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名符其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6章 大明双壁归位

“今毛尚书抱病在恙,着内阁与礼部右侍郎张璁即日起筹备亲蚕礼,待圣母兴献王妃入京之时,以亲蚕礼迎之,不得有丝毫延误!”

下完旨意,朱厚熜没有理会呆愣的守旧派官员,直接大踏步离去,而麦福也唱喝“退朝”。

这场让守旧派官员度秒如年的朝会终于结束了,可是他们却没有丝毫劫后余生的喜悦,只有大势即将倾颓的惶恐。

他们必须要抓住所有能抓的稻草,不惜一切代价!这场大礼议已经到了不得不见血的时候了!

……

华贵的宫殿,庄严的礼堂,没有带给人丝毫安宁,只有无比窒息的压迫。

张太后跪坐在大明历代皇帝的肖像前,手中佛珠飞速转动,忽然,哗啦叮当之声在礼堂惊响,散落的佛珠在礼堂中肆意奔腾。

几个宫女急忙想要进入礼堂查看情况,然而就在她们小心翼翼清理佛珠之时,张太后幽幽开口:

“谁准你们这帮贱婢踏入这里的?”

阴冷之声让众宫女打了一个寒颤,她们慌忙跪地叩头,然而,此刻跪坐在蒲团上的人已不是她们熟悉的张太后。

“容姑,把这些不懂规矩的奴婢都清理了!”

一言断生死,这才是把持后宫多年的张太后。而在礼堂恢复寂静之后,张太后从供案的一个精巧木盒中,打开了一道隐秘的开关。

里面只有一枚像是毫无生机的蚕茧的东西。

在深深看了盒中的东西后,张太后将其交给了容姑。

“拿此信物,去雷公山,务必在亲蚕礼前把东西带来,他们有什么要求皆可允诺。”

“奴婢遵旨!”

容姑低着头恭敬地接过盒子,只是其闪烁的眼神表明内心的不平静,她几度轻微回头想要说些什么,可是终究还是没有勇气说出口。

一匹汗血宝马急速奔离京城,朝着湘西而去。

……

大明自太祖年间起,为提防北方蒙元之残余势力,在陕西,陕西,辽东,以长城为依托建立军事防线。

后太宗朱棣明确划分九边重镇,建立了更加牢不可破的防线,进可攻,退可守。

可惜一场土木堡之变,把这一切化为了泡影。九边重镇从此只有防守之力却无进攻之能,只能坐视鞑靼壮大。

而更糟糕的是,身为九边根基的屯田制,被各方势力隐秘蚕食,边镇的军屯田地完全无法再负担九边军饷,如此下去怕是连防守都防不了了!

就在朝堂举行第二次大礼议时,跋涉多时的杨一清终于来到了大同镇。

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杨一清领着随从直奔大同总兵府,其身后的那几十口大箱子显得格外显眼。

总兵府外,大同总兵杭雄率领大同府内所有将领,官员出府迎接,声势之浩大,引得周围管制区外的民众都为之侧目。

而杭雄望眼欲穿的眼神对于周围民众的喧闹毫不在意,要不是杨一清提前打了招呼,他都恨不得出城迎接。

终于在杭雄翘首以盼的期待中,杨一清出现在前方,杭雄疾步上前,身上的盔甲铁鳞震出铮铮刃鸣,宛如冰河乍裂,声威十足。

而就在靠近杨一清后,杭雄径直跪地,杨一清想拦都没拦住。杭雄声音激越道:

“卑职大同总兵杭雄,参见杨柱国!”

杨一清见此无奈苦笑一声,摇摇头道:

“杭雄,你这是要与我论公事吗?快快起身吧。”

杭雄憨憨而又真挚一笑,再次开口:

“末将参见老帅!”

一声末将,一声老帅,二人相视一笑,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平定安化王时并肩作战的时光。

杨一清,与王阳明共为大明双壁,两人都是手掌文武半边天的全才。一人在北一人在南。杨一清曾任三边总制,管辖陕西境内三边重镇。

而当初安化王叛乱之时,杭雄便在杨一清麾下的延绥镇任职,在平定叛乱后,杨一清为杭雄请功,他的军官之路自此走得顺风顺水,成了大同镇总兵。

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师生加伯乐加好友。

杭雄以最隆重的礼节迎候杨一清,两人有说有笑地走进大同总兵府。

而在大同总兵府不远处,奢华糜贵的府邸内,身穿大红织金龙纹袍的青年专心致志地逗弄着蛐蛐,旁边一个看着非常富态和善的老管家静立一旁。

待青年稍事休息时,老管家开始禀告道:

“禀王爷,已经问清楚了,是杨一清来了,还带了几十口大箱子,看着分量不小,暂时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听到杨一清的名字,现任代王朱俊杖懒洋洋地躺在椅子上,疑惑问道:

“杨一清?谁啊?跟本王有关系吗?”

安乐的藩王生活让这位代王丝毫不想关心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

不过侍奉了两代人的老管家,可不会认为这与王府无关,堂堂大明柱国不会无缘无故来到边镇。他非常严肃地介绍了杨一清的种种事迹,希望朱俊杖有所警觉。

然而朱俊杖听完后只是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知道了。”

看着朱俊杖脸上不耐烦的神情,管家脸色黯然只能默默退下,不过他还要尽忠职守,他唤来手下人厉声命令道:

“务必派人查清楚杨一清来的目的,同时致信京都,问问朝堂上发生了什么?”

手下接到命令,迈着小碎步匆匆离去,忽然管家的声音再度响起:

“让底下人都老实一点,别给王爷惹乱子,不然出了事,自己滚出去领罪!”

手下躬身一礼,点头应下,管家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心中始终无法平静,他抬头望天,天空乌云遮蔽,沉闷无比。

“黑云压城城欲摧啊。”

……

京都一处隐邸内,守旧派官员,齐聚一堂,再也不复之前的其乐融融,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思绪纷飞。

而此次冒着被锦衣卫发现的风险,也要更换见面地点的原因,便是他们有些话需要敞开了说,需要没有顾忌地说!

乔宇郑重言道:

“诸位事到如今,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有什么话就全说出来吧,我们需要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然后想出更严密更实用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