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民宿和祠堂
“坏人!”
姜烬轻松闪开老太太的擀面杖,同时一把扶住她,避免了老太太因为惯性摔倒在地。
随后姜烬旋身后撤,只见这个满头银丝的老太太浑浊的眼睛里燃烧着莫名的怒火。
她枯瘦的手腕死死抓着擀面杖,忽然张口大骂:“坏人!你要去舀那些潭水!”
她的唾沫星子差一点喷在姜烬脸上,还带着几分陈年药草的苦味。
姜烬心灵沟通丧钟,可以确定……这个老太太不是鬼,也没有被鬼附体上身。
这时候,前方湿漉漉的石板路上,一个佝偻老人小跑过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年妇女。
老人正是之前告诉姜烬铜镜可以驱邪的那位,他也可以算姜烬的救命恩人。
老人一把抱住老太太的腰,那中年妇女则夺下擀面杖,动作熟练得像是重复过无数遍。
“对不住啊后生……唉?是你?”老人喘着粗气,他认出了姜烬,“我家老婆子她常年犯糊涂,请你别计较……”
“我没糊涂!”老太太突然尖叫,干枯的手指戳向姜烬心口,“他刚才问我潭水的事,他要去舀潭水!”
那个中年妇女轻轻拍打老太太后背:“阿嫂你看清楚,这位先生面生得很,他是个外乡人,根本不知道潭水的事情。”
她的声音温温柔柔,可姜烬注意到她拍打老太太后背的手,五指指甲的甲床也都是覆盖着奇怪的黑色物质,和那老人一样。
“谁说的!”老太太高喊道:“之前那个叫小明的,他也是外乡人!他也要来舀潭水!”
“好了,阿芝,别说了,”老人掏出手帕,给老伴擦汗:“你不是最喜欢唱戏了吗,我很久没听了,你再唱一点给我听听。”
于是,老太太突然安静下来,浑浊的眼底泛起奇异的光彩。她推开老伴的手,整了整衣襟,竟字正腔圆地唱起了粤剧: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苍老的嗓音忽而拔高,随后在“帝女花带泪上香”这句转折处,竟唱出了专业戏班的凄婉韵味。
姜烬听出这是粤剧《帝女花》唱词,他过去看过一部同名港剧。
姜烬趁机追问:“您刚才说的小明,也是外乡人?”
“后生!”老人突然厉声打断,勉强将脊背稍稍绷直,“别乱打听,找间民宿住下吧。外乡人不该在村里乱走。”他布满老年斑的手死死攥住老伴的手腕,就拉着她快速离开。
姜烬心里忽然后悔起来:我刚才躲什么呀!这擀面杖又敲不死我!要真让老太太打伤了,我不就有理由赖上这家人,打听游客守则,还有镇魂仪式的事情了?
姜烬正考虑着追上去,忽然这时一阵香风飘来,他回头一看,一个穿碎花裙,笑盈盈的年轻女子走了上来,双目上下打量着姜烬,“这位先生面生,是来旅游的,还是考察古建筑的?我家民宿刚换了新被褥,距离这里也近。要不要来看看?”
“不,我……”
“我叫阿慧。”年轻女子已经一把抓住姜烬的手,胸前的工作牌晃啊晃,“先生怎么称呼?一个人来的?”
她的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并没有那些黑色物质。
姜烬看她这自来熟的性格,或许可以通过这个女人打开突破口?
“那就先去看看也好,我叫姜烬。”
“哦,姜先生啊,好的,你跟我来。”
雨水刚停,青石板路上泛着湿漉漉的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
阿慧走在前面,碎花裙随着步伐轻轻摆动,发梢还滴着水珠。她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姜烬,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姜先生是第一次来我们村子吧?”阿慧的声音清脆,带着点刻意的热情。
“嗯,我是想考察民宿,徒步旅行到这的,这村子的风景的确不错不错。”
“那您可来对时候了,现在进入雨季末期,山里的雾气特别好看。”阿慧侧过脸,眼睛弯成月牙,“不过啊,晚上最好别出门。”
姜烬顺着问道:“为什么?不是说村子里晚上有巡夜表演吗?”
阿慧的笑容僵了一瞬,很快又恢复自然:“哎呀,就是普通提醒嘛。游客嘛,安全第一。至于这巡夜表演嘛,民国的时候,我们村子就有远近闻名的粤剧社团,那时候就开始有这传统了。不过……您最好还是别看了,年轻人现在对这个不怎么感兴趣了。”
姜烬正要继续追问,没想到阿慧忽然岔开话题:“姜先生,你有女朋友吗?”
阿慧语气轻快,像是单纯的好奇。
姜烬一怔,淡淡地回了句:“没有。”
“真的假的?”阿慧掩嘴轻笑,“你长得这么帅,肯定很多人追。”
姜烬没接话,但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柳颜的脸。
那是五天前。
“我升职了。”在她和姜烬第一次约会的咖啡厅内,她很平淡地说,“领导想好好栽培我,我接下来的目标,是去欧洲的总公司。”
姜烬当时已经听出弦外之音,点点头:“恭喜。”
“我们两个……”柳颜停顿了一下,“就到此为止吧。”
“姜先生?”阿慧的声音将姜烬拉回现实,“怎么走神了?该不会……想起前女友了吧?”
姜烬瞥了她一眼:“你倒是挺会猜。”
阿慧咯咯笑起来:“女人的直觉嘛。哦,前面就是我们的民宿了。”
姜烬忽然问道:“村里游客多吗?”
“不多。”阿慧摇头,“我们这儿偏僻,来的大多是摄影爱好者,或者……像你这样的独行客。”
姜烬注意到她说“独行客”时,语气微妙地变了变。
“像我这样的?”他故意追问。
阿慧却不再接话,只是加快脚步:“快到了,前面就是我家民宿。”
此时……
老太太被她老伴半扶半抱着,经过祠堂大门。这时候,她突然剧烈挣扎起来,推开了身边的丈夫和小姑子。
接着,老太太瞪大了浑浊的眼珠盯着眼前的祠堂大门。
“不对!这,这是哪里?”
“阿嫂,”中年妇女忙说:“这是我们村子的祠堂啊,民国那会儿就有了,我们从小就……”
“不对!”老太太枯枝般的手指笔直指向前方,“不对,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村子……什么时候有过祠堂的???”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戛然而止。
三人身后的空气突然扭曲出电视雪花般的噪点。
这个时候,这三个人身体全部僵住,一动不动。
一个模糊的人影,渐渐从噪点中浮现,随后逐步清晰化为一身橙色的环卫工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