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新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安抚民心

在整军备战的同时,李远还意识到,必须安抚民心士气,避免京城内部生乱。

“传朕旨意,即刻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李远对户部尚书说道。

“陛下,国库粮食有限,若开仓放粮,恐难支撑长久啊。”户部尚书担忧地说道。

“百姓若无法生存,京城必将内乱。”李远冷冷地说道,“传朕旨意,照朕的旨意立即去办!”

一、开仓放粮:立即开放京城粮仓,设立粥棚救济流民,优先保障老弱妇孺。同时宣布免除京城及周边三年赋税,减轻农民负担。李远亲自巡视粥棚,命户部官员每日公开粮食发放账目,严惩克扣贪腐者,百姓高呼“圣君临朝”。

二、以工代赈:组织青壮年参与城防修缮、疏通河道等工程,发放粮食或铜钱作为酬劳。既解决饥荒,又增强城防。工部将城墙分段承包给民间工匠,按工程进度结算工钱,激发效率。

三、发布“战报”告示:每日在城门张贴前线战况简报,用通俗语言说明朝廷部署(如“吴三桂援军已至涿州,三日可抵京”),避免百姓被谣言蛊惑。仿效新闻发布会,由翰林院编修每日撰写白话版战报,派识字衙役在街头宣讲。

四、皇室表率:周皇后率后宫嫔妃亲自纺纱织布,将成品分发给守城军士家属;太子朱慈烺在国子监组织士子编唱抗敌民谣,通过童谣传递信心。

五、“保甲连坐”改革:将十户编为一保,推举德高望重者任保长,负责物资分配与治安联防。保内互救者朝廷嘉奖,窝藏奸细者连坐。李远赐予保长黄铜腰牌,刻“御赐护民”字样,强化基层权威。

六、吸纳民间力量:招募京城镖局、帮派头目入宫觐见,赐予“义民”称号,委托其维持街坊秩序,分化潜在叛乱群体。

七、“歃血盟誓”仪式:率文武百官至太庙,亲手斩断一束长发掷于祭坛:“自今日起,朕食宿皆在德胜门敌楼!若叛军破城,此发便是朕的裹尸布!”命史官当场记录:“帝断发明志,群臣泣血请战。”

通过这套策略,李远在短期内快速的凝聚人心,为坚守待援争取时间。最终目标不仅是守住京城,更要借此战重塑大明军民对朝廷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