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的火红岁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章 小周的打算

当天小周很晚才回到家里,一大早就去了基地,先得去四合院那边跟小叔小婶报备一下。小丫她们都已经睡了,小叔和小婶还在担心着他,坐在床上聊天一直没睡。

当小叔看到他身着军装出现时,就知道他今天的行程都需要保密了。于是也没多问,小婶也只是关心地嘱咐了几句,就将留给他的那份元宵给热了热,好在还没过正月十五。吃完小婶给留的爱心元宵,小周这才回到自己的小院休息。

回到小院洗漱完毕,躺在床上,这时他却也没有了睡意。脑子里想着今天的经历,复盘着自己的应对,感觉没有什么破绽。这才有心思想想以后的发展方向。

其实小周将新材料公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非一时冲动。小周心里清楚,这种新材料的特性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无数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它的应用场景之广泛,简直超乎想象。

从日常的电子设备到高端的航空航天领域,从传统的制造业到前沿的生物医疗行业,这种新材料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它不但能直接为各行业带来肉眼可见的飞跃式提升,还能像涟漪一样,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带来数不清的间接提升。

就拿芯片技术来说,这可是现代科技的核心领域。如果基于这种新材料的芯片技术得以成熟,那性能简直就是要“一飞冲天”。与前世同级别的产品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以往那些芯片在它面前,就如同老态龙钟的老人,而新材料芯片则是活力四射的运动健将。芯片技术的重要性,就像空气和水对于生命一样不可或缺,地球人都知道它的价值。

要是真有谁还假装不知道,那不妨去问问 DeepSeek,肯定能把其中的门道讲得清清楚楚。

在实验室里,小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尝试,终于实现了实验室制备这种新材料。回顾这段艰难的历程,他深知要实现量产,必须找到一条高效且可行的技术路线。

经过反复研究和模拟,他把目光投向了 3D打印技术。这一选择看似冒险,实则蕴含着无限可能。采用 3D打印的方式来生产这种新材料,就像是找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不仅可以省去传统生产工艺中那些繁琐复杂的工序,让生产速度直线飙升,而且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更令人惊喜的是,通过 3D打印技术,还能把产品制造得更加小巧精致,在性能提升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科技对产品小型化、轻量化的追求。

一种新材料从最初的发现,到最终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广泛应用,这中间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挑战。如果只靠小周一个人单打独斗,埋头研究,那这个过程将会无比漫长,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

可能等研究成功了,都得“家祭无忘告乃翁”了。但如果把这份研究成果公开,让全国的科研精英们都参与进来,那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在一起,就能够像一台强大的引擎,将这个漫长的过程大大缩短,让新材料更快地造福社会。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西方世界凭借其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主导着现有的科技体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小周希望以此新材料为突破口,在西方主导的科技体系中另辟蹊径,探索出一条属于华国自己的科技发展道路。

此时的华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被世界上两大集团拒之门外。但正是这种外部的压力,激发了华国人民的斗志和创造力。

历史上,华国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

虽然在某些方面还称不上先进,但至少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然而,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产业缺乏系统化的建设和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就像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已经有了改变的迹象。飞机生产车间正在积极进行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尝试,这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小周也有着自己的宏伟蓝图,他计划在碳单质常温超导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更加先进的集成电路,然后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制造高端芯片的目标迈进,为华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科研道路上,小周把制造芯片作为自己的“主线任务”。

就像玩游戏一样,在完成主线任务的过程中,他还可以顺便解锁一些“支线任务”,比如研发小飞机和短突击步枪。

可别小瞧了这些支线任务,它们的潜力可很大!以小飞机为例,它就像是一颗充满潜力的种子,将来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小飞机可以逐步发展成大飞机,成为翱翔蓝天的运输利器;还可以进化为战斗机,守护国家的领空安全;甚至有可能突破地球的引力,化身宇宙飞船,探索浩瀚的宇宙奥秘。说不定可以开启宇宙大航海时代!

一旦有了飞机,与之配套的航电系统、火控系统、雷达系统以及各种导弹,是不是也要搞一搞?这些领域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科技体系。

而这一切的研究和发展,都离不开主线任务——芯片技术的支持。芯片就像是整个科技体系的“大脑”,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智慧。

之前,由于还没有实现实验室制备,小周只能将这份珍贵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无法拿出来与他人分享和研究。

如今,成功制备出新材料后,他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实现大规模量产。而他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 3D打印技术。

不过就使用3D打印技术来量产的难度来说,另一种碳单质材料:石墨烯的生产难度明显要小一点。是不是要拿出石墨烯材料呢?石墨烯材料也可以跟新材料实现互补,和一些行业的高低搭配。

想想还是放弃了,等一段时间再说吧,更新太频繁也不是好事。用3D打印方式量产新材料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不过他相信,通过不断优化 3D打印工艺,一定能够实现新材料的高效量产。因此,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制造出使用集成电路真正的数控机床。

与此同时,虽然目前只有小批量的材料,但这并不影响他进行一些小规模的试验。他计划利用这些材料,对自己工作室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换代。

通过实际验证,不断改进和完善设备性能。在取得一定成果后,他就打算将这些经验和技术应用到车间和机械厂的设备升级中。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生产出更加先进的机床。

而他的第一步目标,就是制造出使用集成电路的真正的数控机床。这台数控机床将成为他迈向更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基石,为后续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工业母机岂是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