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译本序言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国航天经过60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以“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嫦娥一号”为标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我国航天砥砺奋进,不断创造出新的成就,实现新的跨越。
今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我国航天后续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探索浩瀚宇宙离不开航天科技与核科技紧密配合,同位素热源、同位素电源已成功应用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任务,为我国探月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面向未来,我国将持续开展空间探索,不断深化对宇宙的认识。核领域与航天领域科学技术的充分结合,是我国探索太空脚步走向更深、更远的重要基础。
我作为国家航天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非常高兴看到航天科技与核科技在深空探测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密切协作,也希望空间核动力等技术为航天走向深空发挥更大作用,共同推动我国航天事业行稳致远。我深信,持续发展的空间核动力技术一定能为航天人追逐星辰的梦想插上更为强大的翅膀,合力推动我国深空探索向着广袤的宇宙持续迈进,共同谱写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新篇章。
空间核动力是支撑航天事业跨越发展的战略核心技术,世界航天强国高度关注并持续发展。我们清楚地知道,空间核动力是一项融核能、航天、信息、安全、环境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前沿技术,技术高度复杂、安全要求苛刻,必须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我们也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借鉴参考他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太空中的原子能”系列丛书的翻译出版为我们了解美国在发展空间核动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在这套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在庞大复杂的航天任务中的重要作用,看到在空间核动力技术的发展并非是一片坦途,看到空间和核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性等等,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发展自主的空间核动力技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国家航天局局长 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
2022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