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体三段式
把课程名称确定好了,接下来就要把课程设计成三段式:导课、正课、结课。
导课也叫课程导入,如果放在讲话的场景,口语化的表达叫开场白。结课也叫课程结束,口语化表达叫结尾。
本书把导课的方法和结课的具体方法放在第八章“7D综合设计”中,这里只介绍正课。读者可以结合起来阅读。
正课就是指课程的主要部分,是整门课程最核心的内容。
按照金字塔原理“上面包含下面”的原则,在课程结构图中,正课需要高度概括:用一个词能够把核心内容概括出来。
在正课环节,最常见的问题是“正课不能包括所有内容”。无法用一个词来概括所有模块。比如,题目是“高效沟通的四个法宝”,实际模块列出了五个。题目是“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但是内容中更多的是解决方案。
如果正课不能包含下面内容,主要有三个优化和调整思路:扩大正课、移动位置、删除模块。
第一个思路:扩大正课
扩大正课,就是扩大相对应正课的包容度。扩大正课的具体方法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数字的扩大。比如题目是“高效沟通的四个法宝”,如果内容是五个模块,就把题目改为“高效沟通的五个法宝”。
第二,用连接词增加内容,形成并列关系。常用的连接词是“与”“和”“及”“暨”等。比如题目是“项目管理的常见问题”,如果内容还包含了解决方案,就可以把题目改为“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三,选择包含性更广的词语,用层级更高的词语。比如把“方法”改为“方案”,把“技巧”改为“技术”,等等。也可以增加一些形容词,比如,把“商务礼仪”改为“高端商务礼仪”,把“职场人士”改为“职场精英”,等等。
案例
7D课程的由来
“建构主义7D精品课程开发”这门课程最早的思路源自经典的ADDIE模型[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e(评价)],在此基础上把ADD(分析、设计与开发)三部分进行重新建构,主要内容体现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与课程开发》一书的第二、三、四章,当时并没有提炼成数字。
在团队实践中,结合了《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上册的内容,去掉了课程呈现和实施内容,专注于课程内容的开发,规划出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
最开始核心内容是5D,后来在实践中发现无论是职业培训师,还是企业内训,都有开发精品课程的需求,进而迈向版权课程。为让课程更有技术含量,更有竞争力,真正形成精品,由5D变成了7D,由“课程”变成了“精品课程”,在建构主义指导下,最终形成了“建构主义7D精品课程开发”。
扩大正课的范围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当然依然是内容为王,必须做到名副其实:正课的内容要与后面的内容一致。
扩大正课的原因是主要内容模块很重要,而且内容之间关系紧密。如果某个模块不是很重要,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也不是很紧密,就可以采用别的方法。
第二个思路:移动位置
移动位置,就是把正课模块中的某些部分进行调整。
第一,前移,把正课的模块移到导课部分
有些课程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what、why、how的结构。如果重点内容是why和how,就可以把what部分移到导课中。也就是把基本知识、概念这类比较简单的、属于良构问题的内容移到导课,让劣构问题更加突出。
还有一种情况,第一部分内容是问题的罗列,如果这些问题仅仅是引出主题,阐明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也可以前移到导课部分。
以本书为例,建构主义的某些概念属于what内容,以及“课程开发常见的七种错误”这样的概述问题的内容都可以放在第一章。第二章到第八章是7D,这样显得重点突出。
再看一个案例:一门课程讲企业文化的五大价值,正课下面应该是五个价值,但是企业文化有概念,本来的结构是这样的(见图3-16):
图3-16 企业文化五大价值课程结构
可以采用把概念移到导课的方式,正课只保留企业文化的五个价值。
第二,下移,把模块移到下一层级
把主要模块中的某些关系不够紧密、非重要内容移到后面,目的还是保持主要模块的突出地位。
本书主要结构类型是PRM模型,把建构主义核心要素进行分解,然后把其中某些理论下移到相关的R中,让理论直接跟相关内容结合。
接下来完整展示7D的结构设计,展示内容的扩大和前移(见图3-17)。
图3-17 7D结构设计
7D精品课程开发结构图的正课部分,需要用一个词把七个D都描述出来。正课可以改为“7D精品课程开发”,但是课程的题目是“建构主义7D精品课程开发”,如何把建构主义加上?
第一个方法是扩大,把7D改为C+7D(见图3-18)。
图3-18 C+7D结构
但是这样不聚焦,建构主义的比重太大,好像整个课程都是在讲建构主义。这种方式容易把建构主义放大,但是删除建构主义相关内容也不行,建构主义是核心指导思想。所以就用了前移,把建构主义移到前面,放在导课。就变成了(图3-19):
图3-19 建构主义迁移后的结构
在本书中,核心内容是7D,把建构主义前移,除了第一章涉及基本的概念外,建构主义其他内容,移到了7D的第二节“原理部分”,让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与具体内容联系更加紧密。
第三,后移,把非重点内容移到结课部分
很多课程最后都是实操演练环节。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移到课程结课环节,成为“成果设计”的一个部分。
这么移动原因有二:一是突出重点内容;二是实战演练不算是课程内容,而是教学方法。
第三个思路:删除模块
有些内容扩大正课范围也不能包括,又不能移动,那就不要留着。
被删除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匹配目标但内容不需要的。对应整个课程目标和题目,如果多出的部分不在目标中,与其他内容又没有关联,那就删除。
二是良构问题内容,这些内容很简单,在网络平台、公司的规章制度里都有,而且学员都了解掌握了,可以删除。
三是病构问题内容,太复杂太困难,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解决,或者对学员来说是超出了工作职权范围内的知识,实际用不到,那就删除。
我们再来看一个完整的案例。
案例
················
有一次,北京一家IT企业讲课程开发,有个小组开发的课程题目叫“基层员工沟通五大法宝”(见图3-20)。从题目看,这应该是一门技能类课程,课程时间只有一小时,一小时内要让员工学会五个沟通法宝。
图3-20 “基层员工沟通五大法宝”课程结构设计
当时他们搭建的课程结构图正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沟通的概念;第二,沟通的价值;第三,沟通五大法宝。概念和价值放在正课部分,超出了正课题目。因此我们给他的指导意见是:把沟通的价值前移,放在导课中,在导课阶段就让大家意识到沟通的价值。而沟通的概念,应该是众所周知的概念,就不用特别介绍了,删除,这样就变成了导课是沟通的意义和价值,正课是沟通的五大法宝。
最后补充一种特殊情况:主要模块之间完全没有关联,也无法对其中某个模块进行处理,这时候怎么办?
来看这个例子(见图3-21):
图3-21 某课程的结构
这是某内训师的课程,正课包含四个部分:“完整的七步骤”“五类行业专业课”“精彩讲授法”和“PPT制作”。这四部分用什么词来概括呢?还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标题中的“课程设计与演绎”也不能概括。
像这样的结构,常规的三种方法——扩大正课、移动位置、删除模块都不能用,只能用一个方法:推倒重来。把这一门课程变成两门或三门课。
课程无论长短,都应该是三段式的,无论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三个小时、一天、三天……包括最近几年很火爆的微课形式,每一门微课也都是三段式的。
此外,不仅仅整门课程是三段式的,某一个章节、知识点也都可以设计成三段式,就是第八章“综合设计”部分说的“模块化”设计。
学习任务
首先看看课程名称是否能够包括下面内容?如果不能完全包括,是扩大主题还是移动模块,或者把某些不必要的内容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