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予与琯香在武昌[一],一时名流硕士,共相往还。兰台先生署[二]中,如顾剑峰[三](日新)、余铁香[四](鼎)、吴雪锋[五](国宝),皆为入幕之宾。先君署中,则江阴[六]王侪峤[七]先生(苏)主持风雅。予尝约同人作秋声诗社,黄谷原[八](均)、周筑东[九](山)、史荔洲[十](福臻),朝夕过从,吟咏唱酬,殆无虚日。坛坫[十一]之盛,至今楚人能言之也。惟汉阳[十二]常芝仙[十三](道性)屡招不至,先君去世后,始来舟中订交。
注:
[一]武昌:即湖北武昌府(今湖北武汉市)。
[二]署:办公机关。
[三]顾剑峰:即顾日新(1763—1823),号剑峰,江苏吴江(今苏州)人。嘉庆贡生,客游公卿间,曾入武昌胭脂山“藏诗坞”诗社。著有《寸心楼诗集》。
[四]余铁香:即余鼎(1779—1825),字铁香,号伯溉,江西新建人。诸生。师事恽敬,受古文法。道光初,楚北鹾使、满洲德丰延主蕲州书院。著有《归朴堂诗钞》。
[五]吴雪锋:不详。
[六]江阴:即江苏常州府江阴县(今江苏无锡市江阴市)。
[七]王侪峤:即王苏(1763—1816),字侪峤,号延庚,江苏江阴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擢湖广监察御史,后任河南卫辉府知府。著有《试畯堂诗集》。王芑孙序其诗集曰:“其为人刚中有守,介特无所依,不随形势为燥湿,而所作情辞婉约,吐纳风流,不类其为人。”
[八]黄谷原:即黄均(1775—1850),字上琓,号谷原、香畴、墨华居士、墨华庵主,江苏元和(今苏州)人。画家,于武昌胭脂山筑小园,居二十年。著有《墨华庵吟稿》。
[九]周筑东:即周山,生卒年不详,字筑东,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幕游湖北,工诗,善画梅。著有《芙蓉山馆集》。
[十]史荔洲:即史福臻,生卒年不详,字会五,一字荔洲,江苏阳湖(今常州)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官安徽太和县教谕。少时好雄奇瑰丽之作,后以抒写性灵,淡泊自得为宗。著有《荔洲吟稿》。
[十一]坛坫(diàn):会盟的坛台,引申为文坛。
[十二]汉阳:即湖北汉阳府汉阳县(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
[十三]常芝仙:即常道性,生卒年不详,一作性道,字芝仙,安徽芜湖人,后迁汉皋(今湖北汉口)。精鉴赏,工翰墨,与黄均为莫逆交。
笺:
《红蕉吟馆诗存》卷八《寄章琯香(炜)》:
忆昔相逢日,南楼侍宦年。豪华两公子,风雅一时传。官舍江城共,冠裳盛地联。胭脂山路熟(道署山名),芳草画堂偏(皋署堂名)。结伴观经史,谈心厌管弦。寒灯分焰碧,残雪绘图鲜(予与琯香读书藏诗坞,会大雪,约黄谷原作图,图中有我三人小影)。四座惊余论,群公诵短篇。隔亭频问枣,跨鹤欲登仙。听雨晴川畔,停舟大别前。情怀增渺渺,裘马望翩翩。棣种花兄弟,行分雁后先。埙篪非异调,胶漆自同坚。岂料三生契,刚余半载缘。大椿悲陨折,孤鸟泣泛涟。舟荷尧夫麦,囊倾元振钱。麻衣沾别泪,素旐指归鞭。读礼方居里,携家再入燕。侨居欣路近,重会更情专。买宅邻东郭,栽花汲井泉。秋风催酿酒,夜月照开筵。折柬同呼友,传题共劈笺。鲍昭(子坚)文灿烂,吴质(春帆)赋缠绵。铩羽君先返,持筹我未贤。千金随手尽,万贯失腰缠。纳粟随诸子,应官备散员。头衔莲座近,心事鹊华巅。佐县姜山集,哦松大海边。簿书欣简率,诗酒得流连。种树花成幄,堆山石数拳。迎霜蔬脆美,坠露果轻圆。父老分瓜芋,鱼虾买市廛。不随人俯仰,时与我周旋。桃李盈门种,诗文按月编。束脩花似锦,奖励笔如椽(予在姜山,设立官学,按月试文,列前茅者,以笔酬之)。不负成材意,都能夺锦还(门人于梦锡、苏肇脩、迟衍灏辈,接踵入泮)。岂惟敦习俗,藉此谢喧阗。一纸题名到,经时望眼穿。文章真有价,姓字喜高悬。柳汁三春嫩,樱桃九宴全。秋官丹陛重,郎署白云镌。吾子真名士,相如可并肩。入赀原偶尔,献赋又腾骞(琯香援例为郎中,成进士,后得旨以原官即用)。他日持文柄,乘骢到海天。步行如肯下,手版定容捐。富贵非能强,升沉亦偶然。顺风须振翮,勇退或归田。夙爱江南好,思将孥累迁。倘能挂冠去,常此枕蓑眠。白下君安宅,青溪我泛船。结邻姑有待,恨别倩谁宣。芳讯疏三载,修途阻二千。萱苏缄郑重,鱼雁祝安便。尺素频通否,分阴各勉旃。名山千载事,莫使世荣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