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扶晋诏》
两人有那么一瞬间,都被司马衷的威仪之象给唬住了。
今天的陛下,为何和以往的感觉大不相同?
天子“生性淳古”,这是众所周知的。
今天却感觉陛下的身上,似乎真有一种真龙之气,在磅礴涌出。
虽然如此,但是两人还是很快醒了醒脑子,接受现实。
“陛下为何突然说这些莫名其妙的话?”和峤问,也不知是在问张华,还是问陛下。
与其信陛下不傻,还不如信“有人在背后捣鬼”来得可靠。
贾南风若是让陛下逐一背下这几句莫名其妙的话,以此来试探朝中大臣,倒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贾南风曾经就多次暗中帮助陛下应付大臣和先皇。
“如果朕说,朕一直是在装傻呢?”
司马衷索性直言不讳,要的就是刺激他们的神经。
张华的心,在这一瞬间猛然跳动了一下。
什么?
装傻?
有这种可能性吗?
且不说这有多离奇,多难实现,如果是真的,那当今天子,绝对可以比拟当年的越王勾践和韩信,忍辱负重,最终卧薪尝胆……
只是这希望太渺茫了,张华不敢相信。
和峤则是根本没有把刚刚那句话听进去,作为一个常年看不起愚钝太子,直言不讳武帝选嗣不当的人,他才不信司马衷的鬼话。
“和卿,朕今日为了救你,故意扮傻,你也该感谢一下朕吧?”司马衷注视着和峤的反应,嘴角有一丝戏谑。
“什,什么?”听到这句话,和峤情绪终于有些波动了,“今日那番闹剧,竟不是陛下犯傻,而是为了救老臣?”
竟会如此?
“如果朕当时不扮傻出来解围,恐怕和卿今天……已经为国捐躯了罢!”司马衷淡然一笑。
当时情况确实紧急,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他要是再晚出手几秒,恐怕甲士的长戟就已经把和峤的胸膛捅烂了。
这……?
张华看了和峤一眼,看见和峤的震惊已经溢于言表。
和峤原以为这只是一场巧合,甚至还认为陛下的表现丢了他的脸。
难道说,这根本就是陛下为了救自己,作出的牺牲?
陛下居然还有这样随机应变的临场反应……虽然离奇,但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虽然感到震惊,但和峤还是平复了一下心情,让自己冷静下来。
很快,他的神情已经重归平静,“恕臣还是无法相信,请陛下莫打趣臣了……”
和峤把头一斜,“就凭一场巧合,就想让臣相信这种奇异之事,恐怕臣办不到!”
现在他知道,要想让这二人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就要拿出更多真材实料。
司马衷清了清嗓子。
他决定来一场即兴演讲!
前世他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普通公务员,因为不懂权谋,栽了好多跟头。如今重活一世,他的权谋和阅历已非同龄人能比。
因为工作原因,他没少在公共场合做演讲。因此,当众演讲对他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没有一点压力。
于是,他准备开始一番惊天动地的演讲。
如果将来能够改变历史,那么今日的这番演讲,就将与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齐名,载入史册!
“自先帝开国以来,朝野皆知皇叔齐王攸才比周公、德追伊尹。当年,群臣奏请效仿商朝“兄终弟及“的旧制,就像春秋时宋宣公传位弟弟穆公那样,对此朕心中雪亮,并无任何责怪之意。
昔日周太王三次让位、长子泰伯避走江南成全手足之义,朕也有效仿伯夷叔齐避居首阳山的气节,有意退居行宫,只盼皇叔能延续大晋福祚,引导万民福泽安康!
可天命终究不可违!先帝严遵周礼嫡长制度,朕纵然想要效鲁隐公让位其弟、仿春秋吴国季札弃家财而耕,终究难改太康诏命。
如今先帝去世不足一月,朕每次看到尚书台的奏章,都看到杨骏的专横更甚霍光;每次听见禁军铁甲声响,便想起周勃陈平入宫诛灭吕氏的果决!
朕何尝不愿意以楚庄王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春秋姬周少年登基的运筹帷幄、郑庄公克段于鄢的雷霆手段,扶大晋基业于将倾,断绝鲁昭公失国季孙氏的可能性!
诸位都是先帝选拔的治国良才,如同前汉名将亚夫、齐国贤相晏婴,可愿与朕铲除权臣,再造太平盛世?待到大功告成之日,定在太庙以开国元勋之礼,铭记诸位匡扶社稷之功!
今天临场口述这《扶晋诏》,用此来表明朕的态度,社稷万民在下,历代先帝在上,请为朕做个见证!”
司马衷一口气说完,语调抑扬顿挫,陈词慷慨激昂。
和峤张大了嘴。
陛下因为不愿意争权,而故意装傻退让?
陛下志向远大,要成为中兴之主?
……
这条道路,和峤从未设想过……
却真真切切在变为现实!
震惊张华的,则是陛下这如经山史海般的知识储备!
对于历代君王贤臣的事迹,陛下竟然能够如数家珍。其中有许多典故,即便博学如张华,假使不查阅史书的话也无法随口说出。
这一篇稿子,若放在太学、国子监,无疑也是上等学问。
如今的陛下,竟然能够不打任何草稿,随性脱口而出……
这只能说明,陛下不仅不傻,还是个大才!
张华、和峤二人对视了一下,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行字:
“陛下,原来真的在装傻?!”
和许多大臣一样,原先他们二人反对立司马衷为太子,就是因为一个势弱、不聪明的太子,根本无法支撑起本就“得国不正”的晋朝。
但是,如果一向以弱智示人的太子,实际上是一位城府极深、富有谋略、学富五车的明君呢?
并且更难得的是,他还雄心壮志、心系万民呢?
这……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倒是可以想一想了!
“此诏,名为《扶晋诏》。待朕重掌朝堂、收服寰宇、开拓山河之日,此篇必将随朕之名载入史册!而你们二人,则是第一位见证人!”
司马衷字字气壮山河,胸中有说不尽的澎湃。
和峤对于现在的陛下,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没有理由再怀疑。
眼前的陛下,不傻,也不痴,相反,他精着呢!
……
赌吗?
张华则是不断地问自己。
自己在朝堂上苦苦周旋,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大晋社稷吗?
眼下杨骏掌权,朝堂动荡,自己缝缝补补,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
这位少年老成的天子,雄心壮志,深谋远虑,城府极深,正值壮年,难道不正是大晋的救命稻草吗?
赌!
我赌陛下能成!
张华如此想着,正欲下跪,只听隔壁“噗通”一声。
和峤朝着司马衷下跪,重重磕头。
“陛下居然自小便开始演戏,并且瞒过了所有人,真是瞒得老臣好苦啊!”
紧接着,和峤又以掌击面:“老臣愚蠢啊,竟多次对陛下出言不逊……老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这不怪和峤,张华自己同样也被骗了。
31年来,竟无一人发现!今天的晋朝,从上到下,下到平民,上到已经仙逝的先帝,都无一人怀疑司马衷智力有问题。其他的不说,光是这演技,就已经超凡入圣!
对一个少年天子来说,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该是怎样的定力和城府才能做到的事?
“和卿当然有罪。”司马衷一笑,话语幽幽。
“和中书乃我大晋忠臣的半壁江山,不自爱躯体,却几乎让自己丧命于那杨贼之手,难道不是一种罪过吗?”
司马衷随手抛出一句话,却像一枚心灵震弹,震得和峤的脑袋嗡嗡作响。
短暂的沉默后,这个枯瘦的老人喜极而泣,不顾自己年迈和本就不佳的身体,重重拜倒在大殿上。
“臣!伏罪!”
陛下不仅不是痴傻儿,还将他视作大晋忠臣的半壁江山!
今天,对于和峤来说,就像做梦一样!
怎么拉和峤,和峤也不起来,只是一味地哭泣。
张华目瞪口呆,这位天子笼络人心的招数,怎么会这么熟练?
简直像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几十年一样。
现在,张华丝毫不怀疑,这个天子,必定今后会有一番大作为,这就是他要找的明君啊!
真是苍天有眼啊!
天子信步走下台阶,看着这个为晋朝操劳一生的老臣,亲手将他扶起。
然后又转向张华。
“张爱卿,你既要保护百官,又要在杨贼面前周旋。朕知你不易!从今以后,你大可放心去做,有朕为你做担保!你的努力,朕都看在眼里!”司马衷紧紧握住张华的手。
这……
张华老泪纵横。
真没想到,陛下还如此通情达理,礼贤下士。
不仅不怪罪自己在杨骏朝堂上“左右逢源”,还如此信任自己!
要知道,百官私下里对他褒贬不一。作为唯一个敢顶着压力发言和周旋的大臣,很多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个左右逢源的墙头草,两边都想讨好。
如今,他居然碰到了一个懂他的人,这个人,还是当今天子。
“陛下隐忍至深,却又心胸宽广,实乃百年难见的明君啊!”
谁说陛下痴的?陛下可太好了!
此刻,张华终于不再有任何怀疑。
“陛下,如有需要臣这把老骨头的地方,老臣万死莫辞!如有二心,就教老臣受五雷轰顶,暴毙而亡!”
张华的声音老态龙钟,却铿锵有力。
好家伙,动不动就发誓。不知道在司马氏这,诺言不值钱吗?
司马衷笑笑。
心里却非常得意,自己只是略施小计,便成功收复这两位朝中重臣。
看来这西晋副本,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黄昏中,君臣三人,像是阔别三十年后再重逢一样,像是有说不完的话,又有点像等待主人过年回来的留守猫……场景令人动容。
……
三人倾心交流良久,和峤才突然想起来什么,急切问道:“陛下独自一人在深宫,不知处境如何?那杨贼,可曾好生对待陛下?”
司马衷叹口气。
“朕这宫中的侍卫,不是杨贼的亲信,就是皇后的亲信。朕刚即位,但和软禁已经无异!但好在朕常年装疯卖傻,让杨骏的思想上有几分麻痹,对朕的看管并没有特别严格,今天才有机会和爱卿们说话。但是,朕依然夜夜不能寐!”
司马衷抓起袖角,抹了抹眼角不存在的眼泪,好似分外伤心。虽然是演的,但根据他的历史知识,真实情况也大差不大。
没办法,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和峤大怒,用手指指着天,狠狠咒骂道,“这两家篡逆之徒!我就知道,贾家也不是什么好货!简直是大逆不道!死后定会下十八层地狱!”
和峤虽然老态龙钟,骂起人来却是中气十足,难听至极。感觉他下一秒就要冲去杨府,指着杨骏鼻子骂了。
张华也暗自神伤,可见陛下这些年,过得有多么苦!
于是急忙问道:“陛下可有破局之策?”
“如今当务之急,便是在不被杨骏察觉的情况下,尽快培植朕自己的势力。”司马衷收起了演技,娓娓道来。
至于人选,要选绝对忠诚的,决不能怀有二心。
否则,作为初期的创业伙伴,恐怕会坏了大事。
“陛下可有人选?”张华试探地问。
“我有一人选,还劳烦卿等帮朕召来。”司马衷不假思索。
“何人?”二老异口同声。
“嵇康之子,嵇绍!”司马衷颇有些得意。
司马衷非常确定,如果要挑选一个绝对忠心之人,作为他创业路上的伙伴,那嵇绍一定是不二人选。
此人对晋惠帝司马衷忠心耿耿。
“此嵇侍中血,勿去!”这个司马衷唯一的名场面,说的就是嵇绍。
永兴之役中,晋军溃败,惠帝身陷险境,身旁的侍卫纷纷逃散。嵇绍却用身体护住司马衷,身中数十箭而亡,血染惠帝龙袍。
脱险后,侍从要为其清洗衣服,司马衷居然哭着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它!”
其实这也能看出,历史上的司马衷只是傻,却并不坏。
在这个藩王轮番登场、为了最高权力尔虞我诈的时代,司马衷反而是为数不多的生性纯良的人。
嵇绍不仅忠诚,他的为官之路上,也几乎都是好评,同事评价他“贤似郤缺”“不亲附恶人”,乡里认为他“有知人之明”,还是公认的“为官清廉、直言敢谏”。
司马衷在心中盘算着,如此良才,若能尽快为我所用,这一世,我未尝不能逆天改命!
这次虽然穿越到了窃国的司马氏身上,但是他的祖上,据说可真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后代。
以他历史系高材生对历史的了解,加上前世积累下来的权谋经验,改变这五胡乱华的后世结局,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若能成功,也算是给汉家列祖列宗一个交代了!
“喔……!”
二人顿时醍醐灌顶,频频点头。
张华抚了抚胡子,稍加回想,很快答道:
“嵇绍此人气质非凡,入仕后历任汝阴太守、豫章内史、徐州刺史,为人清廉勤政,如今,正因长子去世而赋闲在家。”
张华自曹魏起就在朝廷任职,后又受到武帝重用,在朝廷威望甚高。
虽然现在只是担任太常虚职,但对于人才培养仍然十分关心,对于这般有才能的人才,他如数家珍,了然于心。
“如此正好!请二卿速速为朕请来此人,朕欲好生栽培。”
“遵旨!”二人一齐拱手。
“陛下……陛下……”殿外传来寻人的声音。
“是宦官来寻朕了。卿等快先走吧……”司马衷将自己的头发弄散,装作还在玩闹的样子。
“陛下,微臣先行告退……陛下在宫中一定要保重,臣等定会竭尽全力,帮助陛下重掌朝堂……!”二人恭敬地拱手,向司马衷行礼。
司马衷满意地点点头。
“都说生在帝王家,半点不由人。但朕还是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