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没开玩笑,荆州真有卧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定成佳话,流传于世!

“谁?”曹操回过身来,发现郭嘉正惊疑不定的看着名录,双眸满是震颤之色,听闻询问后抬头快速道:“徐庶,本名徐福,名录上讨要徐母,我便知晓在何处。”

“早年徐福在乡里杀人而走,将母亲托付于友人,在下赋闲数年,为其奉养过母亲。”

郭嘉神情动容,全然没有了之前堂上那般潇洒自信,让曹操心中颇为不是滋味。

“此人,与奉孝相交莫逆?”

“此人游侠乡里、嫉恶如仇,宛若云游之仙鹤,剑法超群武艺不凡,见识心胸无一不是当世极佳,且他后来求学于各家名儒,其心甚笃,没想到却到了荆州新野。”

曹操疑心骤然而起,思索道:“难道说,刘备实则是为了此人?”

郭嘉沉声苦笑道:“若是他知道其母还在我处,主公命其用书信唤回,则刘备损一谋,而主公多一谋耳,此时交换而去,便无后顾之忧。”

“原来如此,这书信却是暗藏玄机,”曹操负手叹气,心中越发的烦躁,此事事关元让之生死安危,就算是知晓也不可不应。

曹操回头想和郭嘉说些什么,可是却欲言又止。

郭嘉抬头也想说什么,也并没有说出口。

两人很默契的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过了许久,郭嘉才拱手道:“主公,若是扣押徐母,则元让将军不得回也;若是谎称寻之不见,则徐福亦不会为我们所用;若是诈称徐母已死,则徐福定然死心塌地跟随刘备,无论哪一种,都会绝其心思。”

“不如,坦然作好,以换取数年安宁,好让我军在北方可以连取佳绩,刘备是重信之人,相信能感受到主公安抚之意。”

曹操笑着道:“我也正有此意。或许刘备也知我能看出此端倪,故此令云长来写书信,又可唤起旧情,我一生最重情义,自然愿成人之美……”

郭嘉拱手躬身:“主公英明,大气容人,令在下敬佩不已、目眩神迷。”

也是无奈。

曹操心里哀叹了一声,我观奉孝亦有不忍之心,恐为其奉养老母之时,也有情义,我若是杀之扣之,或是软禁,都伤他之心也。

岂非刘备愈传仁名而我愈传凶恶?

此刘备阳谋也。

难道说,博望坡这一场大火,穰、宛两城的攻敌必救之法,都出自此人之手笔,方才如此深得重视??

“奉孝,这件事你去办吧,尽善尽好,务必寻齐家小,送去新野以换元让归来。”

“唯。”郭嘉躬身而下,此事颇为简单,名录上所寻之人,大多都在当初拿下汝南后登籍屯民之中,有些人或许已经死了,但终归能问出个下落。

……

新野。

刘备率众归来,留张飞领精兵守宛城,请关羽至穰城操训精兵、司掌粮草。

周不疑和徐庶回来之后,随着修生养息的军令下去,他们也得休息数日。

徐庶不像周不疑居住于衙署,和主公整日朝夕相处,他则是在城内得到一间小院,在前院种了些菜,有两名仆人,后院存放书籍,休息时便在家中读书,偶尔有得也自己作注。

休息得第二日,正在后院刻录注解时,忽然有爽朗笑声从远处飘入院中。

“好个博望坡大捷,一场大火,将仁兄之名声传遍荆襄也!”

徐庶猛然抬头,满脸笑意:“可是士元来了?”

门口仆人引着一人进来,是个风尘仆仆的高大儒生,身上却披了一件看起来颇为锦绣漂亮的大氅,与他朴素的内服显得格格不入。

他一见到徐庶,板着的脸就挤出了笑意,快步冲到面前,急切的道:“我一听传言,知晓你在博望坡大显身手,颇受震撼,连忙来见元直兄,再晚些恐怕就见不到了。”

“呃?这是什么话……”

元直还是这般直白,话里总是夹带深意。

“我怎会见不到呢,士元莫要说些晦气话。”

“你之名声壮大,南北刺探必定会寻你姓名来历,难道若是曹公知晓,不会寻你母亲来要挟你回乡?哦也是,成大业者,需有抛家舍业之心胸也,元直亦是大丈夫,岂会因为区区小义,而失家国大义?”

说着,徐庶的面色就犯难了起来,揪心不已,直接转身去长舒顺气。

庞统见状,暗暗发笑,又转到面前去低头看他:“这就负气了?”

“非也,”徐庶又转向了另一方。

寻常在一起时,庞统就很爱逗趣,因为徐庶削去了锐气,多了儒雅,庞统很喜欢看他养气功夫破掉的样子。

庞统笑道:“既然没有,那便是说对了,你还真不打算回去?”

“唉。”

徐庶叹了口气。

庞统笑容凝固,登时愣住,忙道:“不会还没和玄德公说吧?”

徐庶点了点头,坦言道:“此等私事,如何能去烦扰主公?”

庞统看他这模样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摊手道:“那你如何抉择?据说玄德公擒获夏侯元让,此人对于曹操来说何其重要,乃是如今曹氏宗亲之中的支柱。”

“乃是最好的时机,而玄德公仁义待人,若是你开口,不,哪怕是你告知此事,他都会尽力促成,将你老母接来荆襄,岂不享福?”

“我又何尝不想母亲?!”徐庶无奈不已,仰面朝天,神情深为忧愁,“可那夏侯惇何等人物,岂能换我母亲?母亲之于我乃是重中之重,可之余大计却是不值一提……”

“士元休要再提了。”

庞统腮帮子鼓了一下,但见他坚决,却也知晓不再言语,只是有些失落的看向别处,叹道:“这么看来,我此时来见你倒是对了,免得日后一声不吭便去了北方。”

“去,打酒来,今日不醉不归。”

“对了,士元来此做何?”

庞统双手张开,展示一番身上的灰色大氅,笑道:“我和刘皇叔有约,定要来寻他畅饮。”

“哦!!”徐庶一下抓紧了他的手臂,激动大笑:“原来主公说的那个襄阳狂生是你啊!”

“哎呀,早知道是你,我早就将酒全给喝了!”

“嗯?什么酒?”庞统兴致盎然的笑道。

“你有所不知,”徐庶拍打着他的手背:“此前元直让功与我,取下穰、宛之后,本打算庆功饮酒,但是主公说新野已下禁酒令,他存了几坛百年佳酿,只是与一狂生有约,待他到来用于招待!”

“我当时还想,襄阳哪有什么狂生?”徐庶大笑着将手指向北方:“皆是翘首以盼待曹军,恨不得即刻向北望伏的谄媚之士也。”

“却忘了还有你庞士元。”

“好,好!”庞统反抓住他的手,放声而笑,“有此好酒,速带我去!!若是喝得尽美,今日之约,日后定成一段佳话,流传于世也!”