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味茶
论本书书名为何要叫“玩味茶事”
《玩味茶事》这本书写了停、停了写,并且多次更改书名。正因没有确定书名,所以我在写的过程中好像没了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对我来说,定一个书名其实就是给自己定一个航标灯。
最早也起了一些书名,但都因各种因素而放弃。直到有一天跟汕头大学的徐岚教授和奇真老师在一起喝茶聊天时,我和徐教授吐苦水说最近写茶书没方向写不下去,也聊到了书名和写作风格,徐教授笑着对我说:“标哥,那是因为你对茶这件事看得过重,难以自拔。你何不用一种‘玩’的态度去看、去写呢?虽然写书力求严谨,但是茶既是一种物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茶的密码千百年来都很难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去评判。你只要把你的所见所闻、经验和认知真诚地表达出来就够了,没有对错之分。”
听君一席话后,我豁然开朗,当我用“玩”的心态去写茶的时候,真正的茶味才能出得来。当然可能有人会问:“标哥,你把写茶书这事当成‘玩’,那不是不正经了吗?”
其实“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用一种放松的心情去做一件事。当你用一种放松的心情去分析、去看茶这种物质时,你就能客观、开放地去探索。“玩”不是说大话,也不是空谈。对于茶的玩味,我期望在玩味的过程中体验真实的东西,玩出一份思考,将一杯茶玩出浓淡之分、甜苦之别。比如在我多年的玩味心得里,好茶的品质之一就是一个“淡”字,滋味饱满不等于浓厚。比如春茶,由于春季茶树的氮代谢占优势,所以茶叶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降低了酚氨比,决定了春茶新鲜爽甜的口感。这种口感是其他季节的茶叶无法比拟的。很多老茶客不明白昂贵的明前茶为何会“很淡”。其实只要我们明白决定一杯茶汤浓淡甜苦的几个因素,就能够很好地认知这一问题。茶多酚,涩;咖啡因,苦;茶氨酸,甜、鲜爽。通常,越贵的茶,其茶氨酸含量越高,甜度、鲜爽度自然也越高,苦涩度也越低,因此就越会让人觉得茶淡。价格便宜的茶则相反,比如夏茶的咖啡因较多,茶多酚氧化不充分,苦涩度高,对味蕾的刺激性大,就会让人觉得味道浓。越名贵的茶,其内含物质越丰富,但浸出速度也就越缓慢。这也是高端茶前几泡没什么味道且耐冲泡的原因。越是好茶,香气越清幽,口感越顺滑,其韵味、持久度、耐泡度也都越绵长。
这些点滴的认知都是我在多年不经意的“玩”中得出来的。做一件事,除了它是谋生的手段这个因素之外,其余能让人坚持下去的原因一定是好玩和有趣,因为一旦觉得好玩和有趣了便会感到快乐。我特别希望这本茶书能带动更多的人快乐地去喝一杯茶,用一种玩的心态去喝好一杯健康的茶,与我一起在玩味中明白更多的茶事。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给本书取名“玩味茶事”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