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你要搞互联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好一个扮猪吃虎

“哎呦,还是这位靓女识货。”

陈嘉豪倚着卧铺隔板,目光在朱晓月白皙修长的脖颈处打了个转。

作为优秀商人,他一眼识破扮猪吃虎的闫明后,就注意到这孤傲的黑天鹅。

没看错的话,朱晓月身上的黑色长款羽绒服是去年北美新款“The North Face”。

别说沈城,哈市的百货大楼,连香江尖沙咀的新世界中心也寻不见这样的货色。

看完材料的闫明,抬眼就撞见陈嘉豪直勾勾盯着朱晓月的德行

“哎,这东西真的如老舅说的一样,不是我们泥腿子们买得起的东西。”

他故意把材料往小桌板上一搁,发出咚的一声,惊到欣赏美女的陈嘉豪。

面前的场景,让闫明想起前世那些香江商人的风流轶事。

进入九十年代后,每当闫明去姥姥家和大爷家过年时,总是会听到一些来沈城投资的香江商人们的八卦。

现如今看到这情景,这事情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闫明无奈的叹了口气。

“我还是努力考上东工,使用学校微机室吧。”

翻着报价单后,闫明心里有了底,大概了解此时的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价格。

同业发现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那就是陈嘉豪给的软件清单里,并没有国产软件。

此时金山发布的WPS1.0已经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办公软件,当然有UCDOS这种汉化版本的命令行界面操作系统。

“靓仔,你赶上了好时代,现在龙江省可以说遍地都是黄金。”

陈嘉豪接过文件袋,指尖在牛皮纸面上摩挲了两下。

“碰到一次好机会,赚钱买个计算机,那就是分分钟解决的事情啊。”

“机会?陈先生您这次去绥芬河,就是拥有了这种机会吗?”

“我听说,很多人都去那边跟老毛子做买卖,你们也是吗?”

重生后觉醒的“情报系统”,确实给予了闫明一些非常重要的情报。

但限制也颇多,让闫明不敢轻易的使用。

每个自然月,系统都会给予闫明一次“搜索权”,如不使用也可以进行累积。

通过“搜索权”,闫明可以替换任何一个情报源的商品的“关键词”

此时所有情报源的出售关键词停留在“罐头”该商品上。

闫明可以更改任何一个情报源的出售物品“关键词。”

当然闫明也可以选择消耗“搜索权”,把某个情报源从“出售”状态切换为“购买。”

如果想节省“搜索权”的话,只需完成情报任务,就可以免费获取新的所需的情报源了。

“是滴靓仔,我们收到消息,绥芬河那边有一批从毛熊国进口的木材要出售。”

“正好我们的海外买家需要一批木材。。。”

陈嘉豪话说到半截突然收声,眯着眼等对方反应,想看看面前的靓仔是否能听得懂。

闫明等几人哪里是去哈市探亲,分明就是同行。

这趟列车的硬卧车间内,除了朱晓月、朱满日姐弟俩这种身份特殊的人员以外。

其他所有乘客,绝对是去龙江省找机会的商客。

卧铺上那些蛇皮袋内的东西,必定是卖给毛熊国商人的商品。

陈嘉豪眼里,这种背着商品以物换物是最低的交易手段,都谈不上“贸易”两个字。

“哦?海外买家?”

闫明嗤笑出声:“木材要经三道手才到买家,陈老板这买卖做得曲折。“

“那你们为什么不直接去毛熊国跟毛子们交易,而是前往绥芬河呢?”

这话说得敞亮,倒把自作聪明的陈嘉豪噎在原地。

“老头儿,你把货物都看好了。”

“我去找一下老舅。这家伙该不会扔下我们,自己在餐车那边独酌了吧。”

港商接二连三的试探,让闫明有些难受。

刚才他给港商陈嘉豪下台阶时说的隐晦,那是为了帮助对方可以顺利融入这个圈子内。

如今陈嘉豪摆起架子,隐晦的说出是做三角贸易的大商户时,闫明就不乐意了。

看来,朱晓月姐弟俩瞧不起陈嘉豪这等来自于香江的商人确实有原因。

不就钻了政策的空子嘛。

在商言商嘛,如果陈嘉豪大大方方的说出来,闫明也不至于会如此的生气。

陈嘉豪看到闫明突然离去愣了一下。

同时也马上反应过来了,这“靓仔”竟然早已经看破了自己是做三角贸易的商客。

“知道了,闫小子。”

金老头儿笑呵呵的回应后,继续说道。

“丫蛋儿,你刚才问我这老头子怎么会知道,卢那察尔斯基国立戏剧艺术学院吗?”

朱晓月听到面前的老伯,提及卢那察尔斯基国立戏剧艺术学院,立刻摘下了耳朵上那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的耳机。

刚才她戴上耳机,那纯粹是不想搭理这些人。

现如今,老伯谈及她最感兴趣的事情,她肯定是洗耳恭听。

“老伯,您在莫斯科留学的时候,去过卢那察尔斯基国立戏剧艺术学院?”

“是啊,想当年我们在莫斯科留学的时候,ГИТИС距离我们就读的МГЛПУ”也就四五公里远。”

“哦对了,卢那察尔斯基国立戏剧艺术学院的俄语简称ГИТИС。”

“至于我就读的莫斯科国立列宁师范大学,通常简称为МГЛПУ。”

金老头说出异常标准的俄语时,还留在8号硬卧间内的陈嘉豪和他的伙伴用惊诧的目光看向了金老头。

刚才他俩坐在走廊内时,整个车厢内还是有点嘈杂,并没有听清硬卧间的几人所有聊天的内容。

只是断断续续听了个大概,听到东工科学园的时才借机会再次进入硬卧间。

“哎呦,我这老头子啊。”

“忘记了你们也听不懂俄语,跟你们讲这些干啥。”

“我就用卢艺,作为简称吧。”

金老头摇摇头后,继续说道。

“当时我们这些身处异国的留学生们,平时也没有啥娱乐活动,都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面。”

“应该是57年的时候吧。”

“有领导过来看望我们这些留学生时,顺口问了我们在毛熊国有什么见闻。”

“哎呀,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啊。”

说到这里,金老头叹了口气。

“说起来丢人,我们这些在毛熊国留学的留学生们,对毛熊国的了解还不如没来过几次毛熊国的领导。”

“领导走后,我们这些分布在各个学校的留学生们,开始互相访问各自的学校,认真了解当时的毛熊国。”

“呵呵。毕竟当时的我也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嘛。”

“没少跟着同校的留学生们往卢艺跑。”

“就那样,认识不少在卢艺的留学生们。”

朱晓月听到,面前老伯竟然认识不少当年去卢艺的留学生们,有些急切的问道。

“您认识,陈颙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