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1937~194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国民政府行政机构的改革尝试

战时国民政府的行政机构改革,并非骤然谋划的仓促之举,而是国民政府政治系统不断完善的延续。国民政府自1927年8月定都南京以来,便欲效法列强,基于传统基础而推行行政现代化。1928年10月,国民党采训政体制、行五院制度,步入民主政治的道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加速变革,力求行政机构完整,以期建立一个适应现代需求的万能政府。此后基于政治妥协的政治体制大体完成,但国民党政党权威却未如愿构建,孙中山去世后的党内个人权威替代进程未能完成,中央政府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之中。党政内部纷争不断,外患日益深重。在政治斗争与政治妥协的交错中,体制调整与人事变动纷繁复杂,通过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成为体制内外呼吁的主题。它既是中国政治民主化与现代化的需要,也受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家行政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