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有一种纯真的野性美
不要内功,要再赐一本剑法?
如果别人这么说,丁河可能觉得是年轻人不识好歹。
但他刚才是确认过徐森的根骨天赋还有心性的。
——恐怕这小子早已经将自己看中的那本内功铭记于心。所以才想多讨一本剑法。
——提前通知我貌似是为了让自己的借口看起来合理。殊不知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心思。
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还是太稚嫩了。
丁河越想越觉得自己看穿了徐森的小心思,忍不住大笑出声。
“好你个贪心的小猢狲!还挑三拣四起来了!”
徐森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低声道:
“晚辈不敢。只是晚辈家道中落,对家传剑法丢失一事耿耿于怀。一时不察方才失言,还请家主莫要怪罪。”
这个理由倒是挺妙的。
丁河沉吟一阵,犹豫着该不该让徐森占这个便宜。
柳澜正好想报徐森的袒护之恩,出言相助。
“庙祝帮了咱们这么大一个忙。你给他本剑法又何妨?”
随后又是些知恩图报,结个善缘的套话。
丁河逐渐被夫人说动,大手一挥答应下来。
“唉。不过一本剑法,送了便送了。再唠叨下去,这好好的饭菜都要凉了。”
徐森大喜过望,抱拳谢过。
丁家的午膳并没有像徐森想象中的那般大鱼大肉,铺张浪费。
每盘分量都不多,但胜在花样繁复,制作精致。
更让他惊奇的是,有一盘菜他吃着对胃口,不过多夹了几筷。
没多久后堂便端出一盘刚烧好的取而代之。
而丁河本人豪爽归豪爽,饭桌上也没让徐森饮酒。
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武者当以身作则”。
所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放浪形骸,只适合那些没有前途的江湖悍匪。
真正在乎自己武道生涯的武者,从来都是严于律己的。
吃饱喝足,徐森准备告辞,管事适时将一份剑谱和一柄宝剑献上。
徐森受宠若惊,连声“婉拒”,但目光刚扫至宝剑便再也无法移动。
这剑鞘居然用的是惊魂木!
传说伏魔司的伏魔令便是用上好惊魂木所炼制,如此方能驱邪除魔。
没想到这仅仅是套剑用的剑鞘便如此下血本!
丁河看出徐森眸中的惊骇,虚荣心大为满足,呵呵轻笑。
“俗话说宝剑配英雄。我看你这佩剑实在配不上庙祝的身份,不如干脆换柄新的。免得外人说我丁家小气。”
自然,晚辈是拗不过长辈的。
在家主和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相劝之下,他只能“不好意思”地把宝贝收入怀中。
……
回到外城,单单是走在路上就有不少百姓热情地跟徐森打招呼。
可见锁妖塔日报中的声望进阶确是空穴来风。
不出所料,原本门可罗雀的土地庙今天也热闹了许多。
来来回回皆是趁着午晌来求神保佑的平民百姓。
其中还有几个受害女眷的家属。
徐森明白他们手头不宽裕,只是让他们象征性地捐一钱碎银。
随后拿几捆香让他们分发给街坊邻居。
建兴府现在是他的根据地,稳固信仰远比些许钱财重要的多。
而且和赵府、丁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比起来,这点钱也确实不算什么。
薅大户羊毛,收百姓民心。
如此方是长久之计。
见徐森终于回庙,刘管事急匆匆跑过来,附耳道:
“庙祝,有贵客指名要见您。我把他们安排在后堂喝茶了。”
贵客……是何捕头的弟兄?
徐森想起何宣早上的交代,精神一振,满脸堆笑着走入后堂,抱拳致歉。
“实在抱歉。丁家主留我午饭,让几位久等——”
徐森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房间。
因为……怎么说呢。
坐在椅子上的两位着实不像官府派出的衙役。
坐的端端正正的那位倒是穿着皂衫快靴。
可那肌肤白皙,眉眼如画的俏丽模样,怎么看都不像是男子。
至于胸口不自然的鼓起,则明显是裹胸约束的结果。
——这建兴府这么进步?还有女捕快?
至于另一位就更一言难尽了。
其人五官轮廓硬朗,双目清澈灵动,皮肤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古铜色。
唯一的不足就是脸长了点。
怎么说呢……
有一种纯真的野性美。
皂服女子早就习惯了他人的异样目光,起身拱手见礼。
“建兴府捕头江映月,见过徐庙祝。”
长相纯真的男子也跟着打招呼,不过口音十分浓重。
“庙祝嚎。沃是郑鼎,烈山郡生的。”
“……烈山郡,是霸州西南边境的那个?”
如果说斛山郡是整个霸州最靠近大阳内地的郡县,那么烈山郡便是距离最远的。
由于地形多山海拔又高,向来作为自然屏障抵御外族进攻。
尽管名义上烈山土著也是大阳子民的一部分。
但由于交通不便且语言不通,在内地几个州的百姓看来与外族无异。
当然,要较真的话,徐森这些霸州人在他们眼中也是乡下人就是了。
大概是怕二人聊天偏题,江映月轻咳一声。
“我听同僚说,庙祝受人所托正在调查驿丞一案。不知是否与城内的邪祟案有关系?”
徐森听出她语气微妙,干脆坦率告之。
“就我个人看来,是两拨犯人所为。”
江映月柳眉一挑,反问道:“何以见得?”
“其一,外城邪祟案前后持续半年,始终没有出城。而驿丞却是前天夜里于城外驿站突然遇袭。案发地点不合逻辑。”
“其二,此前外城邪祟案遇害的皆是未修炼的年轻女子。而驿丞却是身怀凝气修为的壮年男子。对象大不相同。”
“其三,驿丞身上明显藏有后手,等闲手法难以唤醒。手段差异极大。”
其实这些情报江映月早已了然于胸,之所以追问徐森,不过是想试其深浅。
——方才见他眼神不老实,还以为是个空有皮囊的绣花枕头。没想到真有两把刷子。
江映月收起轻视,正声道:“庙祝既能看出其中关窍,想来也是用了心的。”
随后她看向郑鼎。
“郑兄虽是烈山郡出身,却也是斩妖除魔的好手。他已经追查这鬼魅行踪数月,远比我们更熟悉其行事作风。”
郑鼎咧嘴一笑。
“我追杀这鬼魅数月,一路追到建兴府,本以为跟丢啦。”
“没想到这小鬼居然还敢当着我的面下手,气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