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意图永安
下了早朝,皇帝本想去看看阿姐,然西州使节年关觐见纳贡,今日恍惚竟忘了此等重要的事。
送走的西周使节,晚上要去与南疆归来的将领同食以慰征军,自从六哥战死,每次南征的军将回朝,皇帝都要同他们用一顿膳,不知是不是为了弥补昔年对六皇子的愧疚。
待今日事闭,已是夜里,无需宫妃服侍,明崇也不想去打扰阿姐,他有些累了。
谁知阿姐竟然来了!
他阿姐素来不喜欢灰白淡色的衣服,自小他就能从人群中那些个自以为孤傲清冷穿着素白长裙,浅紫华服的宫人中认出阿姐,阿姐喜欢明艳的颜色,看了叫人觉得欢喜。
可今日确是一件素衣,像是故意气他。
长华示意魏七德遣散宫娥侍从,魏七德跟着陛下长大,自然知道陛下爱慕安国公主十年有余又过了昨日春宵,她说的话,他得听。何况长华不仅是陛下的十年青葱,也是他的多年老友。
见众人离去。
皇帝坐在书案上首说:阿姐这么晚来找朕,有事?
长华在书案前不肯再进一步跪拜回道: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前往金城寺代发修行为国祈福。
皇帝一听,怒扔了手中的笔,朱批的赤墨溅到附近几张折子上说:你要出家?就因为昨夜你就要出家?是朕哪里不好?配不上你?
长华并未起身,低着头:陛下贵为天子,臣乃北族遗孤,本就该为国为君分忧,可臣自知位为公主,不能污了皇家声誉,遂自请出宫。
皇帝:你觉得朕是天子,就不肯与朕在一起?那六哥同朕同为皇子,六哥怎么就可以?
长华惊讶小皇帝竟敢搬出六哥,思考平复道:陛下,臣与肃亲王并无私情,乃兄妹之情。
皇帝左手把玩着串珠听罢此话直接扔了出去,摔在她的面前:兄妹之情?兄妹之情你为了他习舞?为了他泣血书祈福?朕与你一同长大,你对父皇向来乖巧听话,哪有违背父皇的时候,只因他说了一句女子习舞腰肢方可松软,你不顾父皇管教也要学,你跟朕说你没有私情?那朕当年叫你去阳寿山狩猎你怎么不去?
长华在这楚宫没多少禁忌,毕竟在外人看来,她一个孤女贵为安国公主别无他求了,唯有六哥算她心中所憾,听小皇帝如此说他,长华抬起了头平视着小皇帝说:陛下无凭无据,不可擅自妄断肃亲王,肃亲王为陛下守国门拓疆土未曾有失,远征南疆时心中也只愿护卫我大楚江山万世,代代繁荣。他没有过错!
明崇见她认真,亦知道自己话说的深了,六哥确实为了他的江山把命都丢了,他不该说他。
他不出声长华没准备就此放弃续道:肃亲王出征几年来,每每与臣通信,都要提及殿下,叫臣劳心陛下平日里吃食陛下穿度,言说陛下的天子之才,此等小事不应陛下费心。
明崇见她没完了说:够了,朕知道朕不该说六哥,但你不能出宫,想都不要想!
长华此时也是怨气在心口不吐不快,直接叩拜:那陛下,赏臣一碗避子汤吧!
明崇微微皱眉,他自然知道行房后的这些事情,内外九宫他是皇帝,宠幸谁了都要留看是否有孕,不然皇家血脉外流抑或是损失都是大事,只是这碗药,他不想给,避子汤伤身,再说也未必就如此幸运,不喝在等过一月叫太医盯着不就得了。
明崇起身走到她身前去扶她起来说:阿姐,避子汤性寒极伤身体,你听话不喝这药了,朕叫太医盯紧些,若有意外再做打算也不迟。
长华被他扶起抬头看着他说:若真有意外,陛下会准许臣落了他吗?
明崇被问住了,是以,日思夜想的阿姐若能给朕生个一男半女岂不美哉。
他不说话长华又要跪拜说:求陛下赐臣一碗避子汤。
见她又跪明崇眼见着心烦一把拉起她说:朕不肯!朕倒要看看,你是不是能生出个皇子来!
长华紧盯着皇帝的眼睛,这位小皇子自小心机深沉,不似六哥明朗,现已坐稳了这皇位,他若不肯谁又能怎么样!想罢不再抵抗。
皇帝也松了手:阿姐这是想明白了?阿姐,你与朕无半点亲缘,怎么说朕封你为妃立你为后,也无大碍的。
等他说完,长华再一次跪拜:陛下若无其它事,长华回宫了。
然后起身向殿门走去。
皇帝知道她这个性子,定是想了别的计策,不然不会善罢甘休:站住!你又要做什么?
长华头也没回答道:长华为陛下臣子,自然不能有违君命,那长华就削了发在永安宫修行,佛祖慈悲,诚心即可。
说话间脚步未慢,已经出了殿门。
明崇看着脚下的串珠,心烦的一脚踢开:魏七德,送药去。
魏七德领命小跑着追了出去。
赶上了长华,魏七德忙说:公主,陛下应允了,药局已经备下药,一会就送到,公主千万别伤了自己。
长华看着魏七德,心中仍能想起六哥,这魏七德是六哥从长宫带出来的苦力,当初魏七德进了楚宫本想赚几个钱养家,因不懂规矩被罚去了长宫,偶然遇见六哥,六哥见他机灵又长得干净,就带出来养在身边,教好了规矩送给明崇做了贴身侍从。这魏七德比几人都年长,今年三十岁整了,算是看着他们长大的。
犹豫再三长华开了口:魏七德,你定要劝劝陛下,别人不知你最知。
此时她身边只有魏七德一人,长华话语间也未防范,来的时候不想两个小丫头操心,她便一人来了太极宫,现下魏七德叫侍从官都远远跟在身后。
魏七德:我劝不动啊。
长华:你不肯说吧,你最精明,总是顺着陛下的意思,哪还敢忤逆。但这次不同,我去金城寺为六哥守丧,是这阖宫上下乃至都中都知道的事情,陛下传我回来已是不妥,现又这般对我,以后可要怎么处置,这些年多少风言风语在外流传,逆党各个顶着六哥的名头生事,陛下若硬要动我,不是给了逆党缘由。
魏七德低头听着也不反驳,安国公主说的都是事实,不只是皇室姐弟相亲的秘闻,安国公主出宫为六殿下守丧,对于都中对于大楚,安国公主都已算是对肃亲王有情,何况六殿下在世的时候也是与安国公主相亲近,哪有六殿下去世刚满守丧期就叫安国公主回宫的,多少人背后说着陛下就是明抢,抢六殿下早已拥有的一切。流言猛于虎,陛下自成长至今还未做错过事,是有望载入史册的千古明君,不能因为已故的六殿下和一个北族的遗孤毁了英名。
见魏七德不否认,长华知道以他的脾气这就是同意了又说道:我看那个瑛嫔貌美聪慧又是个好生养的,魏七德你平日多将陛下往玉凉殿带带,陛下膝下无子,三个公主最年长不过五岁,另外两个都仍在襁褓之中,若是瑛嫔能一举得个皇子,进个妃位不为过,你也算是大楚的功臣。
侍从们远在身后见不到魏七德的神态,若是见到必会震惊,熟悉魏总管的人都知道,魏总管向来都是你说一个字,他都要附和着说三个字:是是是,对对对,奴才愚钝,是奴才的错,人都要卑微到尘埃里的样子。
此时与安国公主并行而走,二人相谈甚欢,魏总管竟没有附送,而是认真倾听还不时出言回答。
回了永安宫,既然魏七德答应了,那皇帝自然会甚少过来,皇帝少年心性,于他倾心的国事,外人不得置喙内宫更不能插手,但除却政事皇帝就像个孩童,哄着来就好。
汤药来的及时,长华一大口喝了下去。
腹中疼痛长华也只能忍痛装作没事一样省的两个小丫头担心。
紫衣小丫头今日换了鹅黄色的衣服,周然这丫头长的不似内外九宫的宫娥,她的样子英气重,宫娥入宫自然要选温顺的,她是长华在金城寺遇见的缘客,因与之相处有趣就带回了宫里。
长华看了一眼在厨房准备的文蓉说:昨日我可说了,要吃那个肉丝,就你做那个不知道什么东西炒的焦糊的那个。
因为有魏七德照顾,长华推拒了外人侍奉,就她们仨,吃穿用度三人倒是分工明确,长华力气大负责打扫院子劈柴烧火的力气活,文蓉温顺懂规矩,负责来往成衣局药局其他各宫,平日也做些针线活计,周然精明知道的多,永安宫的账目理事她来管,外带做厨娘,她做饭好吃极了。就是平日惯会糊弄。
午膳,文蓉做了一桌子菜,不过做的慢,最初上的菜都凉了,二人也未催促只等她说好了再开吃。
味道比在他们在鹤西峰的时候好多了。
饭后周然收拾碗筷从屋里伸出头来说:公主,文蓉把柴都用没了,你弄点备着。
长华一听即刻起身去院角劈柴,文蓉坐在不远处边做针线活边说:公主你说你身材纤瘦,哪来的这么大力气?
长华轮圆了斧头劈方柴说:我小时候学过舞技,不可多吃却要多劳,那时候练出来的。
周然收拾好了厨房也过来了:谁家舞姬能抱着香客一路跑到山腰啊。
长华手中未停:那香客虽是男子可未级弱冠消瘦的很,轻巧。
她们仨就在这永安宫中,因一宫运转事多着了,日日也是不得闲,偶尔实在无聊了,就换上宫娥的衣服偷跑去其他宫里听戏听曲,有一回还差点叫人发现。若不是魏七德帮忙可是要了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