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阿塞拜疆简况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Respublikasɪ;英语:Republic of Azerbaijan)位于南高加索地区东南部,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是该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阿塞拜疆东部与里海相接,北部与俄罗斯相邻,西部与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相邻,南部与伊朗和土耳其相邻。“阿塞拜疆以及整个高加索地区属于西南亚,而在一些美国史料中阿塞拜疆则被视为中东国家,但是因为大高加索山脉为亚欧分界线,所以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属于东欧,另一部分领土属于西亚。”[1]
“阿塞拜疆”一词,据说源于阿拉伯语,意为“火之国”。阿塞拜疆部族形成于公元11—13世纪。13—16世纪屡遭外族入侵和瓜分。16—18世纪受伊朗萨法维王朝统治。18世纪中期分裂为十几个封建小国。19世纪30年代,北阿塞拜疆(现阿塞拜疆共和国)被并入沙俄。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巴库公社。1918年5月28日,阿资产阶级宣告成立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1920年4月28日被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取代。1922年3月12日加入南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该联邦共和国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改为直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10月18日正式独立。[2]
由于苏联行政区域的划分,阿塞拜疆被分为大小两块,其中“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不与阿塞拜疆其他领土相连,而被亚美尼亚、伊朗和土耳其包围,成为一块事实上的飞地。同样也是由于苏联的行政区域划分问题,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的“纳卡问题”成为地区难解的死结。总面积4400平方公里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亚美尼亚语:;阿塞拜疆语:Dağlɪq Qarabağ;英语:Nagorno-Karabakh,以下简称“纳卡地区”),其实并不与亚美尼亚接壤,由于其18万人口中,亚美尼亚族人占绝大多数,因此亚美尼亚对其始终有领土诉求。[3]
苏联解体导致阿塞拜疆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生动荡。与邻国亚美尼亚发生战争后,原来的经济体系被破坏,工厂停工、破产,铁路停运,农场解散后土地的荒芜等使阿塞拜疆国民经济急速下滑,新发行的货币连年贬值。1991—1993年,整个国家一片萧条破败景象。1993年后,阿塞拜疆原领导人盖达尔·阿利耶夫(Heydar Aliyev)重新掌权,出任总统。在此后的4年里,阿塞拜疆逐步平息内乱,并与亚美尼亚实现停火,国内恢复正常秩序,人民生活开始逐渐改善。2003—2013年,阿塞拜疆GDP年均增速达1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独联体第三,被称为“南高加索发展的火车头”。2016年由于全球经济持续萎靡、国际油价低位徘徊、独联体国家经济衰退等因素,阿塞拜疆经济遭受复杂严峻挑战。2017年,阿塞拜疆经济触底反弹,开始缓慢复苏,GDP同比增长0.1%。2018年,阿塞拜疆经济发展企稳回暖,GDP同比增长1.4%。2019年,阿塞拜疆经济增长继续保持良好势头,GDP同比增长2.2%。[4]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GDP有所回落,增速为-4.3%。2021年GDP为546.22亿美元,增速0.0568%。
截至2021年年底,阿塞拜疆全国总人口1014万人,城市人口约占53.2%,首都巴库市常住人口约300万人。从2000年起,石油、天然气的大量开采和出口使得该国经济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人口增长。1996—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婴儿出生数量与结婚数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88。阿塞拜疆人口变化有两大特征:一是从年龄构成上来看,劳动力人口显著增加;二是2000年以后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5]虽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但10岁以下的人口增长速度仍远远低于劳动力人口增长速度。据估算,2030年前后该国人口将出现负增长,老龄化社会也将随之到来。
[1] 王利众等编:《“一带一路”国别概览:阿塞拜疆》,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页。
[2] 《2020年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阿塞拜疆》,2020年12月25日,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zchj/zcfg/159430.htm。
[3] 《“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研究之阿塞拜疆》,中国网,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39_130239.html。
[4] 《2020年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阿塞拜疆》,2020年12月25日,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zchj/zcfg/159430.htm。
[5] [日]田畑朋子:《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人口动态》,《西伯利亚研究》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