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章 不治之症(求收藏!)
众人守在屋外的,神色各异。
谁也没有想到,大明军中第一人徐达居然在大宴上突然病倒。
朱元璋站在人群首位,脸色铁青,无人知晓他心里在想什么。
胡惟庸的处境很尴尬,因为徐达是喝了他敬的酒晕倒的,以至于有人认为是他害了徐达。
因为徐达还兼任右丞相。
徐达出了意外,胡惟庸正好接任右丞相一职。
胡惟庸也很憋屈,他刚升任参知政事,就算他惦记右丞相之位,也不会表现的这样明显。
李善长来到胡惟庸身边,低声道:“不要在意流言蜚语,相信魏国公吉人自有天相。”
胡惟庸叹气:“是啊,只有魏国公无恙才能还下官清白。”
李善长拍了拍胡惟庸的肩膀以示安慰。
这时御医从殿内走出来,朱元璋第一时间开口:“魏国公怎么样?”
御医道:“回陛下,魏国公他……”
“他怎么了?”
“魏国公所患的是背疽之症。”
此话一出,众人脸色无不大变。
背疽在这个时代,属于不治之症。
朱元璋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大怒道:“天德身子骨一向健壮,怎么会患有背疽之症,定是你诊断错了。去!给咱重新诊断!”
“陛下。”
御医拱手道:“魏国公常年征战,身上大小伤口无数,当时军中条件有限未能及时处理,如今伤口溃烂引发背疽。
患有背疽之症,不可饮酒以及发物,魏国公又未忌口,这才导致病情急转恶化,这才有今日昏厥。”
朱元璋面黑如铁,问道:“可有医治方法?”
御医小心翼翼抬头看向朱元璋:“臣尽力而为。”
“咱要的不是尽力,咱要的治好他。”
“臣,无能!”
御医跪在地上。
“庸医,庸医!”朱元璋气得一脚踹翻御医,咆哮大吼:“把这庸医拉出去砍了!”
“皇上饶命!”
御医恐慌求饶,但是在场之人无人敢求情。
“皇上。”
这时,徐达在人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朱元璋连忙上去:“天德,你怎么起来了,快回屋里休息。”
徐达:“皇上,臣的身子臣知道,御医已经尽力,还请陛下饶他不死。”
朱元璋回头看着御医:“还不滚!”
御医对着两人磕头:“谢皇上不杀之恩,谢魏国公救命之恩。”
“天德,你别管这个庸医,他就是胡说八道。”
“咱立刻就下旨,召集天下名医为你治病。”
徐达脸色惨白地摇摇了头:“皇上,不用折腾了,这都是命,臣这辈子能跟随皇上,臣,知足了。”
朱元璋闻言身体微微晃动,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堵塞。
他虽然冷酷无情,但是他与徐达相识多年,君臣相处也非常融洽,最关键是徐达懂进退,与朝中大臣保持距离,不参与朝中斗争。
现在想到徐达命不久矣,他不禁心生悲意。
朱元璋对着众大臣挥手:“你们退下吧,不要打扰魏国公养病。”
“是。”
众人神色复杂退却。
但是他们各有心思,因为徐达一死,朝廷中的局势将会改变。
在场的大臣离的差不多,李文忠去而复返:“皇上,臣有话要说。”
朱元璋道:“有什么话回去再说,不要打扰天德休息。”
“臣要说的正是魏国公的病。”
李文忠说道:“皇上,臣以为,不如让陈正试试。”
“他?”
朱元璋脑海里又浮现出陈正可恶的嘴脸。
李文章道:“当日在军中,昌祖受了致命重伤,就是陈正将他从鬼门关救回来。魏国公所患背疽之症虽然无药可治,但是陈正总能弄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你说的没错,咱怎么险些忘了那个臭小子。”
朱元璋频频点头。
“昌祖是外伤,臣这是背疽,两者完全不同,还是别为难他了。”徐达心里并不乐观。
李文忠道:“魏国公,试一试也无妨,说不定那小子能治。”
“好吧。”
徐达心里也升起了一丝希望。
第二日早上。
一辆马车从魏国公府后门悄然出发。
“爹,我们为什么要走后门?”
马车里面,一位妙龄少女开口,月白色的襦裙裹着纤巧身姿,腰间处银线修的腰带扎在腰上,显得盈盈一握。国色天香的脸蛋,睫毛微微发颤,带着一丝忧愁。
少女正是徐达的大女儿徐妙云。
徐达身着灰色布衣,脸色依然苍白:“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出行自然要谨慎一些。”
“爹,那位陈公子真的能治好你的病吗?”徐妙云红唇轻启。
徐达摇摇头:“不清楚,不过他是个有本事的人。”
徐妙云贝齿咬住嘴唇,两行清泪划过脸庞。
“乖女儿,好端端的你怎么哭了。”徐达拿出手帕,亲昵地给她擦拭泪痕。
徐妙云轻泣:“爹,我没事,我就是心里难受。”
“别难受,爹这一生该的享已经享了,对生死早已看淡,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几个。”
徐达叹了口气,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叹气道:“若是还有什么遗憾,就是没有给你找到一个好人家,亲自为你筹备嫁妆。”
“爹。”徐妙云眼泪更是止不住。
“乖,别哭了,哭红了眼睛就不漂亮了。”徐达打趣道。
徐妙云虽忍住了眼泪,眼里的哀愁依旧不散。
马车出了城,很快就到了陈正的庄园,李文忠和朱元璋早已等候。
“皇上,您怎么也来了?”
徐达看见朱元璋,神色惶恐,连忙跪拜。
朱元璋道:“你身体有恙,不用多礼,事关你的生死,咱还是放心不下。”
“臣,臣……”徐达感动的无法言喻。
“民女拜见皇上。”
徐妙云连忙下车,她右手叠在左手上方,放在左腰侧,双腿微曲,向朱元璋行了个万福礼。
朱元璋面带笑容:“徐丫头都长成大姑娘了,我们也老了。”
看着眼前如花似玉的徐妙云,朱元璋不禁想起自家的老四。
若是两人能……朱元璋随即狠狠地鄙视自己,就他家的混账老四怎么配得上老徐家的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