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镇北军
贼军大溃、俘获无数。
其中俘虏近千人。
杨彦这边抓了十几个穿甲的贼将亲兵。
还有穿着贼将金甲,冒充贼将的炮灰。
杨彦扒了他们的衣甲后,将俘虏一块交给了战场上的卞喜。
卞喜杀得浑身是血,见到杨彦之后大呼:
“军侯带兵破敌,此战首功!”
大呼还不足以宣泄心中激动,他抓着杨彦的手喊道:
“贤弟,多亏了你带兵冲阵,否则我要在城内憋屈死了。”
跟杨彦猜想的一样,卞喜想带兵出城厮杀不得,憋闷坏了。
如今杀的酣畅淋漓,他很感激杨彦。
杨彦则是急忙行礼,恭敬道:
“卑职乃将军提拔,得知将军被困,卑职岂敢不来。”
“况且领兵冲阵乃是卑职职责。”
杨彦姿态放得很低。
且完全把卞喜当成了知遇良师的样子。
这谦卑姿态让卞喜十分受用。
其实,卞喜出身不好,在这讲究门第的官场,混的实在艰难。
也少有人向杨彦对他这般尊重。
欣慰之余,卞喜当即道:
“军侯不必客气,你这次冲阵有功,本将军必为你请赏。”
“另外答应你的战甲和粮食也一并给你。”
杨彦立刻冲着后面喊:
“把我俘获的金甲拿来。”
这贼将的金甲打造精良,鲜亮奢华。
卞喜看得移不开眼。
杨彦把金甲捧上,道:
“献给将军。”
卞喜满脸惊讶:
“给我?这……不合适吧。”
杨彦认真道:
“用此甲感谢将军提拔。”
“将军若是不接,卑职心中难安。”
卞喜这才接了,爱不释手道:
“杨老弟的好,我记住了。”
“我这就带你去找主簿领赏要物资。”
卞喜带着杨彦来见卫主簿。
卫主簿就在城墙上,看着卞喜带杨彦赶来相见,他立刻迎下城墙。
杨彦快步上去,诚惶诚恐道:
“军侯杨彦救援来迟,还请大人降罪。”
杨彦救援的很及时。
但他自请降罪乃是向对方示弱的表现。
表明自己顺从的态度。
虽说杨彦隶属于河东铁骑,不受县里节制。
但杨彦还是要放低姿态。
因为现在夏县就是他最大的依仗和支持。
不哄着、抬着怎么行!?
他还指望县里能给他装备战马呢。
卫主簿见他姿态谦卑诚恳,十分欣慰,忙扶起他,道:
“军侯不必多礼,此次你是大功。”
“军队初建,却已有如此战力,可见你做的不错。”
“还有什么需求,尽管开口,本官尽力满足。”
杨彦不带丝毫犹豫,道:
“卑职尽本分而已,无任何需求。”
杨彦的确想要各种物资和支持。
但他不能说出来,只能把这个问题抛给对方。
反正他带着骑兵冒险来救,且成功解了夏县之围,不赏可不行。
卫主簿自然也明白杨彦的意思了。
不过卫主簿有些意外,他本以为杨彦是个老实人,却没想到有些滑头。
滑头点也好,否则他也当不了这个两百人的军曲侯。
卫主簿也很清楚杨彦急需什么,他刚才瞧见杨彦手下骑兵大半没有衣甲。
所以,卫主簿道:
“军侯不要,但本官不能不赏,便给十套甲吧。”
十套甲有点少了。
卫主簿也觉得拿不出手,所以又道:
“另外赏钱百万。”
百万钱听起来多,但也买不到十套甲。
况且贼兵压境时期,钱财还不如粮食好用。
杨彦见主簿不愿多赏,便只能把话摊开一点来说:
“此次贼军溃败,之后必会卷土重来。”
“卑职愿带领八十铁骑死守夏县。”
杨彦的意思是:卫主簿补充他兵甲,就是补充己方军队战力。
所以,不要吝啬赏赐了。
卫主簿也知道李乐的大军不用几日便到。
但卫主簿还是不愿多给装备。
这时,卞喜帮腔道:
“我之前答应,给杨彦万石粮食和衣甲。”
“况且此次杨彦作战勇猛有功,便多给一些吧。”
卫主簿故作为难:
“万石粮食可以,衣甲就再多给十套吧。另外兵器给五十套。”
卞喜还想再帮忙多争取些,却被卫主簿严厉的眼神制止了。
显然,这二十套甲就是极限了。
因为卫主簿担心补充好了河东铁骑,牛辅一个命令就把杨彦军调走了。
那不是白投了,浪费!
杨彦早就知道夏县和宗族们的担忧,
但他却不能说本部铁骑会留在夏县。
毕竟跟牛辅的协商还没谈妥,自己不能提前宣布。
况且若有差错,自己说出来反而坏事。
正无奈时,城外奔来一骑,正是运城回来的罗大。
罗大远远看到“河东铁骑”战旗,便狂奔而来:
“杨军侯何在?有四百里加急。”
同在城墙上的卞喜、卫主簿齐齐惊异:四百里加急给一个军侯?
并非是看不起杨彦,而是他这个品阶太低了。
可信件还真送到了杨彦手上。
杨彦急忙接了看过后,便转给了卫主簿。
卫主簿看完之后惊呆了:
“牛辅将军竟然命令你这一部留在夏县!”
信都看清楚了,但卫主簿实在不敢相信。
不过,卫主簿不亏是人精,他迅速明白了原因,试探着问:
“你在牛辅那边有人?”
杨彦也不否认,笑道:
“实不相瞒,卑职送给牛辅将军百匹战马。”
至于战马的来源,杨彦没说。
卫主簿也没问,毕竟很多事情不用说清。
总之,卫主簿现在知道杨彦麾下铁骑不走了,会成为防守夏县的助力。
而且,他也知道这杨彦背后有靠山。
这就需要卫主簿特殊对待了。
这时,杨彦再次表达决心:
“卑职明白夏县乃是我部河东铁骑立足之本。”
“我部必拼死防守夏县。”
有了杨彦的承诺,卫主簿便也干脆道:
“本官还能给你五十战马和五十套甲,另外刀枪弓弩数百。”
“这几日,安邑城还会送来物资和军队。”
“到时,本官再给你一百战马和甲。”
杨彦大喜,这样一来,自己麾下的两百铁骑基本补满了。
卫主簿提醒道:
“但是兵源需要你自己招募了。”
“因为夏县兵力不足,还要招募新军,暂时分不出人手给你。”
杨彦干脆点头。
他已经想好了,河东铁骑招募范围本就不局限夏县,而是整个河东郡。
七叔跟他透露了一个消息:
随着白波贼和匈奴南下,河东郡北部不少汉人也南下了。
其中有不少良家子,这些可是正宗的军旅世家。
百年前,并州上党郡丢失后,河东郡北部就成了军事地区。
朝廷在此设立了不少军镇。
这些军镇之兵有个统称:镇北军。
百年来,镇北军跟匈奴戎狄交战无数。
却因为朝廷支援不力,逐渐败亡。
河东郡北部从此沦为匈奴牧场。
不少军户纷纷南下,或是聚众自保,甚至聚集成贼。
总之,镇北军没了,但军卒和其后代还散于河东。
杨彦想招募的就是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