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味茶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4/53268024/b_53268024.jpg)
“东方美人”的故事很美丽
每年,在不同季节或特殊日子到来时,我总想找一款平时少喝的茶来应节或应景,以做“矫情”之需。
今天午后,我独坐阳台处,一阵微风吹过,竟飘来丝丝桂花香,似曾相识,猛然想起原来已是农历八月了,难怪桂花飘香。
每年八月,总要找一款可以赏月配饼的茶,今天发觉是选择的时候了。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总是花前月下,人相约,这时我想到了一款茶——中国台湾的“东方美人茶”,又叫“膨风茶”。前些年,经台湾朋友赠送与介绍,从喝到了解“东方美人茶”历经几年时间,在点滴了解与道听途说中有了自己的一些认知,所以今天乘着挑茶之机顺便记录下来。
我认为,“东方美人茶”是近代史上茶工艺改革最成功并且故事讲得最美丽却又漏洞百出的一款茶。最重要的是,消费者愿意接受而不加深究,这无疑是最成功的茶故事之一。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0DAAC/3173633530788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_123_0_l.jpg?sign=1739980324-jILWvYkpraT4SF3F3Z08ebHx06XlLGNk-0-fc3078fd02db42b08e04f5858423c5eb)
其实,“东方美人茶”原名“白毫乌龙”,据说其创始人是中国台湾新竹州议员、北埔乡乡长姜瑞昌。1932年夏,姜瑞昌的茶园小绿叶蝉成灾。被小绿叶蝉叮咬过的茶芽叶片失绿,叶脉变红,很多叶片芽头红褐相间,质地粗老。姜瑞昌心生不舍,请工人采摘回去。因受小绿叶蝉叮咬,采回的茶青已有红边,本身自行走水,所以没能按全部的乌龙茶碰青工艺制作。但是又怕有夏茶的苦涩,所以就用红茶的闷红氧化工艺加以制作。结果制成的茶五颜六色,但汤水呈金黄色,美丽无比,滋味很好,比起传统的乌龙夏茶既好喝又独特。姜瑞昌带着这款茶去参加斗茶大赛竟获得好评,所以卖出了好价钱。
姜瑞昌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逢人便说,邻里大都不服,以为是姜瑞昌好大喜功,所以把姜瑞昌制作的这款茶起名为“膨风茶”。因在当地的方言中,“膨风”即吹牛的意思。直到喝了这款茶的茶商再次上门求购定制时,邻里才相信,但这“膨风茶”的名字早已传播开了。自此,新竹北埔一带除了春天制作传统的乌龙茶外,初夏时都争做“膨风茶”。但因为那时“膨风茶”刚刚起步,所以每年的产量有限。乡邻各茶户在制茶工艺上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经过十多年时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乌龙茶与红茶的夏茶加工工艺。因为闷红氧化去除了夏茶的苦涩,但又不过度氧化,所以“膨风茶”喝起来有红茶的甜润,而没有红茶的浓腻,同时保留了乌龙茶的山韵与花香。这在把劣势变优势的茶工艺变革中是无出其右的成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0DAAC/3173633530788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_125_0_l.jpg?sign=1739980324-Q7ZWiVFdzJLsTGZy3phUCtrpCVLI84T5-0-d78e381a10788a0cf10d21c899484b20)
在1950年后中国台湾的出口茶中,“膨风茶”变成最高级别的茶。但这段时间台湾的经济并没有真正起飞,直到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经济才开始好转,与大陆开始了往来,自此“膨风茶”开始有少许流入大陆,但真正大量进入大陆是在2000年以后。但不知从何时起名字变成了“东方美人茶”,而且这个名字还是维多利亚女王起的。这个杜撰故事的朋友历史文化程度与我不相上下。我记得维多利亚女王是19世纪在位,距离“膨风茶”的横空出世还有几十年时间,所以,如果维多利亚女王泉下有知,一定会笑掉大牙。
其实,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事物与变革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东方美人茶”的出现改变了乌龙茶产区夏茶一文不值的状况,这是伟大的工艺改革。所以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工艺改革,前两年,我在安溪也尝试了用铁观音的夏茶加上另外两个品种,用我的理解方式按“东方美人茶”的工艺做出了自己的“东方美人茶”。每年试产出来的适饮时期刚好是中秋节前后,这茶泡大壶与赏月吃饼乃是绝配。所以今年就决定用“东方美人茶”作为中秋应节之茶。
2017年农历八月初,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