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改变一生的旅行(全新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泥婆罗道

传说,泥婆罗赤尊公主美若天仙,她的美名甚至传到了喜马拉雅山另一边的吐蕃王朝。当时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专使来到泥婆罗求婚。文成公主入藏,开辟了唐蕃古道,而赤尊公主入藏,则开辟了另一条被称为“蕃尼古道”或“泥婆罗道”的古道。

赤尊公主入藏,松赞干布派人至芒域迎接。“芒域”的中心位置,在今日中尼边境的吉隆一带。《释迦方志》里记载了唐朝至印度的北道、中道、东道三条古道:“其东道者,从河州西北渡大河,上漫天岭,减四百里至鄯州……又西南减百里至故承风戍,是隋互市地也。又西减二百里至青海,海中有小山,海周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衙帐。又西南至国界,名白兰羌,北界至积鱼城,西北至多弥国。又西南至苏毗国。又西南至敢国。又南少东至吐蕃国。又西南至小羊同国。又西南度口旦仓法关。吐蕃南界也。又东少南度末上加三鼻关,东南入谷,经十三飞梯、十九栈道。又东南或西南,缘葛攀藤,野行四十余日,至北印度泥婆罗国。”东道的大唐段即唐蕃古道;东道的吐蕃段,就是被称为“蕃尼古道”或“泥婆罗道”的古道。泥婆罗道的路线,按今日的地名,系由拉萨始,经日喀则,在吉隆、聂拉木、亚东等地翻越喜马拉雅山口,抵达尼泊尔和印度。

唐蕃古道与蕃尼古道的贯通,使这条路成了唐朝至印度之间最为便捷的通道。中印与中尼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此出现了一个高峰。“近而少险阻”,唐朝初年,官方使臣选择泥婆罗道出使印度。除了官方使节,前往印度取经求法的僧人也多经此道,如高僧玄照、玄太、道方、道生、玄会等人。藏传佛教的开创者之一莲花生大师,同样也是经由泥婆罗道进入吐蕃。据研究,中国的造纸术,也是由此道经吐蕃传入了泥婆罗和印度。

尼泊尔风格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