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智商:你的头脑就是你的成功利器(3)
首先观察他的鞋子,鞋子如果很脏,并且近来没下雨,那说明这个人对于生活卫生方面并不怎么在意,同时也可以推测这个人在生活方面并不严谨,甚至还可以进行这样一种假设:可能他的性格就是这样。然后再观察他的裤子,其次是衣服,最后是脸。如果衣裤上有些褶皱或是污迹,那就可以证明上面的部分论断是正确的。接下来可以观察这个人的体格,如手臂肌肉的粗壮程度、身高体型等。同时,一个人身上的饰物也是辨认此人的主要依据。有时,耳环、项链、戒指之类比较个人化的东西甚至会成为辨认此人的关键。
在种种信息搜寻齐全之后,你就可以对这个人进行一个综合大概的评价了。
先打个比方,民工的共同特点是:体格普遍比较健壮,皮肤黝黑,衣服褴褛,不太在意衣服,等等。如果你在街上看见了这样的人,你一定能够马上看出来他是民工。
再比如:一个经常使用计算机的人,他的右手手掌根部会有老茧,因为他要时常使用鼠标。
如果是在银行工作的人,他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老茧比较厚。
如果是司机,那么他手上经常握方向盘的部分老茧会特别厚。
如果是打针的医生,他的大拇指、食指、中指部分会有老茧,因为医生打针时需要用三根手指来拿,这是一般医生的习惯。
如果是一个军人,他的体格一定比较健壮,皮肤较黝黑,吃饭速度快,腰板挺直,脾气倔强甚至死板,整个人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只有通过对军人的观察才能慢慢掌握。
……
想要在不问当事人的情况下得知那人所从事的职业,最好的方法就是获知许许多多职业所具有的特征,并且能够将之熟记并运用自如。如果做不到这点,也可以根据他在说话时透露出的信息来推断他从事的职业的范围,这需要一定的联想能力。
如何训练观察力?
要锻炼观察力,应从身边的事物、所处的环境、人的特点着手。比如:你家中桌子的位置有轻微变化,你的一个新朋友的眼皮是内双,今天路上的车辆比以往少了一点(由此你可以去推断为什么少,发生了什么),餐厅见的某个陌生人是个左撇子,你周围的人的表情、穿着……
观察是一种用心的行为,而非随随便便地“看”。观察一个楼梯,你可以算它的级数、高低;光是看的话,你可能只是记得:它是一个楼梯。
在初练观察力时,最好养成有意识的观察习惯。针对一个平凡无常的事物,你应有意地、细微地观察它所具有的特征,注意常人难以发现的地方。再有,对比也是训练观察力的好方法。如:今天和昨天的窗户上的灰尘有什么变化、观察股市的变化并推测其未来趋势等。观察,不仅要观察其内在本质,也要着重于发现事物的变化。
人的观察力虽然受先天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还是要靠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所以,培养和训练观察力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确立观察的目标,提高观察责任心。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只有带着目的和任务进行观察,提高责任心,才会对自己的观察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而提高观察力。
第二,明确观察对象,订立观察计划。这样就可以将观察力指向与集中到要观察的事件上,并按部就班,从容观察,从而有助于提高观察力。
第三,观察时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注意力是观察力重要的实现要素。只有提高注意力,对观察对象全神贯注,才能做到观察全面具体,收集到观察对象活动的细节。
第四,培养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提高观察力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具有好奇心,对其观察的事件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坚持长期持久的观察而不感到厌倦,从而提高观察力。
第五,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做后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善于在观察中捕捉机遇。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在观察的领域里,机会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就是这个道理。
第六,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如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要注意被观察对象的典型性。
有位教授,为了向学生证实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糖分,先做了示范,把一只手指伸进一杯事先准备好的尿液样本中,然后把指头放在自己的舌头上尝了一下。之后,他要求学生也照样试验一遍。
学生们都皱起眉头,虽然不愿意,但还是一个个照着教授的指示把手指伸进尿液,然后急急忙忙地用舌头舔了舔。
当所有学生都做完后,教授却摇摇头,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十分遗憾地说:“对于你们为了科学,甘愿亲身体验的精神,我深表赞赏。但是若以你们这种粗心大意的观察力去从事科学工作,将来想要有非凡作为,取得出色成就,我只能说No!”
原来,教授在实验时,使了个小小的花招:他伸进尿液时用的是食指,而放在舌头上的却是中指,只是动作做得较快,骗过了大家的眼睛。
请不要只是把这个故事当作一则笑话。观察力之于人生,就是如此的重要,不具备观察力,就会让你闹出许多笑话。
总结:持有一颗观察的心并付诸实践,长此以往,便可以训练出潜意识的观察能力,即:对于任何事物,都会习惯性地去观察。这是一种好习惯。
5.学习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智商的一个标准
美国素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的说法,这不仅因为哈佛建校早,更是因为哈佛特别强调个人的创造力。而学习力是创造力的根本,因此,哈佛才将使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学习力当做最终目标。7位美国总统、1/3的世界500强企业总裁曾是哈佛人,光凭这点,就足以证明哈佛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
拥有学习力,才可以真正掌握将来
没有学习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创造力的枯竭也就意味着生命力的枯竭。就这一点来说,“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永恒的,它需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发展。也只有学习力不断地加强,不断地提高,才能保证你的竞争力。
哈佛的学生毕业时,老师总是直视着坐在台下的学员们说:“从你们踏出校门的那一天起,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一半老化掉了。知识老化的速度和世界变化的速度一样,而且会越来越快。所以,你们若想让明天的自己依然具有竞争力,就一定要持续地学习。如果你的学习力每况愈下,那你很可能会从一个‘人才’变成企业乃至社会的‘包袱’。”
所以,只有拥有了学习力,才能真正掌握将来。在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你如果不重视学习和学习力,再高的学历也将被社会所淘汰。因为,学历代表过去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并不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准,更不代表一个人的未来和全部。
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有学历的人,但不要迷信学历。要知道,学无止境,天外有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你的将来。拥有“学习力”,将是你一辈子的竞争力,也是自我成长的最好方法。
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即使在晚年仍比许多25岁的年轻人活跃。作为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如索尼、通用汽车公司、奇异电子总裁的特别顾问,他经常周游世界。此外,他还写书,而且大多数都是畅销书。尽管很忙,他每天仍然挤出3~5个小时读书,涉猎的领域极广。这是他年轻时养成的习惯。“每隔几年,我就会选择一个新的主攻课题,每日攻读,连续3年。”杜拉克率直地说:“那样虽不能使我成为专家,可是足以使我了解那个领域中最基本的部分。我这么做已经60年了。”
只要简单地思考一下,就能知道杜拉克为什么能在20个不同领域都拥有极渊博的知识。杜拉克是“知识工人”的缩影,他用这个词创造性地描述了新经济中最有价值的资源——脑力资源。
“你的知识和你的经验都是你的新财富。”杜拉克解释道,“那些属于你但不属于你的公司,当你离开之后,你就带走了那份财富。”
“我们在这个新知识经济时代,假如你没有学会如何学习,你就会举步维艰。懂得如何学习,一半要靠好奇心,另一半则靠自律。”杜拉克的一生证明,保持学习的自律,在资讯时代将会得到最好的回馈。
当然,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不能学什么就做什么,而要看到趋势,然后提前学习。现在的优势不代表将来的趋势,现在的流行也不代表将来的趋势,精明的人算得准,聪明的人看得懂,只有高明的人才能看得远。高手下棋也是多看三五步,那么,我们也要多多培养自己的眼光,多向业内的高手学习。不跟最好的学习,当然没有办法超越最好的。任何创新都要先模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如何提高学习力?
第一,要具备读有字之书的能力,要善于阅读书本。有字之书,是我们平常说的用文字记载的知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上记载着人类丰富的历史经验,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要在阅读有字之书的过程中,准确理解所阅读材料的内容,了解其内涵,把握其真谛、精髓、实质,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
第二,要具备读无字之书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无字之书主要指实践。实践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有字之书要读,有助于你学习前人的经验;无字之书更要读,有助于你学习今人的经验。一要自觉地向实践学习,自觉了解实践、尊重实践、总结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二要自觉地学习他人的经验,善于运用“他山之石以攻玉”。
第三,要在读书的过程中,打造钻进去、跳出来的能力。一方面要专心致志,用功夫去阅读书本知识,寻求“真知”。学习要切实地深入进去,甘心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徜徉,并能够去伪存真,真正消化吸收,变“他知”为“我知”,并在学习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善于通过外部特征和表面联系,挖掘反映物件的本质,乃至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在了解、读懂的基础上,能够跳出书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另外,要善于理论创新,在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的同时,善于做“结合”的应用。运用所学知识不是照抄照搬,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把握,灵活运用,并从中不断总结新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形成新的理论,不断丰富知识体系,从而不断使自身的工作得以提高和升华。
第四,边学习边运用。学习运用与运用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学习以及提高学习能力,重点在于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做到学以致用和用中学习。当前,最重要的是满足公司最迫切的需求,按照“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确实解决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
总结:学习已不是一个人一生中某阶段的事,而是一种社会化、制度化和终生化的行为,是现代社会每个人成长进步的客观需要。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就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力已经是一个人基本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