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揽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成王败寇(三)

宸翰宫位于安州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建兴原上,是代朝皇城正宫。代国历史上多位君主处理政事的主要宫城。庄严的朝会在此进行,皇帝在此处理天下政事,接见群臣,举行各种仪式和庆典。内含太宰府、御史大夫府及太尉府、三省等核心权力机构,宸翰宫无可争议,是代国的政治中心。

宸翰宫的北阙门,此刻正被汹涌如潮的叛军围攻,局势危急。王柯之胞弟,领军将军王彦,挺身而出,亲自率领着中领军以及部分殿前军,极力防守,抵御叛军的疯狂进攻。宸翰宫作为王朝的象征与正宫所在,加之此时正值非常时期,叛军作乱,年幼新君又安置于此。因此,中领军与殿前军这两支精锐的禁军,大部分兵力都被紧急调动至此,护代国新君安危,捍卫大代根基。

也正是因此,使得城北二宫的防备空虚,被叛军迅速攻占。然,福兮祸所依,攻下城北二宫的叛军,竟渐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变得狂妄自大,开始轻敌,加之为了迅速攻入宫中,挟持新君,叛军轻装行军,只带了少许攻城器械。因此叛军在进攻北阙门之时,被王彦所率领的精锐禁军大量杀伤,进攻受挫,进攻一时陷入停滞之中,守军则在王彦的率领下牢牢守住城门,犹如铜墙铁壁,不容敌人前进半步。

马棋见攻势受阻,死伤大半,果断收拢兵马,终止了这场徒劳的冲锋。他沉声下令:“急命后续部队速运大型攻城器械前来攻城,准备发起新一轮的攻势。与此同时,抽调北城所有可用之兵前来围困正宫。”马棋心中明白,王朝权力之巅就在眼前,只要跨越这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城墙,踏进金碧辉煌的宫殿,他将万众敬仰,流芳千古!

江山如此多娇。

王彦深知,拖延只会令局势更加危急。皇城城门众多,守城需要分兵驻守,而马棋则只需集中兵力,主攻一处,届时皇城必然失陷,念及此,王彦心急如焚,对副将到彦及急声下令:“彦及,趁贼军立足未稳,你即刻亲率两百精兵,组一支锐骑,破门而出,直击马棋,取其首级!叛军若失其首,自乱阵脚,围城之厄,方能迎刃而解。否则,我等皆将命丧于此!”

“遵命!”到彦及面色坚毅,语声沉稳,面对数倍于己的叛军,他毫不犹豫地回应道。言罢,身形一转,大步流星而去。

在北阙门外不远处,马棋端坐于雄壮的战马之上,犹如一尊冷峻的雕像,率领着叛军,他们的目光凝固在北阙门上,静候着后续援军的到来,胜利似乎已触手可及。忽然,北阙门竟在沉寂中缓缓开启,他的双眸瞬间炽热起来,下意识地,他几乎要脱口而出那道攻城的号令。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队精锐的骑兵,从城门内猛然冲出,目标直指马棋所在,马棋触不及防,双眼呆滞,嘴唇颤抖着,低语道:“什……什么?!”

到彦及死死瞪着马棋,恨不得将他碎尸万端,威武浑厚的声音响起,震荡四周:“逆贼,速速受死!”言罢,直冲马棋而去。

马棋被突如其来的状况惊吓到,他下意识地抓起手中的马鞭,毫不留情地抽打在坐骑之上,转身而退,顿时,军阵大乱,他身边的将领反应迅速,率领部分兵士,骑着战马,迎上前去,拦截到彦及。

随即,双方发生混战,叛军人数众多,虽军阵已乱,互相践踏而死者甚多,但叛军反击依然强势。到彦及身处乱军之中,犹如猛虎下山,奋勇冲杀,杀敌数十,盔甲被敌军鲜血染红,满脸血迹。然而,见马棋遁远,已无斩将可能,到彦及在几个回合之间,率领身边的勇士们杀出一条血路,且战且退,撤回城中。

到彦及此次率敢死队出击,虽未能斩杀贼首,但叛军军阵大乱,死伤甚众,叛军马棋落荒而逃,到彦及与勇士们在乱战中奋勇杀敌的英姿,极大提升了守城将士们的士气。到彦及等人退回城中之时,领军将军王彦高呼道:“将军威武!代军威武!”

守城将士们闻言,无不大受振奋,皆奋力高呼:“将军威武,代军威武!”这激昂之声,回荡在城池内外。

那些因叛乱而藏匿于家的百姓,那些被困皇城内手无足措的宫女近侍,耳畔忽地被这股不屈的豪情所穿透,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触动。

然而,就在这激奋人心的时刻,王彦和众将士望见几里外的马棋,正率领一支更加庞大的叛军,直逼宫城而来,行进间,叛军忽然兵分两路,一路直逼北阙门,一路进逼西侧正阳门。令人难以分清哪路是主攻,哪路是假攻,甚至两路都是主攻。

王彦心想:坏了,最不妙的局面出现了,宫城城门众多,虽城防坚固,易守难攻,但绝不可能集中兵力防守一处,然叛军却可集其全力,四处可攻,沦陷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王彦望着几里外汹涌而来的叛军,内心绝望至极,甚至闪过了一丝放弃的念头,但又迅速振作起来,他果断命令部下誓死抵抗,随后火速前往宣室殿与徐太宰商量破敌之策,做好迎接最坏的准备。

宣室殿内,龙椅之上,一位年幼的新君端然正坐,稚嫩的面容上透出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他的两侧,徐定、何穆林、兵部尚书等朝中重臣恭敬侍立,王彦及数位禁军将领遥遥相对。

形势极度危急,叛军即将兵临城下,宫城沦陷只是时间问题。殿内众人面面相觑,言语在这一刻仿佛失去了力量,空气仿佛凝固,每一寸空间都充斥着着末日降临的气息,令人感到绝望。

徐定却依然临危不乱,率先开口冷静道:“叛军就在眼前,我们在其内部的棋子,在叛军大军压境之下,启用也于事无补,依我所见,应放弃南门,速召回大司马大将军,令其率部回归宫城,集精锐之力,誓死抵抗,诸位以为如何?”

王彦闻言,声音铿锵有力道:“末将深以为然,城内粮草充足,足以支撑数月之久,我等应收缩兵力,固守皇城,等待时机,守正出奇!”

其他将领及数位大臣皆是点头认同:

“为今之计,唯有如此”

“此为上策”

“誓死保卫圣上”

何穆林眼见此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的声音在喧嚣中如洪钟般响起:“万万不可!若我等此刻选择收缩兵力,如龟缩城内,将自己困于宫城之中,待到叛军如黑云压境,重重围困之时,我军士气必将萎靡不振,城中百姓之心也将随之涣散,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更是人心惶惶,难以自安。彼时,我等尚未交锋,内部便已自乱阵脚,大势所趋,败象已现。而那些左右观望的势力,定会趁此机会,或明或暗地选择立场,大代根基悬于一线!

徐定闻言,似有深思,年老沉静的双眸之中带有不容置疑的威严,缓缓开口道:“言之有理,何大人有何妙计?”徐定望向这位出身寒微,年未满三十的朝廷重臣,想起往日在朝堂上与他的互相博弈的情景,他仿佛坚信何穆林有破敌之策一般。

何穆林那明亮的眼眸,坚定地望着众人,脱口而出:“我有一计,可使社稷转危为安!”他从容不迫,自信至极。

此言一出,被低落情绪笼罩的众人,涣散的双眸忽然放大,神情充满憧憬之色,仿佛看见救命稻草一般,惊问道:

“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