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墨池洗砚
戌时的梆子声穿过三重院落时,陆文渊正跪坐在藏书阁东厢房的青砖地上。月光透过雕花木格窗斜斜地切进来,将他面前的三尺见方的墨池照得宛如玄玉。池中悬浮着七盏青铜莲灯,灯芯浸在墨汁里,燃起的却是青白色冷焰。
这是他第七次尝试修复《南华经》的残页。泛黄的宣纸铺在青玉案上,断裂处细如发丝的裂痕在冷焰映照下清晰可见。陆文渊握着犀角柄的鼠须笔,笔尖蘸的不是墨,而是从文宫中引出的淡青色文气——这是他在瀑边枯坐三日才悟出的法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他轻声念诵,笔尖悬在“鲲“字残缺的羽字旁上方三寸。文宫中的楹联忽然大放光明,悬在梁上的七盏莲灯齐齐震颤,墨池泛起细密的涟漪。当第一滴文气凝成的墨汁落向纸面时,整座藏书阁的经卷无风自动,书页翻动的声响恍若春蚕食叶。
守在门外的杂役弟子打了个哈欠,完全没注意到门缝中溢出的青光。他们早已习惯这个痴傻的外门弟子整夜泡在藏书阁——自从半月前在后山闹出那场风波,宗门里都传言陆文渊被赵师兄打坏了脑子。
陆文渊的额头沁出细汗。修复《逍遥游》残卷比他想象中艰难百倍,文气化作的墨汁甫一接触古纸,就似烈阳照雪般消融。直到第五次失败时,他才惊觉纸页裂痕中蛰伏着缕缕黑气,每当文气注入便如毒蛇般噬咬。
“这不是寻常的虫蛀。“他捻起一片碎屑对着冷焰细看,碎屑边缘泛着诡异的暗金色,“倒像是...剑意所伤?“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苍老的咳嗽声。徐长老不知何时出现在槅扇旁,手中提着的六角宫灯将满墙书影投在青砖地上,惊得陆文渊险些打翻墨池。
“子时三刻还在抄经?“老人佝偻着背踱进来,枯枝般的手指抚过案上残页,“青冥宗的规矩,入夜后藏书阁不留人。“
陆文渊忙起身行礼,袖口却扫到砚台。一方歙砚眼看就要坠地,徐长老的乌木杖突然横空一挑,砚台稳稳落在杖头雕着的貔貅口中。这手精妙至极的招式,偏生不带半分灵力波动。
“小心些。“徐长老昏花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这方'松涛砚'是三百年前文渊阁大学士的遗物,摔碎了把你炼成剑傀都赔不起。“
陆文渊心头剧震。前世他在故宫修复过一方形制相似的歙砚,砚背铭文正是“文渊阁珍藏“。不及细想,徐长老已经转身走向西侧的楠木书架,宫灯照出匾额上“禁“字的朱砂封印。
“你最近常来修复古籍?“老人突然发问,乌木杖敲了敲地面。无数萤火虫般的金芒从书架上浮起,在空中拼成《青冥剑谱》《玄元心经》等书名——这是藏书阁的索引灵光。
陆文渊斟酌着答道:“弟子愚钝,于剑道无缘,想着做些洒扫修补的活计,也算为宗门尽绵薄之力。“
“修补?“徐长老嗤笑一声,乌木杖重重顿地。陆文渊怀中的《南华经》残卷突然飞出,悬在半空哗啦啦翻动,每处修补过的裂痕都泛起青光。“用文气修补武道宗门藏书,你倒是千年头一遭。“
冷汗浸透里衣。陆文渊正要解释,却见老人从袖中掏出一物抛来。他下意识接住,掌中是半枚断裂的玉扣,温润的羊脂白玉上刻着半句残诗:文章千古事...
这分明与文宫楹联上的字迹同出一源!
“三百年前,有位书生带着半卷《论语》闯过山门大阵。“徐长老摩挲着书架上的青铜饕餮纹,“他在墨池前站了七天七夜,池中墨汁凝成百丈青龙。那日之后,藏书阁顶层的'文'字匾额就再没亮过。“
宫灯突然暗了一瞬。陆文渊感觉文宫中的残破殿宇剧烈震颤,悬在梁上的七盏莲灯同时熄灭。黑暗中,徐长老的声音仿佛从极远处飘来:“明日寅时,把松涛砚送到后山洗剑潭。“
直到老人的脚步声消失在回廊尽头,陆文渊才发觉手中玉扣正在发烫。文宫中的残破殿宇投射出一道虚影,与玉扣上的残诗完美契合。当最后一个字归位时,池中干涸的墨汁突然沸腾,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金色小楷。
那是半部《文心雕龙》。
***
晨雾漫过洗剑潭时,陆文渊抱着松涛砚站在芦苇荡旁。他特意提前两个时辰前来,就是想探查徐长老口中的蹊跷。潭水清可见底,千百柄锈迹斑斑的古剑斜插在淤泥中,剑柄上缠绕的水草间偶尔闪过磷火般的幽光。
按照《文心雕龙》记载,他以指为笔在砚台背面勾画“洗砚符“。文气渗入玉石的瞬间,潭水突然逆流而起,在空中凝成巨大的水镜。镜中浮现出三百年前的画面:
青衫书生负手立于潭边,身后悬浮着四十九卷金光璀璨的竹简。忽然天际落下万千剑雨,书生挥袖泼墨,墨汁化作玄甲将士与剑雨相抗。最终一道横贯天地的剑光劈碎竹简,书生吐血坠入潭中,怀中半枚玉扣闪过微光...
“看懂了吗?“徐长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老人今日换了件洗得发白的儒衫,手中乌木杖竟化作一杆青玉笔,“当年文圣陆九渊在此地兵解,文脉断绝三百年。“
陆文渊抚摸着潭边一块不起眼的青石,石上凹陷处正好与松涛砚吻合。当他将砚台放入凹槽时,潭底古剑齐声长吟,锈迹剥落后露出剑身上铭刻的经文章句。
“这是...“
“当年文圣门生的佩剑。“徐长老的玉笔点在水面,荡开的涟漪中浮现出浩气长河虚影,“他们以剑为笔,以血为墨,与三千剑修战了七天七夜。“老人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漏出点点黑血,“如今你是文宫选中的继任者,该明白为何武道容不下文道。“
朝阳刺破晨雾的刹那,陆文渊看见老人脖颈处蔓延的黑线——那是经脉被剑意侵蚀的痕迹。三百年前的剑气,至今仍在蚕食着守阁人的生机。
“每月朔望之日,子时来洗剑潭。“徐长老将玉笔抛入潭中,笔杆化作青鲤遁入水底,“潭底镇压着文圣最后一缕残魂,能不能唤醒他,就看你的造化。“
回藏书阁的路上,陆文渊在竹林深处撞见了意想不到的人。赵铁山跪在鹅卵石小径上,双手捧着个描金漆盒,额角青紫分明是新伤。更诡异的是,他身后站着个戴青铜面具的黑袍人,腰间佩剑缠着浸血的布条。
“请陆师兄收下这株百年血参。“赵铁山声音发颤,“前日之事全是误会...“
陆文渊倒退半步,文宫中的楹联突然剧烈震颤。他清晰看到黑袍人周身缠绕着灰雾,雾中隐约有残缺的文字沉浮——那是被污染的文气!
“小心!“他伸手去拉赵铁山,却抓了个空。黑袍人袖中飞出三道黑符,符纸上的血色咒文竟是倒写的《千字文》。赵铁山突然暴起,漆盒中窜出九根淬毒银针,直取陆文渊周身大穴。
千钧一发之际,怀中《南华经》残页无风自动。“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章句凌空显现,青光化作鲲鹏虚影将毒针尽数吞没。陆文渊趁机并指为剑,蘸着文气在虚空写下《正气歌》的首联:“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金光爆射的刹那,黑袍人发出非人的嘶吼。他的面具应声碎裂,露出半张爬满咒文的脸——那分明是失踪半年的内门弟子王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