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胎记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一
怀表里的青瓷碎片在流血。
青瓷蜷缩在黄浦江畔的废弃货舱里,看着掌心中那两片拼成心形的瓷片边缘渗出蓝色液体。液体触到皮肤时,她突然看见程墨白最后时刻的记忆:
他冲向追兵时,瓷化的左臂正在剥落。每一片坠落的瓷片都映着不同时期的她——六岁在窑厂初遇、十六岁在学堂读书、二十岁那年在苏州河边杀人...最后一片瓷片上,却是她从未见过的画面:自己穿着白大褂,正在给昏迷中的程墨白注射某种蓝色药剂。
“第三次重置...“青瓷喃喃重复着怀表上的字句,突然发现货舱铁皮上刻着奇怪的符号——那是程墨白教过她的德文电码:“记忆锚点在胎记“。
她颤抖着摸向颈后那片蝶形胎记,指尖触到的瞬间,整座货舱突然剧烈摇晃。墙上的锈屑簌簌落下,组成了1932年景德镇的地图。地图上七个红点连成的曲线,正是她血管中氧化钴的分布轨迹!
二
法租界古董店的老板娘是个戴翡翠耳坠的俄国女人。
“程医生留在这里的东西。“她推来个哥窑开片纹的匣子,“只能在你听见瓷器哭声时打开。“
青瓷愣神的功夫,老板娘突然用银簪刺破她指尖。血珠滴在匣子上的瞬间,那些冰裂纹竟然开始流动重组,最后拼出个模糊的日期:1943.04.07。
匣子里是七卷微型胶卷,每卷都用天青釉包裹着。青瓷对着煤油灯查看第一卷时,胶卷上的氧化钴在高温下显影——那是程墨白的手术笔记,记载着如何在人体内植入瓷片记忆载体。最骇人的是插图部分:解剖图上的心脏位置,赫然画着她那枚青瓷胸针!
“你父亲改良了曜变天目釉。“老板娘突然说俄语,“把记忆烧进瓷器的晶相结构...“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三长两短的敲门声。老板娘脸色骤变,迅速将青瓷推进暗道:“去找犹太医生戈德堡,告诉他'第37次月相不对'!“
暗道闭合前,青瓷看见老板娘从柜台下抽出把釉里红手枪——枪柄形状与她胎记一模一样。
三
戈德堡医生的诊所藏在HK区的犹太教堂地下。
这个白发老者检查她胎记时,用的不是医疗器械,而是件钧窑瓷器的碎片。当碎片贴近皮肤,青瓷突然听见程墨白的声音:
“记忆移植会产生情感回声...“
声音戛然而止。戈德堡指着X光片上的阴影——她颈椎处的骨缝里,竟然嵌着七枚微型瓷片!每片上都刻着德文数字,组合起来正是怀表上那个日期。
“这是记忆阻断器。“老医生用镊子夹出第一枚瓷片,“你父亲设计的保险装置...“
瓷片离开身体的刹那,青瓷如遭雷击。她看见1932年的真相:根本没有所谓的“姐姐“,走进窑炉的就是她自己!而程墨白冲进火场救她时,两人都被掺了氧化钴的釉料灼伤——这才是他们身上青蓝色胎记的来源!
“第37次...“戈德堡叹息着取出第二枚瓷片,“是指记忆轮回的次数。“
四
青瓷在苏州河畔呕吐起来。
随着第三枚瓷片取出,更多记忆碎片涌入脑海:程墨白根本不是人类,而是她父亲用瓷土和死人神经元培育的载体!每次死亡后,他都会在新的瓷俑身体里重生,但记忆会重置。直到第37次实验,他才开始保留片段记忆...
河面飘来张残破的《申报》,1943年4月7日的头条新闻突然变得清晰:
“著名陶瓷学家沈某遭暗杀,疑与日军'釉料武器'计划有关“
配图正是她父亲倒在血泊中,手中紧握着她现在佩戴的青瓷胸针。而站在尸体旁的年轻军官,赫然长着佐藤博士的脸!
最恐怖的记忆在第七枚瓷片取出时降临。青瓷看见自己穿着白大褂,正在给瓷俑状态的程墨白做最后调试。墙上日历显示1937年,而她手中的笔记本上写着:
“若第37次载体仍无法唤醒皎皎记忆,则启动最终方案——将我的意识移植进女儿身体“
货舱外突然传来整齐的皮靴声。青瓷低头看着水中倒影,发现自己右眼不知何时已变成程墨白那种瓷化状态。而怀中匣子里的七卷胶卷,正在自动播放第36次轮回的结局:
程墨白瓷化的身体在黄浦江码头碎裂,每一片碎瓷上都映着同一个画面——她在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