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狐狸与人

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人被狐狸骗”的故事。这些故事离当下并不遥远。在距今(1)五十多年前,即20世纪中期为止,被狐狸恶作剧、被狐狸捉弄的故事还随处可见。另外有些内容(比如被狐狸魅惑的“狐惑”传闻)跟本书主题无关,在此只能割爱。

不过,以1965年为界,日本社会突然再也没有产出“被狐狸骗”的新故事。这是为什么?本书打算由此展开分析,并通过这件事来解释历史哲学(而非历史学)究竟是什么。

我出生在东京的世田谷区,从小生活的环境就与狐狸无缘。住房周围没有农村,取而代之的是大片住宅区,那时的世田谷已经变成东京的郊外住宅区,不复战前的村落模样,也根本不像是有狐狸出没的地方。住在这种郊外,我上小学以前就爱上了钓鱼。离我家较近的河流是多摩川,二十岁以后,我时常自己开车到山间地带去钓马苏大麻哈鱼和红点鲑。

从北海道至九州,我曾在形形色色的河流里垂钓,在各式各样的地方停泊。钓鱼人聚集的旅店里,入夜后总有附近居民与店里人闲聊,其中就有人说起狐狸骗人的逸闻,不知不觉,我也养成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询问当地人与狐狸关系如何。

然而,人被狐狸骗的传闻虽多,却都发生在1965年,即昭和四十年以前,无论哪个地区都一样,以1965年为界,再也没有新的故事产出。

于是,我开始向各地人提问:为何自1965年起,人们不再被狐狸欺骗了呢?面对这个问题,人们总会沉思片刻,再告诉我答案。当然,这些答案没有社科专业要求的“科学性论证”,只是村里人自己的想法。说到底,若要追求科学性论证,本书的主题从一开始就无法成立。读者想必也已发现,“人被狐狸骗”这个假设本身就与科学性论证相悖。我只知道过去的日本人觉得“被狐狸骗”理所当然,或者说,他们生活在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经历了许多类似的故事。就算有证据表明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不再更新,也没人能证明这些故事本身是否属实,又或者该说,这些事根本无法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