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君子成人之美
谢知月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凑近来的俊脸。
这张脸,单论容色,逊色于齐景暄,可那热烈的勃发英气,更具有明媚少年的人间烟火气息。
不像齐景暄,眉眼间总是挟藏着些忧愁,自带不近凡尘的神明感。
但很快谢知月被自己暗暗拿萧寰和齐景暄做比较的想法惊到了,她干嘛要拿齐景暄和萧寰比!
终究是和萧寰七年未见,她嫁给齐景暄后再没接触过外男,那无法忽视的陌生感迫使她想要继续后退撤离,却又硬生生的忍住,站在原地和萧寰对视。
寰哥哥这个称呼,已经久远到模糊了,就像是他的声音一样。
“寰哥哥。”这声寰哥哥,比刚才的表哥还要更显生涩。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谊,萧寰还是头一次从这小丫头身上感受到如此疏离的态度。
他出征三年回来的时候,小丫头都是兴冲冲的跑过去迎他,碍着男女有别,都一头扎他怀里了,怎么这才不到一月没见,就这样生分了?
“胭胭妹妹,可是在怪我,在你生病那会没去看望?”
没等谢知月回答,他就开始解释:“我倒是想去探望,可是胭胭已经是大姑娘了,身为外男,我不能去及笈待嫁的女子闺房,因为那样有损妹妹名节。”
他这话里藏着话,另一层意思很明显是在暗示谢知月,打算什么时候嫁给他?
自家儿子这吊儿郎当混不吝的样,宋音蔓这个做母亲的都替他嫌害臊。
可是作为母亲,她总得帮儿子一把。
长信侯府与荣国府再结姻亲,亲上加亲互相扶持本身也就是两家人都想要的。
“今日正好七巧节,想必皇上在宫里也是得陪着各位娘娘过节,寰哥儿你就别去叨扰了,请命的事可以放放,既然胭胭过来找你,你就好好陪她玩。”
宋音蔓过去牵起谢知月,“想要什么就尽管跟你寰哥哥说,皇上赏他的东西,他全藏着自己的私库里呢,他不缺钱。”
“母亲你就知道惦记我那点体己,那是留给我未来媳妇儿的聘礼!”
宋音蔓瞪了萧寰一眼,“知道你那是留给未来媳妇的,提早拿出来花点没影响。赶紧把衣裳换了,陪你胭胭妹妹出去玩,正好今晚,你们一起逛七巧节水灯会。”
母子二人明显到不能再明显的意图谢知月察觉不到就不正常了,但说起聘礼,她不由自主的回想起前世。
她嫁的人是太子,皇室却没有太重视她这个太子妃,除了将婚礼举办得隆重,聘礼给的甚至不如臣子家娶妻的规格。
在她与齐景暄成婚之前,连城公主出嫁,那十里红妆,蜿蜒半个皇城。
后来她得知聘礼一事全权是由皇后与太子决定的,结合她嫁入东宫后的生活,最简单的说法就是,齐景暄在借她为难荣国府,为难整个谢氏。
可是她嫁的是皇室,为人臣子,尽管皇室再不看重,他们都不能怠慢。
那时,荣国府与长信侯府各出了一半嫁妆,硬是为她凑齐了不输公主出嫁的十里红妆。
而她那份丰厚的嫁妆,入了东宫后,就再未能回到她手里来了,全为他人做了嫁衣。
想起父母与舅父舅母的付出,最后全部付诸东流,她心中就无比酸楚痛惜。
她上月才及笄,按照前世轨迹,神武大帝是在重阳节后点她为太子妃,开年上元节成婚。
萧寰战死的期间,也就是重阳节前夕,八月上的战场,九月战死。
要避免这两桩大祸事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是,她赶紧和萧寰议亲。
毕竟盛朝律法有规定,新婚燕尔的男子,三月内不得上战场,不过还有一条补充,除非情况紧急。
———
黄昏,皇宫太和殿。
方才这里才谈论过一场关于出兵北伐的政事,议臣都已经离去,只余下皇帝与太子。
神武大帝慵懒的倚靠在帝位上,眸光浅浅扫过端得一丝不苟坐在下位的太子。
“对于北伐主将人选,萧家那小子,太子有什么看法?”长相妖艳的帝王语调闲散,有些漫不经心。
底下的太子却深思熟虑的回答:“父皇,儿臣觉得萧寰过于年轻气盛,容易轻浮急躁,不够沉稳,不适合担任北伐主将。”
“你就比他大一岁,那这么说来你自己也是轻浮急躁,不够沉稳?”神武大帝话头偏转到太子身上。
太子迟疑了几秒,答:“应该不是。”
“那你当街冲一小姑娘发脾气?”神武大帝有那么些嘲笑的意味。
“儿臣冤枉,是她冲撞儿臣与连城的马车在先。”
“那太子怎么看待荣国公之女心悦你的事?”神武大帝闲散的继续跟太子拉扯那些无关政务的琐事。
太子神色坦然斯文,“儿臣身在太子位,心悦儿臣的女子在盛京不计其数,她们心悦的不是儿臣,是太子。”
“最近你的师傅们都跟朕说你是君子,君子成人之美,你也老大不小该娶妻了,那小姑娘心悦你都心悦的得病了,你干脆就成全她,把她娶了吧,谢家,四世三公,名流望族,荣国公之女能当太子妃。”神武大帝懒散中显露出几分精明。
太子脸上闪过一丝愕然。
好个君子成人之美,父皇这是在拿他的流言蜚语打趣?
“……父皇,那是师傅们谬赞了,儿臣不是君子。”他这意思是明摆着不当那个成人之美的君子。
就那天天盼着他早日被废的荣国公,他娶荣国公的女儿,那不是互相添堵吗?
虽说他娶谁都是娶,但乱点鸳鸯也不带这么点的。
神武大帝正眼看向太子,那眼神里隐有嫌弃,“不是君子也是男子,你又是太子,该娶的妻还是得娶。”
“那全凭父皇与母后定夺。”
对于娶妻这事,在他看来好像就是无关紧要的,只是在定夺前头看似无意又刻意的带上了母后。
身为太子,按理说他早该选妃,但皇子公主们的婚事最后必须是由皇帝定夺,十六岁那年父皇御驾亲征,留他监国,父皇征战三年收复了南方才回朝,他的婚事也就耽搁到现在了。
“连城说今天是七巧节,皇城有水灯会,她说想去,你晚上抽点空陪她去吧。”神武大帝显然是不想再说下去了。
“儿臣遵旨。”太子应得谦卑,“那儿臣就先告退了。”
“先等等。”
“父皇还有吩咐?”
“你母后让你来,没什么让你传达的?”神武大帝斜睨太子,一双媚气的桃花眼里透着轻慢。
太子垂眸回避神武大帝的视线,“七巧节有情人相聚,母后自然是希望父皇能去她宫中。”
“知道了,朕晚些就过去看看她,你去吧。”
“那儿臣还想向父皇求一项恩典。”太子不急不缓的接话。
神武大帝眉心轻跳一瞬,丢出一个字:“说。”
“萧家父子屡立军功,淑妃娘娘入宫已有七个年头,儿臣想求父皇能准许淑妃娘娘回母家省亲,以显皇恩。”
太子说话依然是温文有礼,恭谦有持。
神武大帝唇角浅扬,“准。”
太子起身要跪拜谢恩,帝位上的人摆了摆手,“免礼,陪连城玩去吧,你也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