,凡他睡着时不要靠近他。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跃起来拔剑杀了近侍,然后又上床睡。不久他起来后,假意问谁人杀了近侍。大家告诉他实情。他痛哭一场,命厚葬之。因此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曹操的心,于是便一语道破天机:“丞相非在梦中,吾乃在梦中耳。”这下曹操更加厌恶杨修了。
刘备亲自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领四十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人们便把这一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夏侯惇大惊,请杨修至帐中细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惇对此很信服,营中诸将也纷纷开始打点行李。
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斩了。
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切中了杨修的要害。
杨修之死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第一,才不可露尽。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性情爽快,且才华横溢,其才盖主。这就犯了曹操的大忌。有些将帅帝王是不喜欢别人胜过自己的。据说,乾隆皇帝好卖弄才情,喜欢写诗,曾写过数万首诗。他上朝时经常会出些辞、联考问大臣。大臣们都很聪明,明明知道那是很浅的学问或不通的对联,也不说破,故意苦思冥想,并且要求皇帝开恩“再思三日”。这意思无非是让乾隆自己说。果然,乾隆皇帝说了出来,于是大臣们一片礼赞之声,把个皇帝喜得不得了。
杨修犯的正是这禁忌。他处处出尽风头,那曹操还能英明得了吗?这不是叫人赞扬他而冷落主人么?这是他必死的原因之一。
第二,事不要“点破”。譬如鸡肋,曹正苦思于此,不知如何解脱,他却捅穿了这层薄纸。这是杨修死因之二。
古人说:欲名而又好喜,岂非自揽世人的怨恚吗?所以,善于处世的人都懂得在“名利”两字上瞻前而顾后,适可而止,有所节制。
3.不一定要“功成身退”,但要学会“见好就收”
唐代的顺宗在做太子时,好作壮语,称要以天下为己任。太子有能名,服人心,自然也是使自己顺利当上皇帝的一个先决条件;但太子在登位前能干过父亲,有“逼父退位”的嫌疑,怕遭父皇的猜忌而被废黜。因此,太子不能表现出太强的才干,造成太响的名气。
顺宗做太子时,对东宫僚属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他的幕僚却告诫他:“作为太子,首先要尽孝道,多向父皇请安,问起居饮食冷暖之事,不宜多言国事。况且,改革一事又属当前敏感问题,你若过分热心,别人会以为你是在邀名邀利、招揽人心,如果陛下因此而疑忌于你,你将何以自明?”
太子听后立刻明白。直至熬到继位,方有了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
而隋炀帝的太子杨暕就没那么好的涵养了。一次,父子同猎,炀帝一无所获,而太子却满载而归。炀帝本来就感到儿子对自己不够尊重,这一下更是被儿子比得抬不起头来,于是便把杨暕的太子名号给废了。
“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适用了。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使之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糟粕之处。
但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要把握住机会,在获得一定成功后,激流勇退,将一切名利都抛开,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因为无论名或利,都避免不了盛极而衰的命运。
中国历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张良在辅佐刘邦获得天下之后,向刘邦请求:“我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成为军师,蒙恩拜领万户封地,名列公侯。我的任务至此已经完成。从今以后,我要漫游仙界。”刘邦应允了他的请求。所以,张良才得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公元前5世纪,在今天的苏杭一带,有吴、越两国。两国虽然相邻,但是为了争夺霸业,互不相让,相互对抗。后来,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手,不得不逃亡于会稽山,忍辱负重与吴国谈和。在几经交涉后,吴国才答应让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一直记着所受的耻辱,卧薪尝胆,立誓雪耻。二十年后,终于灭亡吴国。而帮助越王成功的功臣之一就是范蠡。范蠡不但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也是一个理智的智者。
范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向勾践表明自己的辞意。勾践并不知道范蠡的真实意图,便拼命挽留他。但范蠡去意已定,举家搬到了齐国居住,自此与勾践一刀两断,再不往来。
移居齐国后,范蠡不问政事,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齐王也看中他的能力,想请他当宰相,但他婉言谢绝了。他深知“在野而拥有千万财富,在朝而荣任一国宰相”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荣耀太长久了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于是,他将财产分给众人,又悄悄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不久后他又在陶地经营商业成功,积存了百万财富。
可见范蠡才智过人,并具有过人的洞察力。他之所以离开越国,拒绝齐王的招揽,以及成功地经营事业,这些都在于他具有深刻敏锐的洞察力。有一句成语叫“明哲保身”,明哲就是指深刻的洞察力,即发挥深刻的洞察力来保全自己。
范蠡正是这种能够“明哲保身”的人。
现在的人常把“明哲保身”和“但求无过”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