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拥有自己的房子
涂暮云这时拿着南晓的衣服过来,南晓看向他,接过衣服,说了声:“谢谢。”涂暮云带着她走到楼下说到:“你的车子我放到了后备箱,现在外面还在下雨,我开车送你回去。”南晓本不想麻烦他,可眼下也没有办法,只能答应。
很快,车子便来到了南晓家楼下。雨势依旧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愈发猛烈。涂暮云停好车,转头对南晓说道:“我送你上去吧,这雨太大了,你自己跑上去肯定会淋湿的。”南晓刚想拒绝,涂暮云已经打开车门,撑起伞走到了她这边,打开车门,微笑着说:“走吧。”南晓只好下车,在涂暮云的护送下走进楼道。
到了家门口,南晓接过涂暮云递来的伞,感激地说到:“今天谢谢你,涂暮云。”涂暮云笑着摇摇头:“跟我还这么客气干嘛,只要你没事就好。那你赶紧进去吧,换身干衣服,别着凉了。”南晓点点头,她没有立刻进去,而是站在门口对涂暮云说到:“思云的进步很大,已经不需要继续补习了,我临走的时候也已经跟她说过了,以后保持阅读的习惯就好。”
涂暮云有些遗憾,之后想见南晓就没那么方便了。他点头:“这段时间多谢你,我们谈一下报酬。”他拿出手机,打开微信二维码对南晓说:“你加一下我的微信,把银行卡号发给我。”南晓点头,添加了涂暮云的微信“暮云春晓”。
添加微信后,南晓打开门,走进屋里。当她关上门的那一刻,听到了涂暮云离去的脚步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半小时后涂暮云给她发了一条消息:“我到家了。”并附带一张图片,灯光微寒,柳丝在雨中飘摇,是涂氏庄园的门口。
南晓回复他一个“OK”的表情包,附带一句“早睡早起”。涂暮云看着可爱的表情包,看着那句“早睡早起”,心想她在关心我。
过了几分钟,南晓的手机亮起,“暮云春晓”发的的消息:“记得把卡号发给我”。南晓这才想起涂暮云说的要给她报酬,她疑惑为什么涂暮云不直接发微信呢,算了,既然他要银行卡号,就给他卡号吧。
她发了一串数字过去,“这是我的银行卡号,打这里面就行。”很快显示到账二十万,南晓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确认了一遍。她截了图给涂暮云发过去说到:“你打错了。”涂暮云回复她:“没有打错,你给思云补习十天,每天两万。收着吧,涂家不缺钱。思云进步很大,这是你应得的。”
南晓微微怔愣,脑海里反复琢磨着涂暮云方才说的话。他那句“涂家不缺钱”,如同重锤在她心间敲响。虽说她也明白涂家财力雄厚,可在她朴素的价值观里,即便有钱,也实在没必要如此大手大脚地挥金如土吧。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金钱确实能带来诸多便利。就拿她自己来说,一直以来,她心中都藏着一个小小的梦想——拥有一处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是她在这繁华都市里渴望的一方安稳小天地。如今,涂暮云给的这二十万,无疑让她离这个梦想更近了一大步。想起涂暮云,南晓心中五味杂陈。
她翻身起床,拿起日记本,计算自己的现有资金。上大学时的各种奖学金加起来有五万多,做兼职赚了的钱给了爸妈和弟弟一部分,还剩下三万多,刚毕业回到云城工作那一年零零总总加起来有六万多。她当时离婚,没有要陆清晏一分钱。
陆清晏觉得她一无所有,会活不下去,简直是笑话。有了这些年的积蓄,哪怕到了青州也没有让她立刻捉襟见肘,可见哪里都离不开金钱。青大附中的工资很高,福利待遇也不错,对老师也没有什么限制,是个难得的好单位。她算了算自己手里的现有资金,大概有三十多万,如果加上公积金,买个小点的商品房足够了。她高兴地想着,等放假后就去附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最好能拎包入住,连装修的费用都省了。
那次涂暮云去她住的出租屋,看到那略显简陋的环境时,眼中流露出的心疼与关切。从那之后,涂暮云便不止一次地暗示,甚至明示,想帮她换个更好的住处。
可南晓生性倔强,在她看来,无缘无故接受他人如此厚重的帮助,实在是难以心安。她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掺杂了过多物质上的给予,便会变得复杂而不纯粹。所以,无论涂暮云如何旁敲侧击,她都坚定地拒绝,仿佛在坚守着内心的某种原则底线。
涂暮云也有些无奈,若是当时他对南晓说这是报恩,南晓也许不会拒绝,但估计以后再也不会与他有联系了。涂暮云心想,她的恩情,需要用我的一生去偿还,怎么才能让她一点点接受我,需要从长计议,多想想办法,早日帮她实现小梦想。
接下来的日子,涂暮云想尽一切办法,制造跟南晓偶遇的机会,在南晓面前刷存在感。有一次,学校组织运动会,南晓作为带队老师忙前忙后。涂暮云得知消息后,也来到了学校。他看到南晓在烈日下奔波,为学生们加油助威,便默默地去买了一箱水,送到了南晓所在的班级。
南晓看到涂暮云的那一刻,心中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学生们看到涂暮云帅气的模样,纷纷围了过来,好奇地打听他是谁。南晓有些尴尬,正要解释,涂暮云却抢先说到:“我是南老师的朋友,来给大家送点水,希望同学们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学生们欢呼起来,纷纷感谢涂暮云。
看着涂暮云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南晓心中的防线似乎又松动了一些。她开始思考,也许涂暮云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样,只是个一时兴起的富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