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8章 金阶染血
炽热的夏阳毫无保留地倾洒在长安,给这座盛世都城披上了一层滚烫的金纱。大理寺的地牢,却与这明媚的夏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黑暗、潮湿、腐臭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沉重的铁链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仿佛是被囚禁者绝望的呜咽。
杨国忠身着华服,身姿笔挺地站在地牢之中,手中紧紧攥着那份沾血的供词,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得意的冷笑,那笑容仿佛是在宣告他又一次在权力斗争中的胜利。昏暗的火把跳跃着微弱的光芒,映照在他脸上,让他的表情显得更加阴森可怖。“王鉷啊王鉷,你终究还是败在了我手里。”他轻声呢喃,声音在这狭小的地牢里回荡,透着无尽的嘲讽。
王鉷,这位曾经在朝堂上风光无限的大臣,此刻却被沉重的枷锁束缚着,狼狈地蜷缩在牢房的角落里。他头发凌乱,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甘,死死地盯着杨国忠,仿佛要用目光将他千刀万剐。“杨国忠,你这奸佞小人,用如此卑劣的手段陷害我,你不得好死!”王鉷拼尽全力怒吼道,声音因为愤怒和疲惫而变得沙哑。
杨国忠对此却毫不在意,他轻蔑地瞥了王鉷一眼,仿佛在看一只即将死去的蝼蚁。“哼,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嘴硬。你以为你能逃脱这牢狱之灾吗?陛下已经被我呈上去的证据所震怒,你的死期不远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供词举到王鉷面前晃了晃,脸上的得意之色愈发明显。
在这个充满阴谋与算计的朝堂上,杨国忠与李林甫一直是权力的角逐者,而王鉷则不幸成为了他们斗争的牺牲品。杨国忠深知,扳倒王鉷不仅能削弱李林甫的势力,还能为自己在朝堂上树立更高的威望。于是,他与陈希烈暗中勾结,精心策划了这场陷害王鉷的阴谋。
陈希烈,这位平日里看似温和儒雅的大臣,此刻却也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他手中拿着一份伪造的密信,小心翼翼地塞进王鉷的袖中。密信上李林甫的私印在昏暗的烛火下闪烁着诡异的红光,仿佛是恶魔的印记。“王大人,对不住了。这都是为了我们的前程,你就安心去吧。”陈希烈低声说道,声音中没有一丝愧疚,只有对权力的贪婪和渴望。
王鉷感受到袖中的密信,心中一阵绝望。他知道,这封伪造的密信将成为他谋反的铁证,无论他如何辩解,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了。“陈希烈,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我王鉷待你不薄,你为何要陷害我?”王鉷愤怒地咆哮着,双手用力地拉扯着铁链,发出“哗哗”的声响。
陈希烈却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道:“王大人,这朝堂之上,本就是弱肉强食。你太天真了,以为凭借自己的忠诚就能在这权力的漩涡中站稳脚跟吗?只有顺应大势,才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说完,他转身跟着杨国忠走出了地牢,留下王鉷在黑暗中独自绝望。
与此同时,在兴庆宫的沉香亭,玄宗皇帝正悠闲地坐在亭中,品尝着新贡的香茗。沉香亭四周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然而,此时的玄宗却没有心思欣赏这美景,他的脸上满是愤怒和震惊。
“陛下,这是杨国忠刚刚呈上来的证据,王鉷意图谋反,证据确凿。”高力士小心翼翼地将供词和密信呈到玄宗面前,声音中也带着一丝惶恐。
玄宗接过供词和密信,仔细地看了起来。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双手也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王鉷竟然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朕如此信任他,他却辜负了朕的期望。”玄宗愤怒地将手中的供词和密信摔在地上,大声吼道。
高力士连忙跪地,说道:“陛下息怒。王鉷犯下如此重罪,理应受到严惩。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以免引起朝堂动荡。”
玄宗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他知道高力士说得对,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轻易做出决定。“传朕旨意,将王鉷打入死牢,严加看管。明日早朝,朕要与众位大臣商议此事。”玄宗冷冷地说道。
“遵旨。”高力士连忙应道,随后起身退下,去传达玄宗的旨意。
一夜的时间转瞬即逝,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长安的朱雀门缓缓打开,文武百官们身着朝服,神色庄重地走进皇宫,前往太极殿参加早朝。太极殿内,气氛凝重,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早朝的主题——王鉷谋反案。
玄宗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地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众卿家,王鉷谋反一事,想必你们都已经知晓。今日,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该如何处置此事?”玄宗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杨国忠率先出列,他跪在地上,义愤填膺地说道:“陛下,王鉷谋反,罪大恶极,理应株连九族,以儆效尤。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我大唐律法的威严,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敢再犯。”
李林甫站在一旁,脸色铁青。他知道,杨国忠这是在借机打压他的势力。王鉷虽然不是他的心腹,但毕竟也是他在朝堂上的一股助力。如今王鉷被陷害,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管。“陛下,老臣认为此事尚有蹊跷。仅凭一份供词和一封密信,就断定王鉷谋反,似乎有些草率。还望陛下明察,不要冤枉了忠臣。”李林甫出列,向玄宗行了一礼,缓缓说道。
杨国忠闻言,心中暗怒。他转过头,看着李林甫,冷笑道:“李相,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在怀疑我呈给陛下的证据是假的吗?这些证据可都是从王鉷的府上搜出来的,铁证如山,不容置疑。”
李林甫冷哼一声,说道:“杨大人,这朝堂之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有些证据,看似确凿,实则可能是有人故意伪造的。老臣只是希望陛下能慎重考虑,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两位宰相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其他大臣们则纷纷低下头,不敢出声。他们都知道,这两位宰相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此刻无论站在哪一边,都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玄宗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争吵的两人,心中十分烦躁。他本以为这件事情很简单,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好了,不要再吵了!”玄宗不耐烦地说道,“此事朕自有定夺。王鉷先暂且关押在死牢,待朕派人进一步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处理。退朝!”说完,玄宗起身,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了太极殿。
早朝就这样不欢而散,大臣们纷纷走出太极殿,心中都在暗自揣测着这件事情的走向。李林甫和杨国忠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敌意,仿佛在告诉对方,这场权力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鉷谋反案的调查却陷入了僵局。虽然杨国忠不断地向玄宗施压,要求尽快处死王鉷,但李林甫却一直在暗中阻挠,使得这件事情始终无法有一个定论。
然而,杨国忠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知道,只有尽快除掉王鉷,才能彻底击垮李林甫的势力。于是,他再次与陈希烈商议,决定铤而走险,伪造更多的证据,逼迫玄宗下定决心。
在一个深夜,陈希烈带着几个心腹,悄悄地潜入了大理寺的地牢。他们避开了守卫,来到了王鉷的牢房前。
“王大人,委屈你了。”陈希烈看着牢房中的王鉷,假惺惺地说道,“只要你在这份认罪书上签字,我保证会向陛下求情,留你一条性命。”
王鉷看着陈希烈,眼中满是愤怒和鄙夷。“陈希烈,你休想让我屈服。我王鉷堂堂正正,从未做过任何对不起陛下和大唐的事情。你们这些奸佞小人,一定会遭到报应的!”王鉷大声吼道,声音在寂静的地牢里回荡。
陈希烈脸色一变,他没想到王鉷到了这个时候还如此强硬。“王鉷,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如果你不签字,别怪我不客气!”陈希烈威胁道。
王鉷却毫不畏惧,他冷笑道:“陈希烈,你以为我会怕你吗?我死不足惜,但我相信,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你们这些人的罪行也会被揭露出来。”
陈希烈见王鉷不肯就范,心中十分恼怒。他一挥手,几个心腹立刻冲进牢房,将王鉷按倒在地。陈希烈拿起笔,强行在王鉷的手指上蘸上印泥,然后在认罪书上按下了手印。
“哼,王鉷,现在你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陈希烈看着手中的认罪书,得意地笑了起来。
第二天,杨国忠再次将这份伪造的认罪书呈到了玄宗面前。玄宗看着这份认罪书,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失了。“王鉷,你辜负了朕的信任,罪无可恕。”玄宗冷冷地说道,“传朕旨意,明日午时,将王鉷押赴朱雀门斩首示众。”
消息传出,整个长安都为之震动。百姓们纷纷议论纷纷,对王鉷的遭遇感到惋惜和同情。而朝堂上的大臣们,也都知道,一场权力的洗牌即将开始。
第二天,午时三刻,朱雀门广场上围满了前来观看行刑的百姓。王鉷被五花大绑地押上了刑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陛下,臣冤枉啊!”王鉷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声喊道,声音在广场上回荡。
然而,没有人能够救他。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王鉷的头颅滚落尘埃,鲜血溅在了朱雀门的铜钉上,仿佛是在诉说着他的冤屈。
李林甫得知王鉷被斩首的消息后,心中十分悲痛。他知道,杨国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他很可能就是杨国忠的下一个目标。他独自一人来到龙池畔,看着池中的锦鲤自由自在地游弋,心中却一片凄凉。他的袖中,藏着杨国忠门生送来的威胁信笺,那信笺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痛着他的心。
“杨国忠,你以为这样就能打败我吗?”李林甫低声说道,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我们走着瞧,这场权力的游戏,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这权力的漩涡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金阶染血,王鉷的死只是一个开始,大唐的朝堂,即将陷入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