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很荣幸被于晶教授邀请为新书写序。
我在2000年初就有幸与于晶教授相识,她是我的学姐,我也知道这些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团体沙盘心理技术的学习、研究和传播,我其实也一直好奇她是怎么通过沙盘来进行团体辅导的。几年前,我被她邀请到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培训课堂。在那次课堂上,有八个沙盘,几位学员围绕着沙盘,他们正专注于沙盘画面的分享。我被一个小组成员允许后坐下来,看到了他们的沙盘画面:右上角有房子与树,房前有夫妻和孩子,屋侧面有车和家畜;右下角有学校及两个正在学习的学生;左下角有草地、树木及动物;偏左一点的中心有一个湖,靠近家的方向有一朵莲花;靠左下角的地方有一个躺椅。
这个画面为什么是这样呢?我饶有兴致地听到了以下的故事。
学员A(女,35岁左右):我将其命名为“和谐的家”。一家人的房子在绿树成荫的乡村,他们非常融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大人们到地里每天劳作,并养了一些鸡鸭猪等来供养家庭,前面的荷花池既可以看莲花又可以养鱼,让这个家庭既有美景看也很富足。孩子们白天到学校学习,回来后也帮大人们做一些家务活,并可以到屋后摘果子。生活虽然平凡,但他们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让他们坚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孩子们放假时,他们也选择去不曾去过的地方度假,一方面开阔眼界,另一方面为平凡的生活增加乐趣。我讲完了。(小伙伴掌声,她停顿了几秒)今天这个画面让我感悟到,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得平凡安稳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是平时我们要的东西太多,就有了很多不满足的焦虑。谢谢你们的倾听与陪伴。
学员B(男,25岁左右):我将其命名为“平凡的一生”。家是我们出生的地方,也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源泉。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去学校学习、去工作,可能已经远离了当初那个出生时的家。但是当我们累了、烦了,也可以去寻找我们心中的家。成长路上起起伏伏是常态,终归我们还要继续我们的生活。家,永远都是我们温暖的归属,有房有车、有小动物,这就是我们平凡而富足的一生。嗯,我觉得人生所谓的坎坷都是必然,此刻我觉得我自己更有力量了。
接下来是C、D、E分享的概要。C:“努力就有幸福的未来”,当下努力学习就是创造未来的幸福。D:“坚持的力量”,这些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E:“幸福的家”。限于篇幅,在此不赘述。真情流露的五个故事有相似也有不同,每一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支线故事。我不仅感受到了团体大于个体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他们在分享故事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叙事”的气息。
叙事疗法(Narrative Psychology)作为后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疗法,其理论源于后结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福柯思想(Michel Foucault,法国思想体系史学家),相对于现代主义心理咨询的“标准订制”的思维,它更强调的是珍惜和欣赏每个人生命历程的独特经验,也可以被称为 “私人订制”。它鼓励咨询师带着一种谦卑的世界观去看待来访者,从灵魂深处相信来访者不等同于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种咨询方法,更是一种世界观和态度。它对文化与故事的解构、个体生命的关注、问题的外化理解、积极正向的重视、多元文化视角的态度,不仅可以在心理咨询中激发来访者生命的力量,更可以在生命实践中激发普通人的力量。
叙事疗法认为,人们对他人和自己叙说的生命故事对于如何理解世界、选择生活方式、定义自我认同有着最深远的影响。叙事的主要理念是人在说故事,故事也在说人。每个人的生命故事由主线故事和支线故事组成。主线故事是问题故事,人总是被问题故事所困。而支线故事是来访者自我积极认同的有力量、有影响力的故事。叙事疗法实践中协助人们描述问题、扩展看待问题的视野、通过提问改写生命故事的隐喻,叙说与再叙说等方法都是帮助来访者通过叙说来丰厚自己的生命宽度,进而从更高的视角,通过更深的觉察来重新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在这个五个人的沙盘小组中,他们通过叙说与再叙说的方法改写了生命故事的隐喻,这就是重新建构有力量、有影响力的支线故事的过程。五个人的故事增加了看问题的视角,加深了对问题的觉察与认识,增加了意识厚度,也延长了生命的宽度,重新定义了生活的意义以及增强了每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
当时我很好奇,试着问过他们对小组成员分享的感受,他们说感受都是自己的,可以表达;但对于别人的感受他们采取“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重感受、重陪伴”的原则。这也正是叙事的态度,在叙事实践中要抱着好奇、放空的心态去感受每一个成员的生命故事,让来访者的故事可以被尊重地看见、听见。沙盘团体中的“四不二重”原则就营造出了一个叙说故事的安全环境,让每一个成员隐而不现的生命故事通过沙盘、沙具等形成的画面而更可见、更直观。因沙盘画面视觉感知的加入,以及团体伙伴共同营造的安全环境,让分享者在不断的叙说中更能整合细节,讲出更生动的生命故事。
于晶教授基于自己40多年来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融合、创新了本土化的“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这本《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过程、策略与技巧》正是对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创新性研究的总结。我相信在团体下进行沙盘的无意识水平工作,在心理咨询的殿堂里融合的并非只有叙事疗法,其他的理论和技术也能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寻找到自己的共识。
祝愿于晶教授及其团队的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天天向上!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
教育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注册工作委员会第五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