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铁面柔情
“宋铁面,骂完人,吃饱了就想跑?”李清棠跟在他身后,脸色不悦的说道,刚才她也好奇村庄所发生的事情,没来得及找他算账,这厮又跑了。
“你离开县衙厢房这么久,稚童会不会出问题?”宋观询问道,并未回答她,继续说道:“若不是儒家有法门可以使稚童安定,自然不会让你看管,记住你是嫌疑犯。”
“你可以上报天刑司羁押我。”李清棠应声道。
宋观并未理会她,他只是不想惹麻烦而已,若真是上报天刑司,怕先来的不是天刑司的人,反而是社稷学宫的人。
周家庄。
宋观远远就听到吵杂的声音,捕快们也在现场维持秩序,将械斗的双方拉开,并未让事情继续恶化。
“什么情况?”宋观问捕快。
“宋大人......”捕快见到宋观,略显意外,一五一十将周家庄所发生的事情告知他。
原是两户人家因为耕地问题大打出手,而后其他房的兄弟也来帮忙,造成接近三十余人的械斗,得亏县衙捕快及时出现,阻止这场械斗,不然后果不可想象。
“好,我知道了,我去老周家中看看情况,你们辛苦些了,回头我请大家吃酒。”宋观点了点头,朝着老周家走去。
捕快微怔,以为见鬼了,但还是心情舒畅的笑着感谢宋观。
宋观走进老周家中,看着老周和小周,已经是鼻青脸肿,正在用衣角擦拭脸上的鲜血,嘴里还不断咕哝着,随时随地打回去。
“老周,你们两个人能打得过别人吗?”宋观先是盯着老周,他从老周的身上看出了一丝戾气,全然没有往日的一团和气的待人待物,更像是老兵痞,小一会,这才出声的询问道。
老周见到宋观,紧张慌乱的手足无措,解释道:“宋大人,你怎么来了!”然后,立即控诉道:“大人,那周二虎仗势欺人,他们那房壮丁多,欺负我们,争抢占我们的地方,这口气我们咽不下。”
“老周,据我了解,你们周家庄的地早就清丈完成,官府造册登记,此事你们也都同意画押,怎么会翻出这事来闹?”宋观看着老周,当即说道。
最主要的是在原主的记忆中,老周对于自己丈量清亩的土地非常满意,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的纠纷。
这才是他非常好奇的事情,况且刚才观察老周的状态,很不对劲。
“呃......”老周愕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宋观就当即知道,后面再如何询问,也徒劳而已,转身对着女眷说道:“你们看着点,别让他们再出去闹事了。”
“嗯,好,宋大人!”女眷惧惊的点头。
宋观走出老周家,而后又辗转去周二虎以及另外发生械斗的几户人家,几乎都是毫无征兆的发生口角,而且精神状态都不对劲,像是换了魂一样。
“你们盯着,现今连年干旱,许多庄稼颗粒无收,乡民也不好过,你们不要激化矛盾。”宋观认真叮嘱道。
“遵命,宋大人。”捕快微低头抱拳。
李清棠听着宋观叮嘱话语,略微动容,宋铁面素来执法无情,律令无义,竟然有如此柔情一面。
宋观点头,若有所思的走出周家庄,路上,他看了一眼李清棠,询问道:“你看出什么来了?”
“宋铁面大人,那你看出什么来了?”李清棠与之对视,当即反问道。
“他们应该是被什么东西影响了神魂。”宋观淡淡一笑说道。
“宋大人,我以为你会藏拙,让我有些意外,我要是不说出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显得太小家子气了?”李清棠疑惑的看着他。
“大不了,我明早请你吃豆花。”宋观依旧笑容。
李清棠脸色一僵,气哼一声说道:“宋铁面,你这算盘都嘣到京畿了,一碗豆花就想打发我吗?”
“你现在是嫌疑犯,我这是给你洗脱嫌疑的机会,有台阶就赶紧下,你还真想社稷学宫的人来捞你?”宋观摇了摇头,笑道:“那是丢你们儒家的脸。”
“他们的状态,倒是跟稚童有几分相似。”李清棠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哦?......宋观眼神中闪过一抹疑惑,“莫非二者之间存在联系?看来,得去渭水桥看看情况。”
李清棠不可置否的点头,“应该存在某些关系。”
走了两步,宋观顿了顿回身问道:“稚童在县衙,会不会出问题?”
“短时间内不会。”李清棠非常自信。
宋观放心的前往渭水桥,而且有李清棠作为掩护,可以借机调查父亲的案件,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李清棠自然依旧以嫌疑犯的身份随行,恰好她也没有更好的借口在他身边调查,宋观这是及时雨。
可谓是各怀鬼胎。
......
渭水桥。
公输璇手里提着布包,里面是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站在渭水桥边,等着前来修桥的乡民,这是给他们准备的早饭。
好一会才稀疏疏来了人,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十余人,各个脸色也都非常的难看。
公输璇见到这一幕,心里也非常难受,同时也非常能够理解乡民们,遭遇昨天的事情,大家都害怕,还敢来修桥,简直就是在干脑袋别裤腰带的活。
“公输姑娘,遇上昨天的事情,实在没多少人敢过来了。”
“我们本来都商议说不来了,但公输姑娘平日里帮我们乡里村庄修缮农具,从未收过任何财物,我们心过不去......”
“是啊......”
“......”
看着乡民脸上的忧虑,公输璇点了点头,笑着的说道:“我懂,毕竟遇上那么些事情,谁都害怕,这是馒头,大家先吃,能干多少,我们干多少。”
“谢谢,公输姑娘!”
“谢谢!”
“......”
乡民们接过白面馒头,纷纷吃了起来。
公输璇手里也拿着个白面馒头,坐在桥头,看着渭水桥,啃了起来,心中却想着父亲在渭水桥上留下金文究竟有什么含义。
这时候。
乡民们不由得发生口角,而后大打出手。
公输璇紧锁眉头的看着这一幕,
这是怎么回事?
乡民们都是渭水桥附近村庄的人,相互之间多多少少有些关系,相处和睦,修桥这么久,口角虽有,可无伤大雅,根本不会发展到大打出手的地步。
公输璇立即阻拦。
这时候,
宋观、李清棠到了渭水桥,也恰好看到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