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好像是大清朝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初六,天蒙蒙亮儿,蓝雁容含泪送走了古文元。那年她25岁。从那时起,他们夫妻就天各一方了。古文元离家之后的头一两年,还常常不定期地捎钱回来,数目都很小,到第三年,他的钱和消息就都没有了。蓝雁容和小姑子叶儿及孩子们的衣食越来越没有着落。古文元最疼爱的小女儿小荷,在古文元走后第二年春荒的时候在饱受痛苦折磨之后悲惨地死去了。蓝雁容看着在饥饿中默默无语的小姑子和几个儿女,心如刀割。
大清朝宣统年间就有人传说古文元死了。此后,这样的消息不断传来。蓝雁容不愿意相信这些传闻,可是渐渐地,关于丈夫的消息毕竟是没有了,人们都认为古文元已经不在人世了,开始把蓝雁容看成寡妇。蓝雁容仍然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对丈夫的健在仍然抱有信心,可是后来心里也渐渐地认可自己是个寡妇了。她哥哥不愿意看着年轻的妹妹这样苦下去,亲自到古家庄来劝她,说她不能这样苦熬下去,3个孩子他可以接过去抚养,她另找个人家儿过日子。好心的长辈古天骥、古天骏和古天琦等老人也这样劝说过她。面对亲人和长辈们的善意劝说,蓝雁容泣不成声。她谢过哥哥和长辈们,却始终没有接受人们劝她改嫁的说辞。也曾有些亲友前来劝她把她的小姑子叶儿和女儿小桃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她也都一一谢绝了。她说,她宁肯孤独一生,为小姑子和3个儿女耗尽青春,也要把他们养大成人。蓝雁容誓不再嫁并不是因为她想做贞节烈女,求一个从一而终的好名声,也不是因为她对于丈夫活在世上还抱有多大的希望,而是因为她怎么也忘不了她的古文元。她不能想象还有什么男人可以代替他在她心中的位置,不能设想自己还可以和另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从她16岁那年在古家庄大庙前偷偷地见过他一面之后,她就由衷地爱上了他。她内心深处对于他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他们婚后的夫妻深情,她是到死也不会忘记的。她一闭上眼睛就会看见他站在她的眼前。她宁愿忍受种种苦难也要在内心深处永远保留着她心爱的丈夫古文元的位置。
从关外回来的人大都说古文元不在人世了。蓝雁容也不再反对人们的这种说法,可是她心里总觉得丈夫还活着。因为没有一个人亲口对她说,他曾亲眼看见她的丈夫离开了人世。她相信自己的心。她认为她的亲人生老病死她的心里不会毫无感觉。她感觉丈夫还活着,愿意相信丈夫还活着。她的3个儿女都很听话。母子和姑嫂间的真挚亲情也冲淡了她的孤独。小姑子叶儿在一天天长大,她温顺、勤快、聪明、美丽,能跟她说知心话儿。她在日夜不停地编织草编活计,挣钱补贴家用,分担她的苦闷和忧愁。只有在深夜,叶儿和她的一个个儿女都进了梦乡,周围一片寂静的时候,她才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心里和身边,少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她只能在对于往日夫妻恩爱的回忆中寻求安慰和温暖。
蓝雁容从不怨恨她一去不回、杳无音信的丈夫。她相信丈夫是个顾家的人,深信他爱她。她相信他没有捎钱回来,一定是因为他有难处。她常常对有些懂事的大儿子栓儿说:“栓儿,你爹是个好人。你爷爷奶奶在世的那会儿,谁都说你爹好。他学问好,人品好,同窗们没有一个人不夸他的。他就是穷瞎啦。爷爷奶奶去世后,咱们家除了几间草屋和几分坟地,一无所有。他要念书,家里没有钱;要种地,家里的地都被人家骗走了,不下关东怎么办?”她不许任何人说丈夫的坏话,常常说丈夫和一家人的不幸都是因为她命不好,是她连累了丈夫。她总是把家里不幸的根源归到她自己身上。她信命。
蓝雁容出身名门,念过几年书,能读能写,虽然年近三十,依然端庄,美丽,整洁,优雅,古家庄没有哪个女人能比得上她。不幸落难的她,自然是本村和外村那些浪荡公子、地痞流氓不会忽视的人物。许多好色之徒打过她的主意。就连她本家的大伯子古文举也没放过这个机会。有一段时间,古文举常常光顾她家,对她和孩子们表示关切,说一些不咸不淡不三不四的话,送一些不怎么值钱的东西。蓝雁容佯装糊涂。已经懂事的叶儿,平时从不和人争吵。可是她不忍心眼看着这个不要脸的堂兄让嫂子受委屈,竟破口大骂古文举,数落他不像个大伯子,骂他图谋乱伦,硬把他从家里赶走。后来古文举又改变主意,想迫使蓝雁容改嫁,借机把她赶出古家庄,把古文元名下的房屋和那4分坟地也划归到他的名下。蓝雁容看透了古文举的居心,一再向长辈们诉说自己的难处,表示死也要把几个孩子抚养成人,帮他们成家立业,等着古文元回来。对于她的这番痴情和决心,没有人敢非议,因为她有儿子,有资格留在家里孤守。老人们称赞她有志气,全村的好人都维护她,尊重她,使那些歹人和古文举之流不敢对她无礼。
丢人的事不能干,不丢人的事儿无处找,蓝雁容一家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了,连灯都点不起,夜里她和小姑子只能用一根燃着的长长的谷草香照个亮,提提神,通宵达旦地在黑暗里摸索着编织草帽辫儿[1],换钱买点谷糠、瓜干之类的东西,糊口活命。
家里可以变卖的东西几乎都卖光了,连当年蓝雁容的爹娘陪嫁她的两床红缎子大花被和她亲手绣的一对儿“鸳鸯戏水”枕头也卖了。家里值几个钱的东西,只有祖宗留下的7间草屋,和丈夫留下的书籍、文稿和上面留有丈夫笔迹的大量的成本成册的字纸了。书籍和文稿她不肯卖,她说要留给儿孙们用。她把一小部分字纸分送给许多前来求字的读书人,其余的也说要留给儿孙。两个儿子还小,家里无地可种,她说要卖掉家里的那几件农具救急。栓儿恳求她不要卖,说那些农具不值钱,换不回几斤粮食,以后总会有用的。她从儿子的话里知道他有志气兴家立业,心里感到一些宽慰。
人穷了,亲戚就少了。常常来看望和帮衬他们姑嫂母子的,只有她娘家的哥哥和本家和外姓的老邻居中家境还好的一些长辈。他们不忍心眼看着古天清这一支子人被生生地饿死,可是这些帮助对于他们的这个5口之家,只能是杯水车薪!
实在无路可走了,蓝雁容注意到了庄南树林里那些扔得到处都是的干透了的烂地瓜。古家庄有一半人家儿的地瓜井子挖在树林里。各家从地瓜井子里清理出来的烂地瓜都就手扔在那里。时间一长,它们就干了。蓝雁容带领孩子们把那些干透了的烂地瓜收集起来,上碾子碾碎、过罗,制成地瓜面,再把这些地瓜面放进水里搅动。腐烂的杂质飘在水上,少量可吃的地瓜面儿沉淀下来。蓝雁容把它们收集起来,晒干,食用。从一百斤烂干地瓜里只能清理出一两斤勉强能吃的地瓜面。
注释
[1]草帽辫儿:是制作草帽的原材料,以麦秸草编成。编制草帽辫儿是某些地区妇女挣钱养家的一种家庭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