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三个任务
登基后,改年号昭明。
昭明一年。
登基以后的日子苦的很,有朝臣提议修建新的行宫,元昭以民生多艰拒绝了,郡守沈烬让出了自己的郡守府,今后以郡守府作为帝王行宫,朝臣上朝皆前往主殿临渊殿。
新帝登基,朝臣休沐三日。
但这三天所有人都没闲着,无数朝臣递过来的奏折堆起来有小山高。
第一封。
国库亏空,赤余6745万两。
第二封。
灾民人数众多,流民89万人。
第三封。
防卫威胁,蜀地多崇山峻岭,不完全统计匪寇1023人有余。
第四封。
国家兵力锐减,只有13万人。
第五封……第六封。
即使元昭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这些数据震撼到了。
这还仅仅是一个蜀地,竟然是个这么大的烂摊子。
她又抬眼看了一下左上角的存活天数,显示鲜红的30天。
更烦了。
“宣相国与治粟内史,少府。”元昭将竹简丢在桌案上。
治粟内史是掌管国家财政税收,负责田赋、口赋的官职,而少府则是负责提供皇室的生活用品和服务的人,是最擅长手工讨好皇帝的官职。
很快,徐瑾忠和治粟内史叶青玄,少府苏鹤前来。
三人齐齐朝元昭行礼。
“众爱卿,国库亏空,百姓遭难,国将不国。”她感慨一声。
三人立刻跪下:“愿为陛下分忧。”
元昭挥了挥手,身边的奴仆立刻将元昭手边的三封竹简递与三人。
“这是在梦境中,仙人下凡传授我的知识,诸位要将这些落到实处。”
说完,元昭就让三位散了。
元昭将系统中的书籍抄录下来交于他们。
这些事情她作为君王不可能亲自去做,不会带团队只能自己干到死,元昭深知这点。
既然书没办法直接给臣子们看,那她亲手誊抄一遍不就是了。
她抄过的书又不是系统出品,系统可管不了这么宽。
三人离开书房,徐瑾忠先行一步,其余两位大人恭送。
在看不见徐瑾忠的背影后,少府苏鹤皱着眉头将竹简递给早在屋外候着的属官尚书令司马彦。
“苏大人这是做甚?陛下有令命我等亲力亲为……”叶青玄不赞同地开口:“您这样……”
“叶大人。”苏鹤扬声打断了叶青玄的话:“我等负责陛下饮食起居已是忙碌,这宫中大大小小什么事不让我操心,这种事交于司马彦已是足够。”
“你!哼!”叶青玄拂袖而去。
苏鹤身为少府,与曾经的元昭相处最是多。
他可不是蜀地百姓,轻易被元昭骗了去。
他知道元昭是个什么不学无术的纨绔,自然也没把这封竹简放在心上。
至于民间传言的“当今陛下是仙人选中的人,是受神明庇佑的君王”如此云云,他只当是元昭耍的手段,可半点不信这个废物陛下能带着大夏起死回生。
“大人,那属下就去了。”司马彦恭敬地双手举高举着那卷竹简。
苏鹤回过神来,笑眯眯道:“司马大人向来是心灵手巧的,你且去做吧,到时候我会在陛下面前为您美言几句。”
司马彦回到官署中,其余人看见他也只当空气,自顾自做自己的事。
司马彦到自己屋内坐下,深吸一口气,洗净手,翻开竹简。
“制作纸张?何为纸?”他喃喃开口,看到最后,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亮!
纸!
一种轻便传阅好保存的物件。
以树浆为原料,蜀地崇山峻岭多,最不缺的就是树,这简直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如果有了纸,大臣们再也不用三车五马运送竹简,政令也能传播更远更及时,更节省了成本。
光是想,司马彦就能想到无数种好处。
他感慨地放下竹简,小心仔细地将竹简卷好,从床头柜拿出一个小盒子,将里头的珠钗发饰全都取出来,仔细将竹简放置进去。
至于珠钗发饰,他想了想,全都堆在了衣柜最里面。
“大人?”屋外婢女进来,看见司马彦的动作,立刻将房门关紧。
“小姐!您怎么将珠钗全都拿出来了!若是被人发现身份可怎么是好!”婢女连忙赶到司马彦身边,帮着将珠钗收好。
他们从国都逃难而来,老爷夫人都死在了那场变乱中,整个司马家只有小姐伪装性别在宫中逃过一劫,小艾也因服侍小姐而逃过一劫。
如今司马家只有两人相依为命,两人还掩盖着司马彦为女的事实,若是被人发现,司马一族危矣!
“小艾,我要出门去!”司马彦炯炯有神盯着小艾。
“去哪啊小姐?”
“山上!砍树!”
“啊?”
正午时分,吃过饭,司马彦就带着小艾和她手底下的官员出发前往最近的山脉中,一个个拿着镰刀锄头,雄赳赳气昂昂。
“他又去干嘛?”其余官员看着司马彦的动作表情古怪。
“谁知道,管他呢,本来司马彦就是个蠢的。”
司马彦入宫二十载,却只得了一个尚书令的职位。
其实从前宫中许多逗乐皇帝的小发明全是司马彦造出来的,可司马彦愚钝只知道埋头做事却过于耿直不懂钻营人际关系,不会说好话。
于是,现如今的少府一职,被小她十岁的苏鹤担任了去。
这边司马彦开始马不停蹄地工作,徐瑾忠也带着书童们在外行走,观测天色与山川河流走向。
正走到祭台附近,祭台附近有不少官兵值守,祭台之上,还有一片留存下来的“神迹”,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
这是陈怀仁的主意,陈怀仁道:“这金片神迹能让天下人都知道天命归于大夏,无论是谁来了蜀地,都要能看见上天的恩赐。”
这是早期的舆论宣传,元昭也随他去了。
一旁的书童好不容易有次机会能看见祭台上的金片:“哎?大人,这个好像您之前做的……”
另一个书童连忙捂嘴:“嘘!”
徐瑾忠只是看了一眼金片,便若无其事地移开目光:“好了,我们去江边看看。”
竹简中明确指出了应该如何治理蜀地水患,甚至连哪个段落该用何种方法治理都写得明明白白。
当徐瑾忠看见奔腾的闽江时,呼啸奔腾的江水涛涛,击打在江边大石上如同震雷一般。
水患治理注定凶险困难。
波涛汹涌的闽江边,百姓根本不会驻足,人烟罕至,又因为江水决堤泛滥后寸草不生,显得格外荒凉。
“若到六月,必然再次泛滥。”江边,一道男声突兀传来。
徐瑾忠看去,是一个温润如玉的青年,身上穿的是粗麻布衣,却难言面容的清隽秀雅,青年看起来至多二十岁。
与此同时,元昭脑海中响起系统自动触发的提示音[角色裴晏舟距离宿主10千米,开启裴晏舟好感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