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走高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决定

还是走吧甩一甩头

在这夜凉如水的路口

那唱歌的少年

已不在风里面

你 还在怀念

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高晓松《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时候,即便是在大白天睡觉,我也没梦见过要出国的事儿。

不过,你大可不必佩服我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

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再具体点,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语说得很烂的中国人。

所以我决定不出国,或者说从来没有考虑过出国这回事儿。

我始终坚持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奇妙和最有难度的语言,全面掌握并巧妙熟练地运用它,

将会带来极大的智商优越感,并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在网路中,不看颜值看文字。

多年以后,我从一位德国语言学家口中证实了这一点。

他说世界上其他语言最多也只有四五十个基本字母,

其他所有词语都是通过这些字母的组合而成,

而汉语则不然,有至少2000个基本常用字,发音和长相上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也就是说,中国人至少要记住2000个单字,

才能开始学习掌握一门语言,难度远超过其他民族。

庆幸的是,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做到了——熟练掌握汉语!

听说有些天才,是在两三岁的时候……

原本还有支撑我不考虑出国的另外一点是,我所在的专业历来就业都不成问题。

只要别想不开……毕业后找份体面的工作还是不难的。

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有着偶然性——不如人意的偶然性!

听说上一届我们系的毕业生,人均只有两三个就业机会,

这还算好的,隔壁系的学长,人均只有半个!

真可谓江河日下……

这个信息无疑将我的美梦击得粉碎,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于是我向一位很优秀的师兄请教,他像哲人一样地对我说:

“诚然,若是能出国深造,想必是极好的;

当然,留校读研也不错,倒也不负这四年的光阴;

显然,出去工作,是最容易的模式之一;

然则,本科毕业就出去工作是很吃亏的,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固然,这些都是有风险的,需要你自己三思而后行。”

很奇怪,一个计算机博士怎么会冒出这么多的“然”?

我有些矛盾了,只好打电话征求父亲的意见。

他当时估计正在谈一笔不低于两千块的大买卖,只说了一句话就挂了电话:

“晓竹啊,你放心,就算你到月亮上去留学,爸爸都支持你!”

果真是“人越成长,彼此想了解似乎越难”啊!

放下电话,我感觉到一种极度的恐慌,

就像是一个流亡的君主,走投无路,却又束手无策,

一瞬间,我感觉自己的命运似乎掌握在了别人手里,而非自己手里!

我把这个情况与宿舍小六子讲了,请他给拿个主意。

别看我比他早来这个世界几个月,但很显然我那几个月,甚至刚开始的头几年都是浪费了。

他那颗小脑袋里装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不管是在正经的还是……其他方面。

不过,他一般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当我们其他人都在为一些事情争论不休的时候,

他总是像只老鼠一样,支着耳朵,在自己的洞口看热闹。

这一次,他对我的回答也是很简洁,吝啬得多一个字都没有——

“新东方!”

虽然那个年代,新东方还没上市,南翔也还没有那么强,

但这三个字我也是听过、想过的,可从他嘴里说出来分量就是不一样!

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简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犹如冬日北京的暖阳,夏日晴空中的霹雳……

考什么研,工什么作嘛?还是考GRE、TOFEL更靠谱!

这是当年乃至现在,仅次于上网以外,清华学生干得最多的事情了——

当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谈恋爱仍是最受欢迎的项目,奈何那年头僧多粥少……

据说连宿舍楼的楼长白天闲暇时都在啃老俞的“红宝书”[1]。

难怪逢年过节,楼下的小黑板上总是写着“Hope大伙儿节日HAPPY”的字样。

总之,我决定出国了!

注释

[1]老俞:俞敏红,“新东方”创始人,江湖人称“老俞”;

“红宝书”:指俞敏红编写的《GRE词汇精选》,因为是红色封面,故而被大家称为“红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