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1章 水浒时代的苛捐杂税:封建王朝掠夺行为
各位看官,大家好!欢迎继续收看“水浒经济学”专栏。今天咱们要聊的是《水浒传》第六十五回,话说这第六十五回,咱们要聊聊这水浒时代的苛捐杂税。这苛捐杂税啊,在任何时代,都是老百姓沉重的负担。它就像一块块的“吸血海绵”,不断地吸取着老百姓的血汗,使得他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在水浒时代,这苛捐杂税,更是花样繁多,名目繁杂,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今天,咱们就来当一回“经济学家”,穿越回北宋末年,去看看这苛捐杂税,到底是怎么压榨老百姓的。
话说这北宋末年,虽然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却十分紧张。这是因为,当时的封建王朝,开支巨大,需要养大量的军队,需要修建各种工程,还需要支付官员的俸禄等等。为了弥补财政上的不足,封建王朝就想方设法地增加税收,而增加税收的主要对象,就是老百姓。
这封建王朝,它就像一个“大家长”,它需要管理国家,需要维护社会秩序,需要进行各种建设。但是,它又不像一个“企业”,它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它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而这税收,主要来自于老百姓。
所以,在古代,老百姓,就是封建王朝的“提款机”,封建王朝需要钱的时候,就会向老百姓征税。但是,如果封建王朝征税过多,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那老百姓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
这《水浒传》里,就有很多关于苛捐杂税的描写。比如,杨志,他原本是一个军官,但他因为运送花石纲失败,被迫流落江湖。这花石纲,就是当时封建王朝征收的一种苛捐杂税,它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还有一些农民,他们因为交不起苛捐杂税,被迫卖儿卖女,甚至,走投无路,自寻短见。这些悲惨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苛捐杂税,是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是导致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名目繁多的“税收大观园”:封建王朝的“生财之道”
咱们先来说说这水浒时代的苛捐杂税,到底有多少种。这古代的税收,和现在的税收,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税收,种类比较少,税率也比较合理。但是,古代的税收,种类繁多,名目繁杂,简直就是一个“税收大观园”。
古代的封建王朝,它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税收。为了增加收入,封建王朝就想方设法地增加税收的种类,提高税率。而且,古代的官员,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巧立名目,增加一些额外的税收,从中牟利。
所以,在古代,老百姓要交的税,真的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比如,有按照土地面积征收的“田赋”,有按照人口数量征收的“人头税”,有按照货物价值征收的“商税”,有按照职业征收的“职业税”,甚至,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税收,比如,“厕所税”、“放屁税”等等。
这些税收,种类繁多,名目繁杂,让老百姓应接不暇,苦不堪言。他们不仅要交各种各样的税,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官员,他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付这些税收,他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水浒传》里,也提到了一些当时的税收。比如,花石纲,就是一种非常苛刻的税收。它是指封建王朝征收的一些奇花异石,用来装饰皇宫。这种税收,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还导致了很多官员的贪污腐败。
还有一些地方官员,他们也会巧立名目,增加一些额外的税收,从中牟利。比如,他们会以“修桥补路”、“赈灾济贫”等名义,向老百姓征收一些“捐款”,但这些捐款,往往都被他们中饱私囊,真正用于公益事业的,很少。
所以说,这水浒时代的税收,真的是一个“税收大观园”,种类繁多,名目繁杂,它不仅仅是封建王朝的“生财之道”,更是老百姓的“痛苦之源”。
二、雁过拔毛的“税吏队伍”:封建王朝的“吸血鬼”
除了各种各样的税收之外,古代的税吏,也是老百姓沉重的负担。这些税吏,他们负责征收税款,他们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是,很多税吏,他们并没有把这种权力,用来为老百姓服务,而是用来为自己谋取私利。
这些税吏,他们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他们可以决定老百姓要交多少税,他们可以决定老百姓的财产,甚至,他们的生死。如果他们是清正廉洁的,那老百姓的生活,就会比较好过。但是,如果他们是贪污腐败的,那老百姓的生活,就会非常悲惨。
而很不幸的是,在古代,很多税吏,他们都是贪污腐败的。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贪赃枉法,无恶不作。他们不仅会多收税款,还会敲诈勒索,甚至,会制造一些冤假错案,然后,以“罚款”的名义,来勒索百姓的钱财。
这些税吏,就像一群“吸血鬼”,他们不断地吸取着老百姓的血汗,使得他们的生活,苦不堪言。他们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还给老百姓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
这《水浒传》里,也提到了一些贪污腐败的税吏。比如,一些地方官员,他们会勾结一些不法分子,强行向老百姓征收一些额外的税收,然后,从中牟利。他们甚至,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行侵占百姓的田地,或者,以低价强行收购百姓的田地,然后,再高价卖出,从中牟取暴利。
还有一些税吏,他们会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中饱私囊。他们虚报开支,伪造账目,将公款据为己有。这种行为,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也使得老百姓对封建王朝,失去了信任。
所以说,这古代的税吏,他们不仅仅是征收税款的“工具”,他们更是封建王朝的“吸血鬼”,他们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三、沉重的“税收负担”:压垮农民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苛捐杂税,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对于农民来说,更是如此。在古代,农民的生活,本来就比较困苦,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如果还要交纳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他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困苦。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粮食。他们辛辛苦苦地种了一年的地,收获的粮食,本来就不多。如果还要交纳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他们能够剩下的粮食,就更少了。他们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更不用说,养家糊口了。
而且,古代的农业生产,非常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比如,旱灾、水灾、蝗灾等等。一旦遇到这些灾害,农民的收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颗粒无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封建王朝还要征收大量的税收,那农民的生活,就会更加艰难。他们可能连吃饭都成问题,更不用说,交纳税收了。他们可能会被迫卖儿卖女,甚至,流离失所,成为难民。
这《水浒传》里,就有很多关于农民因为交不起税,而被迫流离失所的描写。比如,一些农民,他们因为交不起税,被迫卖掉了自己的土地,成为了无地农民。他们只能靠给地主打工,来维持生计,他们的生活,非常困苦。
还有一些农民,他们因为交不起税,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四处流浪,寻找生路。他们成为了流民,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他们不仅要忍受饥饿和寒冷,还要忍受各种各样的歧视和压迫。
所以说,这苛捐杂税,对于农民来说,真的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它使得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甚至,被迫流离失所,成为难民。
四、税收的“经济学”:封建王朝的“财政困境”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苛捐杂税,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财政困境”。古代的封建王朝,它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税收。但是,它的支出,却非常巨大。它需要养大量的军队,需要修建各种工程,还需要支付官员的俸禄等等。
为了弥补财政上的不足,封建王朝就想方设法地增加税收,而增加税收的主要对象,就是老百姓。但是,如果封建王朝征税过多,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那老百姓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
而且,古代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老百姓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如果封建王朝征收过多的税收,就会抑制经济的发展,使得老百姓更加贫困。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封建王朝为了弥补财政上的不足,征收过多的税收;过多的税收,抑制了经济的发展,使得老百姓更加贫困;老百姓更加贫困,封建王朝的税收收入,就会减少;封建王朝为了弥补税收收入的减少,就会征收更多的税收……
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封建王朝的财政,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也使得老百姓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这《水浒传》里,也反映了这种恶性循环。比如,宋江,他原本是一个县衙的小吏,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深受百姓的爱戴。但是,他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迫走上了梁山,成为了一名反贼。
宋江走上梁山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封建王朝的失望。他看到了封建王朝的腐败,他看到了官员的贪婪,他看到了百姓的苦难。他觉得,这个封建王朝,已经没有能力,来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他觉得,这个封建王朝,已经没有能力,来带领老百姓,走向富裕。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封建王朝,走上了梁山。他的选择,虽然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它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王朝的一个普遍现象:封建王朝的财政困境,使得它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也无法有效地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五、农民起义的“助燃剂”:苛捐杂税与社会动荡
在水浒时代,苛捐杂税,是导致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农民,生活困苦,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而封建王朝征收的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更是雪上加霜,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一些农民,因为不堪忍受苛捐杂税的压迫,被迫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反抗当时的社会。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翻腐败的封建王朝,建立一个清明的社会。
这《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们,很多都是因为不堪忍受苛捐杂税的压迫,才被迫落草为寇的。比如,晁盖,他原本是一个乡村的保正,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深受百姓的爱戴。但是,他后来,因为劫取了封建王朝征收的生辰纲,被迫走上了梁山,成为了一名反贼。
这生辰纲,就是封建王朝征收的一种苛捐杂税,它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晁盖劫取生辰纲的行为,虽然是一种反抗行为,但它也反映了当时老百姓对封建王朝的不满,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所以说,这苛捐杂税,是导致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就像一个“助燃剂”,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使得当时的社会,陷入了动荡之中。
好了,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里。下一回,咱们再接着聊《水浒传》里的其他经济学问题。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