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我考上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期中考试前的夜晚,512宿舍灯火通明。赵家豪戴着降噪耳机对着笔记本电脑奋战,李斌的床铺上传来均匀的鼾声,而陈晓阳的台灯依然亮着,照亮了他面前摊开的五本教材和密密麻麻的笔记。

凌晨两点,陈晓阳揉了揉酸胀的眼睛。胃部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他皱了皱眉,吞下两片从校医院开的胃药。这已经是今晚第三次了,药片似乎失去了效力。

“还没睡?“赵家豪突然摘下耳机,转头问道。

陈晓阳摇摇头:“再看一会儿。“

“你已经连续三晚只睡四个小时了。“赵家豪站起身,走到陈晓阳身边,翻了翻他的笔记,“老天,你把整本书都抄下来了吗?“

陈晓阳苦笑:“我基础差,只能多花时间。“

“但你不能把自己累垮。“赵家豪难得严肃,“明天就考试了,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

陈晓阳点点头,却继续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赵家豪叹了口气,回到自己床上。

清晨六点,陈晓阳早早起床,又复习了一遍重点。他的脸色苍白,眼下挂着浓重的黑眼圈,胃痛时隐时现。早餐他只喝了一碗粥,就匆匆赶往考场。

教育心理学是期中第一科。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翻卷子和写字的沙沙声。陈晓阳拿到试卷后快速浏览了一遍,稍微松了口气——大部分题目他都复习过。

然而,就在他写到第三道大题时,一阵剧烈的绞痛突然从腹部袭来。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后背,握着笔的手开始发抖。眼前的字母变得模糊不清,耳边响起嗡嗡的杂音。

“同学,你没事吧?“监考老师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陈晓阳想回答,却发现自己说不出话。他试图站起来,双腿却像棉花一样无力。下一秒,他感到自己向前栽去,然后是一片黑暗。

消毒水的气味。这是陈晓阳恢复意识时的第一感觉。他缓缓睁开眼睛,看到一片雪白的天花板和一个晃动的吊瓶。

“醒了?“一个熟悉的女声响起。

陈晓阳艰难地转过头,看到苏晴坐在病床边,手里捧着一本书。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

“我...这是哪里?“陈晓阳的声音嘶哑。

“校医院。“苏晴放下书,倒了杯水递给他,“你在考场上晕倒了,急性肠胃炎伴脱水。医生说你是过度疲劳加上饮食不规律。“

陈晓阳猛地想起什么:“考试!我还没写完...“

“别担心那个了。“苏晴按住他想坐起来的动作,“监考老师允许你病好后补考。现在你需要休息。“

陈晓阳这才注意到自己手上插着输液管,胃部依然隐隐作痛。病房里只有他们两人,窗外传来远处操场上学生的喧闹声。

“现在几点了?赵家豪呢?“他问道。

“下午三点。“苏晴看了看手表,“赵家豪去上课了,他守了你一上午,我刚来接班。“

陈晓阳这才意识到苏晴一定翘课了:“你不用上课吗?“

“下午就两节选修课,不重要。“苏晴轻描淡写地说,但陈晓阳知道她从不轻视任何课程,“饿了吗?医生说你可以吃点流食,我买了粥。“

她打开保温桶,一股香甜的南瓜粥气味飘出来。陈晓阳突然感到一阵鼻酸——在家乡,每次生病母亲也会给他熬南瓜粥。

“谢谢。“他低声说,接过粥碗时手指不小心碰到了苏晴的指尖,一阵微妙的触电感让他差点拿不稳碗。

苏晴似乎没注意到这个小插曲,她打开书包:“我带了笔记,等你感觉好点可以看看。不过现在先吃饭。“

陈晓阳小口喝着粥,胃部渐渐暖和起来。他偷偷观察苏晴的侧脸——她今天把头发扎成了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弧度优美的下巴线条。阳光在她的睫毛上跳跃,投下细小的阴影。

“你老家在哪里?“苏晴突然问道,打断了陈晓阳的偷看。

“湘西,一个叫青岩的小镇。“陈晓阳放下空碗,“听说过吗?“

苏晴摇摇头:“那里什么样?“

“四面环山,镇子中间有一条小河,水特别清。“陈晓阳不自觉地微笑起来,“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在河里游泳、抓鱼。冬天山上会下雪,白茫茫一片,很美。“

“听起来像童话。“苏晴托着腮帮子,“我从小在长沙长大,除了旅游没见过真正的乡村。“

“等有机会,我带你去看看。“话一出口陈晓阳就后悔了——这听起来太像邀请,而且他家乡那么穷,有什么好看的?

但苏晴眼睛一亮:“真的吗?一言为定!“

他们相视一笑,病房里的气氛突然轻松起来。

“对了,你小时候什么样?“陈晓阳问道,“一定是那种拿满分的好学生吧?“

苏晴做了个鬼脸:“才不是。我小学时可调皮了,有次还把青蛙放进班主任的抽屉里。“

“不可能!“陈晓阳瞪大眼睛,无法想象现在这个温文尔雅的学姐会有这样的童年。

“真的!“苏晴笑起来,“因为我爸是老师,我从小就反叛所有'老师该有的样子'。直到初中遇到一位语文老师,她让我明白教育可以很有趣,从那以后我才开始认真学习。“

陈晓阳听得入神,苏晴继续讲述她的成长故事,时而夸张地模仿某位老师的口头禅,时而吐槽学校里的奇葩规定。在她的描述中,长沙的校园生活显得那么丰富多彩,与陈晓阳在山区学校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奇妙地有着相似的青春烦恼。

傍晚,赵家豪风风火火地闯进病房,手里拎着一大袋水果和零食:“勇士!听说你单挑期中考试结果两败俱伤?“

苏晴皱起眉:“病人不能吃这些。“

“这是给我自己准备的。“赵家豪大咧咧地坐在床尾,“陪床可是体力活。对了,苏学姐,你可以撤了,我来接班。“

苏晴看了看手表:“那我先回去,明天再来。“她收拾好书本,对陈晓阳轻声说,“好好休息,别想考试的事。“

她离开后,赵家豪挑了挑眉:“进展不错啊?“

“什么进展?“陈晓阳假装不懂。

“装,继续装。“赵家豪剥了根香蕉,“全校都知道教育系的苏晴有多难追,多少学长铩羽而归。结果人家主动来医院照顾你?“

陈晓阳感到脸上一热:“她只是...善良而已。“

“得了吧。“赵家豪翻了个白眼,“不过说真的,你得注意身体。医生说你严重营养不良,你是不是经常不吃饭?“

陈晓阳沉默了一会儿:“食堂有点贵。“

“我就知道!“赵家豪一拍大腿,“从明天起,你跟我一起吃饭,我有校园卡补贴,根本用不完。“

陈晓阳想拒绝,但看到赵家豪不容商量的表情,最终点了点头。

三天后,陈晓阳出院回到宿舍。补考很顺利,但他的身体仍然虚弱。令他意外的是,回校第一天,苏晴就出现在宿舍楼下,手里拎着一个保温盒。

“我妈熬的汤,对肠胃好。“她将保温盒塞给陈晓阳,“记得趁热喝。“

陈晓阳接过还温热的保温盒,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替我谢谢阿姨。“

“你自己谢吧。“苏晴笑了,“她邀请你周末来我家吃饭。我爸听说你参加周教授的课题,很想见见你。“

陈晓阳差点把保温盒掉在地上:“去...你家?“

“别紧张,就是普通家宴。“苏晴眨眨眼,“我爸妈很随和的。“

回到宿舍,陈晓阳打开保温盒,浓郁的鸡汤香气立刻充满了房间。汤里漂浮着枸杞、红枣和一些他不认识的中药材。他小心地喝了一口,鲜美的滋味让他想起母亲的手艺。

期中考试成绩在一周后公布。陈晓阳的教育心理学得了78分,在班里处于中游。虽然不算出色,但对于缺考一场的他来说已经不错。更令他惊喜的是,周教授在课堂上特别表扬了他的期中论文。

“陈晓阳同学的论文虽然理论分析不够深入,但有难得的田野气息。“周教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他对乡村学校师生关系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教科书上没有的鲜活案例。“

下课后,几个同学围过来向陈晓阳请教论文写作技巧。这是他入学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同学的认可,一时有些不适应。苏晴站在人群外围,对他竖起大拇指,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要明媚。

当天晚上,学生会招新海报贴满了校园公告栏。赵家豪拉着陈晓阳去报名:“你必须参加,这对综合素质测评有加分!“

“我什么特长都没有,能进什么部门?“陈晓阳看着五花八门的部门列表,一头雾水。

“实践部吧,他们经常组织支教活动,适合你。“赵家豪已经填好了报名表,“我报外联部,李斌去了技术部。“

陈晓阳犹豫地看着报名表,脑海中浮现出苏晴说过的话:“大学不只是学习,还有更多可能性。“

他深吸一口气,在报名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面试在周末举行。实践部的面试官是一位大三学长和一位大二学姐。他们问陈晓阳为什么想加入实践部。

“我来自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亲身体验过城乡教育差距。“陈晓阳的声音逐渐坚定,“如果有机会参与支教活动,我想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

面试结束后,学长特意叫住他:“你的经历很特别,我们需要你这样有真实体验的人。“

两天后,录取名单公布,陈晓阳赫然在列。赵家豪也成功进入了外联部,当晚就拉着陈晓阳去校外小餐馆庆祝。

“为我们的学生会生涯干杯!“赵家豪举起可乐罐。

陈晓阳笑着碰了碰杯,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明天要去苏晴家吃饭,我该带什么礼物?“

“第一次去女生家?“赵家豪挤眉弄眼,“简单点,水果就行。别太贵重,显得太刻意。“

第二天下午,陈晓阳在校门口与苏晴会合,手里拎着一袋精心挑选的苹果。他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一件浅蓝色衬衫和黑色休闲裤,都是入学前母亲特意为他买的。

“紧张?“苏晴注意到陈晓阳紧绷的下颌线。

“有点。“陈晓阳老实承认,“我从没去过城里同学家。“

苏晴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放轻松,我爸妈一定会喜欢你的。“

苏晴家住在岳麓区一个安静的小区,不算豪华但很温馨。开门的是苏母,一位和蔼的中年女性,眉眼间有苏晴的影子。

“这就是晓阳吧?快请进。“苏母热情地招呼道,“老苏,客人来了!“

苏父从书房走出来,戴着眼镜,身材瘦高,浑身散发着学者的气质。陈晓阳拘谨地问好,递上水果。

“听晴晴说你参加了周教授的课题?“餐桌上,苏父问道。

陈晓阳点点头:“关于乡村教师流动性的研究。“

“这个问题很复杂。“苏父推了推眼镜,“你怎么看?“

接下来的晚餐时间变成了一场小型学术讨论。苏父的问题犀利而专业,陈晓阳起初紧张得语无伦次,但随着话题深入,他渐渐找回了在读书会上的状态,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了几点看法,甚至敢于反驳苏父的一些观点。

令他意外的是,苏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显得很高兴:“有独立思考能力,很好!周教授眼光不错。“

饭后,苏晴带陈晓阳参观自己的书房。书架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摆满了各类书籍。陈晓阳注意到一个相框,里面是年轻时的苏父站在一所简陋的乡村学校前,身边围着一群孩子。

“你爸在乡村教过书?“陈晓阳惊讶地问。

苏晴点点头:“那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只待了一年,但他说那是他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

回家的路上,陈晓阳一直想着那张照片。夜色中的长沙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与他家乡的寂静山路截然不同。但此刻,他感到这两个世界之间似乎有了一座看不见的桥梁。

“想什么呢?“苏晴问。

“我在想...“陈晓阳顿了顿,“也许城乡差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本质上,我们都追求同样的东西。“

苏晴若有所思地看着他:“这就是为什么周教授看重你的视角。你能够连接不同的世界。“

回到宿舍,赵家豪迫不及待地询问见面情况。陈晓阳简单描述后,赵家豪吹了声口哨:“见家长了?进度神速啊!“

“别胡说。“陈晓阳脸红了,“就是普通吃饭。“

但他心里知道,这次拜访确实改变了一些东西。他不再只是一个来自山村的贫困生,而是一个正在找到自己声音的年轻人。而这一切,都与苏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