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侧写师,开局破解二十年悬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628连环杀人案(今天1章6000字,祝大家新年快乐)

案件名称:628连环杀人案

案件等级:S级(特级重大未决案件)

案发时间:2001年6月28日– 2022年5月28日

案发地点:上京市辖区,抛尸地点分散

受害者人数:确认死亡12人(已发现可辨识尸块),疑似受害者人数可能更多,具体数目不详。

已确认身份受害者:7人

受害者1:姓名:陈红,女,22岁,新婚,失踪日期:2001年6月28日。

受害者2:姓名:李梅,女,26岁,新婚,失踪日期:2001年7月15日。

受害者3:姓名:王芳,女,23岁,新婚,失踪日期:2001年8月22日。

受害者4:姓名:张丽,女,28岁,新婚,失踪日期:2001年9月29日。

受害者5:姓名:赵敏,女,25岁,新婚,失踪日期:2001年11月5日。

受害者6:姓名:孙燕,女,24岁,新婚,失踪日期:2002年1月12日。

受害者7:姓名:刘静,女,27岁,新婚,失踪日期:2002年3月20日。

受害者7:姓名:陈红,女,22岁,新婚,失踪日期:2002年5月28日。

作案特点:

1.目标选择:年轻女性,多为新婚,案发时身穿红色衣物,佩戴黄金首饰(尤其是金项链、金手镯)。

2.作案手法:失踪后确认被杀害,尸体被肢解,抛尸地点分散,部分尸块至今未寻获。

3.致命伤:初步判断为勒颈窒息死亡,颈部有特殊勒痕。

4.财物丢失:受害者身上佩戴的黄金首饰失踪。

侦查方向(未果):

1.首饰追踪:追踪失踪黄金首饰的去向,未果。

2.重点人群排查:针对屠宰场、医务人员等可能具备肢解能力的人员进行排查,未果。

3.受害者关系网调查:调查受害者社会关系,试图寻找共同点,未果。

4.抛尸地点分析:分析抛尸地点,试图推断凶手活动区域,未果。

“这就是‘628’案的卷宗。”景心将厚厚的卷宗递给陈铭,神色凝重,“十二条人命,确定的就有七个受害者身份,剩下的……只是一些无法辨认的尸块。”

陈铭接过卷宗,封面上“628连环杀人案”几个字触目惊心,翻开第一页,粗略浏览着案件概述,眉头越皱越紧。

周子瑜也好奇地凑过头来,和陈铭一起看着卷宗上的内容,不时发出啧啧的声音。

孙守成则慢悠悠地给自己泡上枸杞茶,端着茶杯走到办公桌前,也加入了围观。

卷宗里夹杂着的照片,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照片上的惨状依旧令人不寒而栗。

那是被发现的尸块照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的躯体,模糊不清的面容,无不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嘶……”周子瑜倒吸一口凉气,“这……这也太惨了吧?凶手是变态吗?”

景心叹了口气,语气沉重,“何止是变态,简直是丧心病狂。

这个案子当年在上京市引起了巨大的恐慌,所有新婚的年轻女性都人心惶惶,晚上都不敢出门。”

陈铭快速翻阅着卷宗,目光落在受害者信息那一页,七个已确认身份的受害者,年龄都在二十多岁,共同点是新婚,失踪时都穿着红色衣服,佩戴着黄金首饰。

“新婚,红衣,黄金首饰……”陈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若有所思地念叨着这几个关键词。

孙守成抿了一口枸杞茶,缓缓开口,

“这个案子,我有点印象。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还没调到市局,只是下面分局的一个片警。当时这个案子闹得太大了,全市警察都被抽调去排查,我那时候也跟着去了。”

景心眼睛一亮,看向孙守成,“孙哥,你也参与过这个案子的调查?那你还记得什么细节吗?”

孙守成摇了摇头,放下茶杯,走到办公桌前,拿起卷宗也翻看了起来,

“我那时候就是个小片警,能接触到的信息有限。我们主要负责的就是辖区内的走访排查,还有就是跟着大部队去野外搜寻尸块。

要说细节……卷宗里写的应该比我知道的详细多了。”

他指着卷宗上的作案特点,

“当时我们私底下也议论过,这凶手作案手法太残忍了,而且反侦察意识极强,抛尸地点遍布全市,根本摸不着头脑。

如果那时候我们能找到什么特殊的线索,这个案子也不至于拖到现在。”

陈铭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受害者照片上,他注意到,卷宗里特意标注了受害者颈部的勒痕,并且用红笔圈了出来。

他指着照片上的勒痕,问道,“景队,你们看,这些受害者脖子上的勒痕,好像都不太一样?”

景心凑近看了看照片,仔细对比了一下,点了点头,

“嗯,是不太一样。有的勒痕深一些,有的浅一些,有的勒痕比较宽,有的比较窄。”

孙守成看了一眼,解释道,

“这个我知道,当年市局的法医专家分析过,说是受害者脖子上的项链勒出来的。

凶手应该是直接用受害者自己佩戴的金项链勒死她们,然后把项链拿走了。”

“用项链勒死?”周子瑜挠了挠头,一脸疑惑,“那凶手为什么要用项链勒死人?直接用手或者绳子不是更方便吗?”

“这就是这个案子的奇怪之处。”景心叹了口气,

“凶手作案手法残忍,但又好像故意留下一些线索,比如这个项链勒痕,还有专门选择佩戴黄金首饰的女性作为目标。

这到底是故布疑阵,还是另有目的,我们到现在也没搞清楚。”

陈铭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用项链勒死,然后拿走项链……这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劫财那么简单。”

他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白板前,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新婚,红衣,黄金首饰,项链勒痕,分尸,抛尸分散。

“我们现在掌握的线索就这么多。”陈铭转过身,看向景心和孙守成,“各位,现在大家有什么想法?这个案子,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

景心走到白板前,看着白板上的关键词,认真思考起来,

“我觉得,首先还是要确定受害者的身份。卷宗上只确认了七个人的身份,还有五个人,甚至可能更多的人,我们都不知道她们是谁。

只有确定了所有受害者的身份,我们才能分析她们之间的关联性,看看她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从而找出凶手的作案动机和规律。”

孙守成点点头,表示赞同,“景队说得对,受害者身份是基础。

而且,这些受害者都是将近二十年前遇害的,那时候的侦查技术和现在没法比,或许当年遗漏了一些线索,现在重新调查,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周子瑜也凑过来说道,“我觉得可以从受害者的人际关系入手,查查她们生前都认识些什么人,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

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不可能凭空出现,肯定和受害者有一定的联系,或者至少对她们的生活轨迹有所了解。”

陈铭看着白板上的关键词,又看了看卷宗上的受害者照片,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受害者身份,人际关系,还有……”陈铭的目光落在“项链勒痕”这个关键词上,眼神微微一凝,

“还有这些失踪的黄金首饰。凶手拿走这些黄金首饰,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变卖换钱吗?还是有其他的目的?”

他转头看向景心,“景队,孙哥,老周,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第一步,就是重新梳理受害者的信息,尽可能的确认所有受害者的身份。

然后,从受害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背景入手,调查她们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追踪那些失踪的黄金首饰的下落。”

“好,就这么办!”景心果断拍板,“孙哥,你对当年的案子比较了解,咱俩一起把那两年的失踪人口梳理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符合受害人特征的。”

孙守成点点头,“没问题。”

“子瑜,你负责调查受害者的人际关系,从已确认身份的七个受害者开始,逐一排查她们的社会关系,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人员。”

景心继续分配任务。

周子瑜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吧,景队,包在我身上!我最擅长跟人打交道了,保证把她们的七大姑八大姨都问个遍!”

“陈铭,你只负责做心理侧写就可以,尽量找到嫌疑人特征。”

陈铭点点头,表示明白,拿起桌上的卷宗,又快速翻看了一遍受害者信息,将几个关键信息牢牢记在脑海里。

“没问题,景队,心理侧写我可以试试,不过现在信息确实太少了,只能做一个初步的轮廓,准不准的,还真不好说。”

陈铭坦诚说道,他向来不喜欢夸大其词,更何况面对的是人命关天的连环杀人案。

景心理解地点点头,

“我明白,尽力就好。这种陈年旧案,能找到线索就不错了,更何况是指望心理侧写直接锁定凶手。”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期盼,“不过,陈铭,你的能力我是相信的,说不定你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

陈铭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他朝景心示意了一下,

“那行,景队,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侦探社那边安静,适合思考。”

景心点点头,“去吧,有进展随时联系。”

孙守成端着茶杯,慢悠悠地说道,“陈神探,年轻人就是有干劲啊,不像我,老喽,得喝点枸杞续续命了。”

陈铭礼貌地朝孙守成笑了笑,又看了周子瑜一眼,“子瑜,那我先走了,有事电话联系。”

周子瑜正对着卷宗上的照片皱眉苦脸,闻言头也不抬地摆摆手,

“知道了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我得先看看这些受害者的信息,一会儿走访的时候也好有个印象。”

陈铭摇摇头,拎起自己的包,转身离开了专案组办公室。

走出市公安局大门,阳光有些刺眼,陈铭眯了眯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回到侦探社,侦探社里一如既往的安静。

他走到办公桌边,椅子向后一拉,人便坐了下去。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白天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快速回放着卷宗上的内容,受害者的照片,案件的细节,景心说过的每一句话,孙守成补充的信息,还有周子瑜咋咋呼呼的声音,都像电影胶片一样在脑海中飞速闪过。

他试图从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中,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犯罪轮廓。

连环杀人案,S级,未结……这些字眼无不透露着这起案件的棘手程度。

十二条人命,甚至更多,凶手逍遥法外二十年,这简直是对警方,对法律的莫大嘲讽。

陈铭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最重要的是理清思路,从现有的线索中找到突破口。

受害者都是年轻女性,新婚,红衣,金首饰……这些明显的特征,是凶手刻意为之,还是只是巧合?

如果是刻意为之,那么凶手的动机是什么?

红衣,新婚,象征着喜庆,美好,而凶手却残忍地剥夺了她们的生命,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病态的心理?

还有黄金首饰,凶手每次作案都会劫走受害者的黄金首饰,是为了钱财,还是另有他用?

陈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开始构建凶手的心理侧写。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连环杀人犯的作案动机通常分为几种:权力型,使命型,享乐型,和病态型。”陈铭在心中默念着,试图将凶手归类。

“这个案子的凶手,从作案手法来看,更偏向于权力型和病态型。”

“权力型连环杀人犯,通常通过杀戮来获得一种掌控感和支配欲,他们享受受害者在死亡面前的恐惧和无助,以此来满足自己病态的权力欲望。”

“而病态型连环杀人犯,则可能受到某种心理疾病或者童年阴影的影响,他们的杀戮行为,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扭曲的心理需求,比如性欲,或者对特定人群的仇恨。”

“628连环杀人案的凶手,选择年轻新婚女性作为目标,并且劫走她们的金首饰,这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劫财那么简单。”

“黄金首饰,对于新婚女性来说,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象征着爱情,承诺,和美好的未来。凶手劫走这些黄金首饰,是否是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憎恨和破坏?”

陈铭的眉头越皱越紧,凶手的作案动机,依旧像一团迷雾,难以捉摸。

“还有分尸……”陈铭的目光落在卷宗上尸块照片的描述上,“凶手具备专业的分尸技巧,手法娴熟,干净利落,这说明凶手很可能从事过相关职业,或者接受过相关的训练。”

“卷宗上提到,警方当年重点排查过屠宰场,医务人员等,但都没有结果。”

“难道凶手真的不是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或者,凶手隐藏得很深,没有被警方发现?”

“还有一点,连环杀人犯通常会持续作案,直到被抓获,或者死亡,很少有主动停止杀戮的情况。”

“但是,628连环杀人案,却在2002年5月28日之后,突然停止了作案,这又是为什么?”

“是凶手被抓了?还是死亡了?或者,是发生了什么特殊的事情,导致凶手无法继续作案?”

陈铭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迷宫之中,线索看似很多,却又杂乱无章,难以找到正确的出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降临,侦探社里也变得更加安静。

陈铭依旧坐在办公桌前,一动不动,脑海中不断地分析着案情。

他隐隐感觉到,这个案子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就藏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之中。

思考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外面的天色一惊见黑。

就在陈铭沉浸在思考之中的时候,侦探社的门被推开了,周子瑜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

“累死我了!”周子瑜一进门就大声嚷嚷着,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揉着酸痛的腿,“跑了一天,腿都快断了!”

陈铭从办公桌前抬起头,看着周子瑜狼狈的样子,递过去一瓶水,“看你这样子,就知道今天没什么收获。”

周子瑜拧开瓶盖,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水,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把水瓶往桌子上一放,声音都带着几分沙哑,

“别提了,简直是碰了一鼻子灰!那些人,一听我是打听二十年前的事情,一个个都跟见了鬼似的。”

“不愿意说?”陈铭走到沙发边坐下,语气平静,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周子瑜苦着脸点点头,“何止不愿意说,简直是避之不及!我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受害者家附近的邻居,想打听点情况,结果一开口,人家直接就把门给关上了,好像我是什么瘟神一样。”

他顿了顿,又有些无奈地补充道,

“还有更夸张的,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没说两句话呢,家里的老头子直接拿着扫帚把我往外赶,

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说什么‘陈年旧事,不要再提了,晦气!’,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陈铭微微皱了皱眉,“他们就这么抵触?”

“那可不!”周子瑜夸张地比划着,

“我感觉他们好像都恨不得把这件事从记忆里抹去一样,谁愿意跟你多说一句?我好说歹说,也就两个人勉强愿意跟我聊了几句。”

“哪两个人?”陈铭追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哪怕只有一丝线索,也总比毫无头绪要好。

“一个是王芳家以前的邻居,一个是在张丽家附近开了几十年杂货铺的老板。”

周子瑜回忆着说道,“不过他们说的,也都是卷宗上那些东西,没什么新的线索。”

“他们有没有提到什么可疑的人或者事?”陈铭不死心地问道。

周子瑜摇摇头,有些沮丧地说道,

“没有,他们都说当年警察也来调查过,问的也差不多都是这些,他们能说的也都说了,实在想不起来还有什么特别的。唉,白跑一天,一点进展都没有。”

“没事,辛苦了老周。”陈铭拍了拍周子瑜的肩膀,安慰道,“这种陈年旧案,本来就难查,不是一两天就能有结果的。”

周子瑜摆摆手,从沙发上站起身,走到桌子旁,拿起剩下的半个冷馒头,就着凉水啃了起来,“先填饱肚子再说,累了一天,饿死了。”

陈铭看着周子瑜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也有些沉重。

线索中断,调查陷入僵局,这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但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感到有些棘手。

周子瑜很快吃完了馒头,又喝了一大杯水,总算感觉缓过来了些。

他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不行了,困死了,我先去睡了,明天再想办法。”

“嗯,去休息吧。”陈铭点点头,看着周子瑜走进卧室,关上了门。

侦探社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窗外偶尔传来的车辆驶过的声音。

陈铭重新回到办公桌前坐下,桌子上那本黑皮日记本依旧保持着原本的样子。

陈铭也不知道坐了多久,只知道自己一个劲的打哈欠,眼皮也逐渐变得沉重。

突然,那个日记本无风自动了起来,

陈铭瞬间清醒,他坐直身子,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日记本。

日记本飞快的翻页,十几秒后停了下来,上面开始浮现出字迹。

2001年8月21日

星期二

多云

陈铭心中一惊,这不是第三起失踪案的前一天么!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